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

2014-10-21王舒啸赵潇欣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5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自发性更新

王舒啸 赵潇欣

【摘要】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绝对自上而下的策略造就了千城一面的冰冷局面。历史

重现不仅仅只是根据建筑风貌进行的视觉表现,而更应该从那些居住者的生活印记中进行

深度体现。关注居住者的意愿,激发并且引导他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正视那些自发性

的建造行为,才是历史街区改造的新策略。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更新; 自发性

1. 历史街区

1.1 更新改造之殇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新建筑拔地而起,新城的扩张,老城的更新,都成

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大规模的建设缺少不了严谨有序的统一规划,在老城更新改造之时,

统一拆除、 统一更新、 统一重建。 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无疑提高了效率, 控制了不确定因素,

但同时也束缚了使用主体自身的个性。统一规划可以保证宏观层面的历史风貌,但是过度的统一也会束缚微观层面上的多样性,使用主体自身个性得不到表现,单一的形式,雷同的业态,历史街区里原本那份浓浓的生活味儿已消失殆尽。没有生活场景何来历史,何来风情,当我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却因传统与独特人文气息的消退而变得单调, 而留给我们的只有打着 “历史风情”旗号的空壳。

1.2 理解的偏差

在快速建造和效率优先的城镇化大背景下, 历史街区的存在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

位,要么被过度利用,开发为旅游景点;要么被忽略,彻底消除。历史街区的存在能否多保

留一份原真性,是一个值得不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风貌在演变,居住者

在更替,街区里的一点一滴都在发生着变化。若在更新与改造之时忽略了这些变化,一味的

图 1

强调“文化” 、强调“历史“,无视百姓寻常的生活,那街区里的人情气息也就荡然无存;

相反地,若只是一味地跟随城市快速化发展的脚步,最终结果就会显得千篇一律。在如此的

一个环境之下, 历史街区的重生应当切身理解居住着的生活逻辑, 历史街区更应该是一个社

区,一个有年代的社区,一个居住各色人物的社区,里面包含了人生百态。

2. 自发性建造

2.1 定义

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 一些隐藏在统一建设大潮背后的独特现象逐渐暴露出来。 相对于

政府主导、开放商投资、设计师操作的正规性建设来说,一些非官方的、非仪式性的、不合

规则的建造行为也一直顽强地存在着。 而在法律层面和美学层面来说, 这都是一些得不到认

可的建造行为。这些自发的建造行为在外界如此严格控制下,还能继续存在并且传承下去,

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 恰恰正是这些非正规的自发行为, 才最能体现出居住者

的生存现状和生活智慧,这是城市地域特色的一种独特体现,也正是这些自发行为,代表了

地域文化传承的特殊代码。

2.2 历史街区中的自发性建造

历史街区可以“破” ,这只是视觉上的带来的感受,但千万不能“败” , “败”就意味着

活力的丧失,街区的死亡。就好比南京老城南地区,中华门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

界,东边是由政府、开发商和设计师联手策划的老门东仿古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是充

斥着商业味儿,和全国其他地区历史街区的开发模式并无两样;而西侧则是看上去有点破、

有点乱的老街区,那里没有华丽的新房子,仅有居民自己多年来修修补补的老房子。虽然显

破,但是却一点儿也不败,因为那里始终有人居住,街道上有人打晒太阳、唠嗑、打牌,街

角处有理发店和杂货铺, 在那里, 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而那些自发建造的东西,

也就是大部分人觉得“乱”的东西,便是居民自发改善生存环境后的结果。

2.2.1 公共街道

图 2

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空间,并不仅仅只是提供人的通行或者停留。由于历史街区中房屋的

面积和朝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生活中的某些部分就必须借用公共空间来进行。 公共街

道的顶部就会被经常性地占用, 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利用杆件横跨街巷上空, 作为晾晒衣物的

支架; 或者是占用一半的街巷顶部空间, 以悬挑杆件的形式作为晾晒或者雨棚等功能。 由此,

街巷上方便多了许多形式多样、材料不一的遮盖物。大多数情况下,街巷的上空都是由轻型

构架“侵占” ,很少有建筑实体横跨于街巷上空。

街巷两侧界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不同功能,不同材质,不同年

代的界面拼贴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系统。 在街巷两侧, 入口通常是很特别的地方。

