APP下载

建筑外环境设计探讨

2014-10-21和余林曹宁

建筑遗产 2014年1期
关键词:探讨建筑

和余林 曹宁

摘要:本文作者对建筑外环境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外环境设计;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人们将景观设计定义为艺术作品的性质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因为自然力已经逐渐取代了人类设计景观的意图和技能。景观设计不应只是人类营造的单向审美,而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相辅相成的“共美”。应当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发掘这个景观的独特之处,并把它溶于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之中。阐释人与自然的更深层关系,“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但要把自然对人类的关怀尽量的体现出来,而且要维系人与自然的良好循环关系,致力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1 概述

1.1背景

当今我国城市建筑环境现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土地资源被大量的城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等建筑体所代替,自然植被资源的消失率远远大于其再生率,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导致城市气候的改变,这个改变已影响到世界 50%人口的生活,人类生物圈中的废弃物污染了城市生存空间甚至危及城市植物、生物的生存,城市中自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铺天盖地的硬化城市覆盖面割断了自然循环链,热辐射被硬质城市储存和释放。

一方面地面丧失保水能力,雨水不能返回土地,地表水面干枯或萎缩,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极度下降,大城市普遍存在水源不足。另一方面城市的温室效应,使城市空间中的热量无法散去,大城市普遍存在热岛现象,城市内部噪声、粉尘充斥,城市空气被污染,城市失去了良性的自然生态循环,自然调节力极度下降,城市效率逐渐降低。

1.2 目的与意义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悠久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与一定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相关联。从人类与环境共存、共生到有意识的改造和设计,可预见目的性在不断加强的同时,评价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景观以外的自然生态及先进技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视世界的审美哲学和技术与生态对现代景观概念的影响力。

1.3 相关概念

1.3.1 建筑外环境

指的是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方式从人的周围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建筑室内环境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的环境。

1.3.2 生态景观

是综合景观与生态等各学科的科学研究,生态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它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 建筑与环境

2.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任何建筑物都必然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和周围的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即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群、道路、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相通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同时,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如地形、朝向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时还涉及到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一幢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与周围的景物取得和谐的配合 还会给人以激情。

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因此,单纯解决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已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创造更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使建筑物与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景观,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是影响我们生存与生活的重要因素,对于建筑来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也很大,建筑是环境中的建筑,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建筑产生影响。

2.2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首先从技术上,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高技派的兴起以及生态建筑的凸现,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其次从感官上,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甚至可以起到理疗的作用。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3 生态设计的系统与应用

3.1植被造景生态设计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在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统一的同时,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组合的形式美唤起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城市可供景观建造的用地少之又少,增加城市景观的植被生态设计便成了最优选择,这其中尤以高强度多用途活动区的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为主。从表象上看,城市景观大都体现了绿色的主题,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站在生态的角度上看,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种类,尊重场地的自然再生植被,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或是充分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植被,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这才是绿色生态设计。

3.2地貌改造生态设计

现代景观的地面被看成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系统,植被、水体、微生物活动在系统中产生、发展、流动。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区域通过彼此交换资源来巩固和共生。“改造”研究的内容不再将地面视為一个实体(表面、铺装、土壤),而是将其看成一个动词,它展示了一系列分层的、合成的、聚合的、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元素,通过不同层面的景观要素成分进行呼唤互惠,形成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

在一个复合系统中,各物质成分进行呼吸、相互交换养料、密封污染物、便利排水、储水渗水、容纳技术基础结构、养护植被、提供结构支撑以及操纵各种方案。软质景观到硬质景观的过渡、形成了一种系统的、浑然一体的、有功能分级的。

3.3水体规划生态节约设计

在自然界中,水是生命之源,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元素。同时,水也是人类生存环境最具破坏力的因素。随着季节的更替,不管暴雨飓风,还是旱涝灾害,水的流量和变化都难以预测。在景观设计中,水体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水流量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的波动,水体与整个环境的关系,考虑以之发生关系的整个小的生态系统的关系,在设计水景时要让这个水景融入景观的生态系统里面,而且还要考虑水要能在这个生态链条里达到自己净化。把景观设计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让景观中的水能够自动净化,景观中的生物可以健康生长,保持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这样的景观作品是既节约能源又可以持续发展,还保持了景观的生命力。

3.4高新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景观设计受到新材料技术、加工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当代美学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传统景观的结构及形式已经有所改变,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等的改变对景观环境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新的设计理念和功能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高新技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指的是当代新兴学科与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尖端技术和先导技术,它反映了科学向技术的迅速转化以及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生产力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现在所说的高新技术大致归纳为九个,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保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对于景观生态设计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高新技术有两个,一个是新能源技术,一个是新材料技术,一个是生物技术。除了技术直接导致创新景观之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和设计理念自由广泛传播、交流而激发的灵感也成为创新景观的源泉。

4 结束语

建筑是人类赖以居住的栖身场所,建筑环境的好坏是每个人所关心的问题,绿色的建筑环境也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将规划、建筑单体、园林、路网等因素进行整合、优化、共存,使设计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精致化、人性化,才能更有效、更经济的创造优良的建筑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绿色的建筑环境是每个建筑师当前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殊.建筑外环境的人性化設计[J].南通工学院学报,2010,(12).

[2] 杨帆,周耀,钟帆.浅谈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小气候的营造[J].建筑与预算,2009,(04).

猜你喜欢

探讨建筑
建筑与数学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