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和谐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与对策理论报告

2014-10-21陶绍高李运凤蒙丽庭唐松德吴新群邓丽荣黎少坤唐志华唐长保曾香平翟远平邓孟业张红��卢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陶绍高 李运凤 蒙丽庭 唐松德 吴新群 邓丽荣 黎少坤 唐志华 唐长保 张 翼 曾香平 翟远平 邓孟业 张红��卢 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072-04

1.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研究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要求广大师生要求真务实,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村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即生活,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回归于生活。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阴影挥之不去,不懈追求升学率,成为广大学校的奋斗目标。学校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德育教育内容体系不科学不合理,只重视知识灌输形式化、说教化,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在知识狂轰乱炸的新世纪,信息全球化、知识勃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给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21世纪,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社会经济的腾飞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个别领域道德失范,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虽已得到各级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但部分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而家长也只是盯着孩子的考分,对教师及学校的评价也以分数定论。尤其在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上缺乏稳定性,方法上缺乏诱导性,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相对薄弱,学校班团活动及各科教学中德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更具科学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希望对广大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时期德育工作有五点典型的教育意义:

1.1 德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德育活动起到增强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目的;让学生认识自己对社会、对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关注国家大事和身边的小事,并能献出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做到不自私冷漠、不埋怨不满、不浮躁消沉,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学习中的挫折,让学生充满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1.2 德育可以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德育教育不仅教育学生,而且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通过德育活动的实施,要让教师明白学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快乐,感觉到知识的乐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不光要给白天鹅以阳光,也要给丑小鸭以雨露。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武装学生,要用自己的勤奋来教育学生。整个学校的教师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德育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

1.3 德育能有效地促使和谐的师生关系。德育教育改变了学生的恶习,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由过去因对学生的失望而抱怨转变为以爱心包涵学生的缺点,对学生抱有宽容、理解和信任的态度;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1.4 德育效应决定学校的精神面貌。围绕德育理念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使学生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学校活动都有一定的条理性。把整个学校建设成一个和谐和睦,互敬互爱,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校园。

2.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国内外研究理论

国外对道德教育的研究很早,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苏格拉底等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伦理学的角度对道德的研究。他认为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给道德进行了定性,他认为:"德性是一种倾向或习惯,包括审慎的目的或选择。道德在于中庸之道,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由理性来确定,或者像一个审慎的人会予以确定的那样",这是早期人们对道德的探讨。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系统化,只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单纯的论述道德功能和作用。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研究逐渐成熟。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比较重要的理论流派有:

2.1 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柯尔伯格、莱斯特等人。他们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原则。主要采用了"两难故事法"来测定学生道德判断水平和阶段,从而得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学说。这一学派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道德判断认知方面,而忽视了道德判读的情感因素,另外两难故事法与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毕竟有差距的,不能用教室里纸上谈道德代替社会道德实践。

2.2 价值观澄清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思、西蒙、哈明等人。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每一个转折关头,我们都会遇到选择。选择是依据价值观,但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是什么就已经做出选择。因此他们认为,创造条件,利用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这对他们的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他们设计了许多策略,鼓励中学老师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3 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的谢佛和斯特朗等人提出。他们认为道德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理性和情感都起作用,但理性显得更重要,他们对道德价值观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但是他们把对价值观类属理解为静止的概念,这是比较不能让人接受,但这一流派比较注意老师的主导作用。

2.4 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以美国里考拿为代表的一个流派。他在总结大量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完善人格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他把尊重和责任作为学校普遍的公共道德核心。他还为美国教育实践提出了十二条道德教育途径,深受实践工作者的欢迎。

2.5 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麦克菲尔和诺丁斯等人创立。他认为应以母爱的方式关心学生,学校教育者应淡化职业意识,不是以老师的身份,而是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产生共鸣。这一学派强调浓厚的情感色彩,与认知和理性为特征的理论相对立。

另外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佳发展期"的理论,也为我们对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内对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很早。在我们的古代就有了"养学习童蒙"的思想,主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须从小抓起。其中《三字经》就是道德教育的典型标准和教材。

我国从心理学角度对品德形成和发展进行研究源于近代。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学生的研究,近期,心理学家李伯黍教授和全国各地的同行协作,沿着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路线,进行的品德发展阶段论的跨文化研究;林崇德教授进行的学生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研究;潘寂和朱智贤等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总之,国内的研究还是基于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公民道德教育规范。用一种生硬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以及学生的生活。致使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说教基础上无法融入实际生活,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让道德教育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应。致使国内的道德教育遭遇"瓶颈",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失德行为的发生。

