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2014-10-21沈均琼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玩法小班游戏

沈均琼

我园打造的混龄体游特色,就是把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放在同一空间内,通过“大带小、小促大”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彼此间相互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自主地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游戏。这种异龄幼儿间的互动互助运动与协同游戏的方式能够满足幼儿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需要,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习惯和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混龄体育活动中,环境设计、材料提供是基础,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怎样的指导策略能最大限度促进混龄互动,促进幼儿能力发展?针对这一难题,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观察为主,适时介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适当的方式介入是有效指导的策略之一。在户外混龄活动中,老师们给予幼儿的是最多观察、最少指导、最大帮助。早操时,沈一帆、蒋镇远调皮地倒在草地上,老师并没有立刻制止,而是在操节进行中队形变换时跑到了他们的身边,邀请他们组为一队进行游戏。有时,声势动作比大吼大叫来得有效地多。

面对新颖、有趣的各种活动器械,幼儿往往表现出高度兴奋,会迫不及待地去接触它们。但由于对自己的各种能力估计不足,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就会不知所措,进而丧失继续活动的信心。大家都喜欢同一种器械,幼儿间争抢、摔倒、受伤等状态也免不了会发生。教师对于幼儿的危险动作要及时地加以阻止和引导;当大的幼儿不能担当哥哥姐姐的角色时,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当幼儿出现玩厌或想不出更好的玩法时,或玩法手段价值不大时,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和启发。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活动量要及时把握,给予调节。对于那些不爱运动、运动强度不够的幼儿,教师要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充分参与活动。对于那些运动强度过大、控制不住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休息或减弱一下活动量,以免太疲勞。只有在一个能让幼儿得到承认、支持和能获得自主活动机会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富有情感地、热切地、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活动,只有让幼儿具备这种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这样才会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引导为重,惯于抛接

教师要理解、尊重、接纳孩子想法和做法。教师的行为和语言要处处表现出“接纳、肯定”幼儿的情感,如幼儿在玩“轮胎”时,孩子们对滚轮胎失去兴趣时,他们会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轮胎垒成小山、排成山洞,摆成“荷叶”,孩子们自己会钻、爬、跳,这是对孩子胆量与自信心的考验,每当孩子爬过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都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玩什么,怎么玩”,让孩子独自商量解决,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教师提供小椅子,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可怎么玩”,幼儿会探索出多种玩法——椅子摆成小树林、椅子转过来当马骑、将椅子叠放搭楼梯,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以“协助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减弱时,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时,教师以“鼓励者”的角色发起;当幼儿对游戏的方式提出建议时,教师以“支持者”的角色支持幼儿发起主动互动。只有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保持最佳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的互动,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幼儿的呼应。例如,在平衡区中,观察到幼儿很喜欢玩自制高跷,而且都选择了那些踏脚板高的高跷。但是许多幼儿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一些幼儿失去了信心,放弃了活动。于是,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启发幼儿:“先试试这踏脚板低的,再去玩踏脚板高的。”很快地,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踩高跷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一边玩一边还动起了脑筋,同时还热情地将技能教给弟弟、妹妹。在互相帮助、互助协作中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

三、评价为辅,玩转精彩

教师的适时评价对于幼儿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混龄游戏中的评价更与普通游戏截然不同,教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后进行的个性化评价非常实用有效, 教师欣赏的态度、鼓励的言语是促进幼儿混龄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措施。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应给予适时的启发、点拨,引导幼儿继续探索、交往。这时,教师的指导用语应该是启发式的,当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积极配合取得一定的成绩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并鼓励他们去动脑筋尝试更多的活动、探索更多的玩法,此时教师的态度应是欣赏、激励的。例如:在攀爬区,几个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弟弟、妹妹一起玩并帮助他们掌握了攀爬各种攀登架的方法,这时教师就对孩子们翘起大拇指说:“大班哥哥、姐姐的本领真大!瞧,那边的竹梯没有人爬,带弟弟妹妹去试试,怎么样?”孩子们听了,冲向了竹梯,三个一伙、四个一群互相攀爬了起来。当教师发现几个小班幼儿不会翻跟斗,不是姿势不对就是脚没有用力蹬地,就请动作灵敏的大班孩子做表演,老师在旁边启发:“他的头为什么低着、腿贴着胸呀?哦,真像一只会滚的皮球。”听教师这么一点拨,再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助,不一会儿,小班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也会翻跟斗了。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环境的提供者、活动过程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教师的指导是幼儿混龄体育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在观念上正确认识,行动上及时跟进,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促进不同年龄段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玩法小班游戏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