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途径探究

2014-10-21杨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农业

杨春梅

摘要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问题,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建设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1-10950-01

农业类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源泉。因此,加强“重农、学农、爱农”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实现环境文化引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1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服务社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产业,粮食安全依然非常严峻,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社会呼唤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小农场主、小牧场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因此,要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情节,激发立足农业创业激情,这已经成为农业高职院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1.2 回应国家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明确要求,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建设健康的、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2]

1.3 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新型专业不断兴起,对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形成了很大冲击,导致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特色优势逐渐弱化。因此在农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继续保持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以“农”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十分迫切[3]

2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现状

农业类高职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大多数人认为“农”与“土”是密不可分的,似乎成了农业院校不需要文化的思维定式,“农”的传统特色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差距。

2.1 人文气息不浓郁

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农业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单一的农科专业成为学校发展根本,培养了学生朴实的品格,但缺乏人文素质培养元素,特别是校园建设缺乏财力支持,环境建设较为落后,人文气息不浓。

2.2 校园环境不开放

长久的农业专业办学历程和中专院校的办学历史,封闭式管理一度成为管理特色,形成了封闭式的校园,学生获得信息渠道主要来自校园,校园环境建设又比较简陋,没有吸收繁荣的文化成果,造成了封闭的较苍白的校园环境文化。

2.3 农业文化不突出

农科高职院校虽然以农科专业为主,特别是升格后随着大扩招,各个农科高职院校随之申报了非农业专业吸引生源,农科专业有的萎缩,有的甚至停办,农业文化氛围甚至荡然无存。坚持农业特色办学的高职院校也没有充分发掘农业文化,使得校园环境文化没有鲜明的农业特色。

3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途径

3.1 校园硬件设施要突出“农”的特色

校园硬件设施是文化的载体,突出农业特色,形成以农业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是江苏省园林式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浓郁独特。建设了占地166.7 hm2的“江苏农博园”和占地133.3 hm2的“江苏茶博园”,拥有农耕文化馆、都市农业馆、现代农业馆、百草园、百花园、百竹园、茶艺馆、垂钓中心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新生入学,参观校园和两大园区是入学教育的必要环节,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情节,奠定专业思想基础。学院建有能承担国内顶级赛事的现代化体育馆,还有高尔夫球场、素质拓展基地和各类運动场馆。校园内设立励志广场,以在农业产业中创业就业的典型激励学生奋进。

3.2 校园文化活动要凸显“农”的特征

校园文化活动是依托校园设施环境开展的系列有益的文化活动,在活动的策划过程中要凸显农的特征,渗透农的元素,培养学生学农、爱农、亲农的情节和良好品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一是成立舞龙、舞狮、海安花鼓等农俗社团,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突显农的特征,形成农俗特色。二是成立了葡萄、草莓、蔬菜、有机大米、食用菌等创业社团,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体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快乐,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扎根农村的信念。三是依托“科技挂县强农”,让学生深入农村,参加科技推广工作,让学生接地气,参加农业活动实践,培养热爱农村的情结。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探索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