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的动态分析

2014-10-21周金武

建筑遗产 2014年7期
关键词:动态分析建筑管理造价

周金武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建筑项目的三超现象严重,这与我们项目实施阶段中,造价处于失控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运用造价管理理论、先进的造价控制方法,对工程造价建立动态控制模型,介绍一套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方案。

关键词:建筑管理;造价;动态分析

工程造价(Construction Cost)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工程造价(Project ConstructionCost),二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Build and Erection Cost)。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其编制深度、编制方法以及用途的不同有下列几种:投资框算、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投标价、合同价、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含义,但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研究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基于业主对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

一、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概念

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应当是面向项目全过程的动态控制,是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和进度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因此,在整个造价控制过程中,面向过程的动态控制是一切的基础,全要素的集成控制是造价控制的保障。首先,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即从工程立项开始到项目结束交付使用为止,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范围之内;其次,工程造价控制是动态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去除实际施工中无用的活动,并对前期疏忽的必要子项目进行添加,二是工程项目的每一个施工子项目都是持续不断进行着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预计工期内,存在许多影响工程造价发生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工程造价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处于不明确的状态;最后,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当是面向全要素的,即三大目标: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这种目标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始终。

二、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动态分析的基础

为了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真正实现工程造价的全要素动态管理,必须对项目的工作和费用进行分解,以便于管理和统计。工作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它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先进、有效的方法,WBS是基于系统原理的方法,是工程计划、造价控制的基础。

1)WBS分解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应当以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作为主导,对实施过程的每一个活动进行全面考虑,并且兼顾管理职能进行分解。基本原则是从上到下,由粗到细逐步分解。WBS 最终分解结果是一个树,以及在这个树的基础上做出的WBS报告,各个子树可以称为单元模块,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可以作为管理考核的依据。

2)费用要素分解

本文仅从业主角度对工程项目的费用要素进行分解。对于业主方而言,费用主要存在于设备购置费、建筑安装费、土地使用费、勘察设计费、项目监理费、建设贷款利息等。就其中的建筑安装费而言,业主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就是工程价款的支付,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价款是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构成的,这些费用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3)进度计划制订

一般的中型或者大型建筑工程需要制动多个层次的进度计划。第一层次的进度计划是按照合同要求为整个项目编制的,确定整个项目的主要单项和主项,并对他们的进度安排进行协调。第二层次的进度计划是分单项工程编制的,称单项工程主进度计划,其内容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中的主要活动。第三层次的进度计划称为详细进度计划,这时候要考虑到WBS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第四层次的进度计划称为作业进度计划,是承包商详细的进度计划。

4)资金使用计划编制

资金的使用计划是根据合同价形成以后而编制的工程造价并结合进度计划来完成的,因为这时候的图纸比较详细准确,资金的使用计划曲线就是WBS中的各个项目单元的BCWS(计划工作预算费用或计划工程投资额)曲线。

三、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动态分析

工程造价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随机因素的影响造成,比如物价上涨、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造成的集中反映就是造价的偏差、进度的偏差和质量的偏差,这里主要对造价偏差进行分析。

1)造价绝对偏差分析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与已完工程计划投资之差反映了造价节支(超支)的情况:

式中:CVi—第i个月的费用差;

CVi 反映了第 i 个检查月的费用差

ACWP:累计实际成本

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或计划工程投资额

2)造价相对偏差分析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与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的比值也能反映造价节支(超支)的情况:

式中:CPI(e)i—第 i 个月的费用绩效指数;

CPI(e)—至检查日(k)时累计的费用绩效指数;

CPI(e)反映了累计费用的节(超)支情况,当CPI(e)>1时,表明至检查日时累计费用节支;当CPI(e)<1时,表明至检查日时累计费用超支;当CPI(e)=1时,表明至检查日时累计的实际消耗费用和预算费用相符。

3)变异系数

CVi 和 CV 的值反映了费用节支或超支的绝对值,CPI(e)I 和 CPI(e)的值反映了费用节支或超支的相对值,但是根据这些值无法来判断各个月费用节支(超支)变化趋势和预测累计费用节支(超支)的发展趋势。现给出费用变异系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式中:σi—第 i 个月费用节支(超支)的变异系数;

σ—至检查日时累计费用节支(超支)的变异系数。

σ曲线的走向表明了项目从开始至检查日时累计费用节支(超支)的情况。当σ由小变大,反映出累计费用超支减轻的趋势;当σ由大变小,反映出累计费用超支增加的趋势。

4)工程造价预测应考虑的因素

虽然预测结果与今后实际投资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能因此就否定预测的作用。首先要运用全要素造价分析得出至第i月检查日时工程施工状态的所有指标,从而得出实际投资已经发生的偏差;其次对各种偏差发生的原因、发生频率以及这些偏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最后需要对考虑进度偏差的影响。

四、小结

我们在执行造价控制措施的过程中,首先检查我们的措施在工程实际进展中执行得如何,然后再分析这个措施本身的完善性,最后有针对性地改善它,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也就是持续不断地改善过程。

参考文献:

[1]孟建英.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2]龚维丽.工程建设定额概论[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89.

[3]崔淑艳.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焦煤科技,2008(8):55-57

[4]张晓婷,刘燕.工程设计阶段的全面造价管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1):122-126

[5]刘益惠.浅析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中华建设科技,2011(6):61-63

猜你喜欢

动态分析建筑管理造价
基于污点传播动态分析的Android安全系统研究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企业融资效率动态综合评价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木坡水电站调整概算综述
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会计准则改革动态及相关研究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据题类析高中物理动态问题的部分解题技巧
浅谈建筑管理存在问题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