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014-10-21刘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实际运用高中语文

刘莉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意识到一味求同的教学思维已经不适合现代的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应用求异的思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求异思维;高中语文;实际运用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容易有求同的教学思想,即高中语文教师常常给学生灌输一段知识,让学生牢牢记住这段知识,使学生在试卷上能写出标准的答案。这种求同的教学思维使高中生觉得高中语文教师不是为了让他们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才引导他们学习,而是为了让他们应付考试才引导他们学习语文知识,这让学生不愿意再积极的学习语文知识。随着现代教育向前发展,人们提出要在高中教学中实现求异的思想,通过求异的教学思维使高中生的素质能够提高,本文论述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在阅读欣赏上运用求异的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会统一给学生布置阅读的文章,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提示得到那个唯一的答案。而很多高中生感到很困惑,这些高中生认为,每个人要如何理解文本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为什么要和别人有同样的阅读感想?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求异的思维,学生将不会愿意积极的阅读教师布置的文章。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抱着存异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将会在阅读欣赏课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一些高中生提出,鲁迅的文章没有价值,他就是一个言词刻薄、思想狭隘的愤青,他的文章把中国人描写得连一文钱都不值,这样的文章不该出现在语文课本上。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鲁迅的文章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思想价值,中国的文坛上目前正缺少像鲁迅这样又有勇气、又有思想的人存在,鲁迅的文章应该出现在语文课本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求异的目的不是为了吵架,而是为了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一篇文章。于是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辩论会,将学生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的观点为鲁迅的文章不该出现在课本上;另一个阵营的观点为国人应懂得欣赏鲁迅。教师以求异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阅读文章,就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学会用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二、在学习方法上运用求异的思维

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会给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用这种方式学习语文。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会让一部分学觉得学习语文知识是很容易的事,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语文知识很困难。教师可以用求异的思想,让学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文章时,会希望学生掌握散文的特点和散文的写法。然而如果教师一味的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作文,那么很可能很多的学生将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教师可以用分层次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可以引导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生写《论朱自清的散文特点》,这类学生能从理论的角度宏观的把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与朱自清的写作特色;教师可以引导想象力比较丰富,语言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自己写一篇散文,让学生在寫文章的过程中展现出他对散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写《荷塘月色》的读后感,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架构、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写作特点等。学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愿意积极的学习语文知识。

三、在表达交流上运用求异的思维

高中学生的个性不同导致表达交流的方式不相同。高中语文教师如果给予一个整齐划一的表达交流方式,就会使学生觉得自己的优势不能被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被尊重,他们就有可能不愿意积极的表达自己学习的成果。为了让学生愿意积极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多元化的表达空间,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空间中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

比如以高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如果语文教师只单一的使用作文比赛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会觉得自己学习到知识是自己的事,自己又何必去参加这种瞎起哄的事?为了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表达的愿望。教师可以给学生找寻一个多元化的表达平台。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开作文写作比赛,让学生在校内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演讲比赛,让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会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发表到博客上,让学生与网络上的同好交流;教师还可以鼓励开展一个语文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社团交流的方式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写论文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用续写原作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用制作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等。高中语文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开辟了多元化的表达空间,学生会因为觉得自己的表达交流的方式被人尊重,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表达方式、从而愿意积极的学习语文知识。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意识到一味求同的教学思维已经不适合现代的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应用求异的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应用求异的思想,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主体性,他们才会愿意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孙至娟.“诱思探究”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李琳.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3]钱小燕.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 2013

[4]杨乐.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实际运用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反复操练与实际运用在语法课中的体现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