3.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

3.1 德育工作认识不足,处于应付状态。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校特别是一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坚持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其表现为: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无计划,仅凭学校领导的感觉喜好来定。兴趣来了,今天集中报告,明天主题班会;兴趣没了,说到哪儿干到哪儿,无章可循。二是有计划、有措施,不抓落实,以空对空。若遇上级检查,立即造假编假,目的在于应付了事。三是标准低,只求会上安排,课上布置,学校根本不求落实,常常以不出事为目的,整个工作单调乏味没有吸引力。

3.2 德育工作是短期行为,没有持续性。部分学校淡化德育工作的渐近意识,承认功能,否定过程,只讲效应,不讲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选择性教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旦期望未成,信心丧失殆尽,试图通过一两次纪律教育,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效果不明显时,就步步松驰,前功尽弃。对双优生重点培养,对落后生,不是积极转化,而是通过讽刺、挖苦、瓦解、打击其上进的信心,采取劝其退学或逐出校门的做法,把"包袱"推给社会。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浪迹街头,成了社会上的"小混混",虽然学校学籍划去了,但派出所却建档了,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定团结。

3.3 追求表面形式,满足于大声势。上级教育部门,内部机构繁杂,为显示其自身重要性,挖空心思搞评比,文山会海成了抓工作的主要形式。发文件,搞活动,周周不断,月月更新,只求订方案交总结,不求活动是否开展,落实是否到位。使下属学校特别是本来人员就紧缺的农村中学穷于应付,只好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形式"而已,在实际的教育规律上不下功夫。更善于适应上级口味,赶浪潮的形式,搞所谓的大活动等等。其实这一切只是装门面而已,其结果只会削道德修养的有效性和长远建设。

3.4 德育队伍不健全,只是班主任说教。班主任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使他们长期超负荷运转,从体力、精力和时间上无法保证开展耐心细致的学生品德教育。多数教师不愿做班主任工作,认为太累、费时、费力、不讨好。有的科任教师认为学生思想工作只是班主任一人的职责,只重教书,不重育人,遇到学生的违纪事情,只埋怨班主任。再者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副课,由于教师缺编,只好用"圣(剩)贤(闲)"人员来充数,造成德育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水平不齐。

3.5 德育课的内容与实际脱节。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着简单的重复和严重的脱离实际,有些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课堂上讲的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爱国主义与学生亲眼目睹的上车抢座位、公车私用、表里不一等现象相矛盾,使学生感到很困惑。再者学校对德育教师只使用不培养,加之个人努力不够,本身知识与观念老化,思想不稳定,从而削弱了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且教学方式单调呆板,照本宣科。而有的干脆是在课上勾勾划划,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导致学生更加厌烦,试考完了,记忆的东西也就原原本本交给教师了,从而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扎实推进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就要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的学校德育必须做到"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指示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4.农村中学德育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4.1 针对性原则。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大于智育差异性。德育工作不是千篇一律的思想工作流水线,而是千变万化的因材施教,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教育。但是,对于年龄小的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懂的融入集体,近路的学生欺负远路的学生等这样的情况,我们既要规范,同时也要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2 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中学德育活动"以人为本"的含义是指:第一,活动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为出发点。第二,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展示者。第三,坚信没有不可教好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向善之心。即使是公认的德育工作的困难生,也要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并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4.3 可操作性原则。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式,如果在学校日常的德育常规工作之中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德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学校具体的日常德育常规工作,寻找一种富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德育方式。

5.农村中学德育教育方法、措施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中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中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教育方法

(1)教育说服法。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礼仪课、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座谈会、课下谈心等。

(2)情感陶冶法。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班级,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班级的班风目标和班主任寄语,精心设计自己的室内板报,创建出自己的特色文化,用班级文化来激励学生,来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风。学校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3)实践锻炼法。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在实践中要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4)榜样模仿法。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各班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教育措施

(1)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支书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2)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中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优秀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3)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要做好中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我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省、市级科研实验,如"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获得了丰硕成果。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圖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演,丰富多彩的艺术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 "科技节"、 "体育节"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5)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中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使德育教育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郑富兴: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2] 吴万波: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问题及对策[J].中学校长,2001

[3] 教育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03)

主持人:陶绍高

第二主持人:李运凤

第三主持人:蒙丽庭

学术秘书:唐松德

课题组成员:陶绍高、李运凤、蒙丽庭、唐松德、吴新群、邓丽荣、黎少坤、唐志华、唐长保、张翼、曾香平、翟远平、邓孟业、张红、卢丽。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