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10-21丁庆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三角形教学活动新课标

丁庆

新課标下,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活动的效果,都需要经过学生的检验。当代数学教学活动要突出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立足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使之发展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课堂作为承载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当代数学课堂,要紧紧依靠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和发掘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中心,也是我们人民教师努力的重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的学者布鲁纳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无论是课堂任务还是知识量都比小学大了很多。学生从小学升初中的初期要面临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学生在前期学习会存在一定的紧张和担心情绪,这就限制了其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积极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发挥科学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知识点创设出来富有趣味的情景,让课堂变成一个趣味性的空间,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充分激发。

比如笔者在进行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教学时,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笔者将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良好的结合。笔者向学生描绘了下列几种情景:“小明站在院子里看自家的房字,经过测量, 房顶到小明眼睛的距离为H米,屋顶到小明眼睛的俯角为45°,那么小明家房子有多高?”、“把一个直径为15cm,表面积为48cm2的扇形白纸卷成一个圆锥形模型,除去连接缝隙,这个模型的高为多少cm?”等。通过这些和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提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笔者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换一种角度,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自己拟题目,让其他同学解答。比如在讲授黄金分割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笔者安排同学自拟题目,同桌间两两互换答题,最后笔者对于一些题目出的好或者题目答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对一些出的较差的题目给予评价,指出其存在哪些问题。

二、互动学习教学

针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学生借助集体和自身的努力,实现应用能力不断上升的过程。教师在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要深入的感知群体性学习的优势和效应,充分发挥学生们互相帮助学习的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如下图1,已知圆E和等边三角形ABC,E为圆心,AE延长线与圆E相交于一点D,请证明:DB=DE=DC”。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使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们三三组合,对问题进行协作解答活动。学生在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通过集体智慧的升华,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从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虽然问题较为简单,但是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学生对圆和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轻松的小组讨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图 1

三、探究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当今社会的综合性应用人才更是需要掌握动手实践能力。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课堂中划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探究和实践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引导和监督同样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否则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比如笔者在讲授“已知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K:4x2+2x+y-6-=0有实数根,且y为正整数。那么:当该方程存在一个非0的整数根的时候,将z=4x2+2x+y-6的图像向上平移9个单位,求平移过后该图像的解析式”。

在这个问题的解析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探究实践的方法,让同学们针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在笔者的引导下,同学们领会题意,利用等量替换和数形结合的知识点,进行解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对这类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并且笔者后来又对这个题目进行灵活的改变,同学们依然可以举一反三,说明了经过探究活动,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四、创新能力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不但是新课标的重点要求内容,还是社会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必然需要。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要充分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知识的教学只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根本。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更多的是体现在思维发散能力上,笔者在教学中,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也会尽可能的让学生利用多种解题方法来解答。另外,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多的给同学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让学生的发散能力在其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比如笔者在讲解“如下图,已知三角形ABC为锐角三角形,正方形GDEF的四个点固定在三角形的边上。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1,正方形GDFE的面积为A2,试问:A1和A2的关系如何?”笔者在问题的设置上,没有给出向选择题那样的几个关系的选择,而是将解答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散,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发挥的较好,题目的设置实现了目的。

圖 2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问题当中来进行,因为能力是建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这是实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初中数学老师要仅仅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要。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教学活动新课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