在这里,入口大部分情况都是敞开的,这便于房屋空间与街巷之间的快速连接,使得街巷演

然成为房屋空间的延伸,同时也便于邻里之间行动、视线及声音上的交流。由于治安问题,

人们的防范意识开始加强, 大量的不锈钢防盗门窗开始介入街巷两侧的界面之上, 同样的还

有空调外机、厨卫通风管道等。由于自身空间的局限性,居民只得占有街巷界面来放置这些

设备。有趣的是,这些占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占有,而是一种文明的占有。

然而这些附着在街道两侧界面上的形形色色的构件, 看似杂乱无章, 却真实的反映了街

巷两侧居民的生存逻辑,这是一种关于生活最真實的写照。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所谓的

符号和意义,是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2.2.2 私人领域

由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占据是有限的, 很多居民都选择在垂直方向上进行。 历史街区的很

多房子都是单层坡顶的形式,有的房子檐口高度非常的低,再加上房屋间距很近,这就造成

了内部空间层高不足,采光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相比于在平屋顶上加建,坡屋顶房子在垂直

方向上的扩建显得更加有难度。居民通常会在南坡屋顶上加建老虎窗,这是一种比较保守,

代价也比较小的方法,从而保证有充裕的光线可以射入房屋内部。有的居民较为胆大,不仅

为了得到更多的光线,而且为了赢得更多的空间,他们将整个南向屋面去除,顺着北向屋面

的坡度从屋脊继续向上延伸, 直到与南侧墙体的垂直延伸面相交为止,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巨

大的老虎窗,与整个房屋融为一体,不仅取得了更多的南向采光,同时也在南向获得了一个

夹层空间,改善了生存环境。

图 3

垂直扩张

水平扩张

图 4

有内院的住户如果需要增加空间,手段就显得更为简单些,不用在垂直方向上动脑经,

也不用在公共空间里想办法, 只要再自家内院里进行扩建即可。 一般在院落里加建的空间都

被用作厨房或者卫生间的輔助用房,或者作为出租用房用以增加收入。

因为历史街区很多老房子有种种不足, 再也无法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 所以居民就不能

坐以待毙,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从而一系列的改扩建活动就开始了。然而当居民改善

内部居住空间之时,往往会以牺牲外部空间品质为代价,为了增加使用功能,有时候就不得

不牺牲完整的院落空间, 不得不将生活空间中阴暗的一面暴露于公共场所之中。 不管是为了

改善自身生存空间,还是营造良好的公共场所,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博

弈,寻求平衡点的过程。人类的私欲和公利之间的权衡在这个过程中显得淋漓尽致。

2.3 模式之鉴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发展, 许多国外的学者已经意识到现代主

义运动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 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让世界变的冰冷。 为了反思过快的城市

化进程, 一些学者将关注点转移到了未经统一控制的自发建造行为。 无论是鲁道夫斯基对自

发形成的传统聚落的推崇, 还是亚历山大提出的民众自发建设的模式语言, 或者是西村幸夫

所介绍的公众参与的社区营造模式, 都体现出国外学者对自发性建造行为的关注与重视, 其

内在价值不容忽视。

2.3.1 亚历山大模式

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亚历山大就建立起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设计方法论研究。 他试图通

过模式语言建立起建筑中行为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于应关系, 使用模式的系统就像使用语言

一样,即使是一般的公众也可运用自如。通过这种“关系”和“规则”的重建,使得形式最

直接的反映生活。 [1]

尽管模式语言理论带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可亚历山大并没有忽视“直觉”这一阶段,他

把其中的很多一部分交给了公众和使用者。也就是说,模式语言的核心,那便是彻底的公众

参与。 虽然亚历山大的这一理论带有极度的理想主义色彩, 忽视了建筑设计中其他复杂的因

素,但是他打破了建筑师包揽设计大权的传统观念,将公众参与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

2.3.2 社区营造

何为社区,社区是以人为核心的主体,聚集在一个自然演化发展的地理范围内的群体,

彼此形成互动、沟通、依赖和竞争关系,具有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感,享有并遵守共同的规

范。社区营造的字面意思即为社区中的群体共同建造、经营自己的家园。 [2]

社区营造开展最为持久深入的日本有日文专有名“Machi-tsukuri” ,意义更接近“社区

(总体)营造” 。日本对社区营造的定义为:以地域社会现有的资源为基础,进行多样性合

作,使身边的居住环境逐渐改善,进而提高社区活力;为了实现“提高生活品质”所做的一

连串持续的活动。 [3] 日本的西村幸夫教授将社区营造的理念传播至整个日本,整个日本地区

便展开了一场时间持久的社区营造活动。居民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自行组成团体,亲力亲为,

克服各种困难,在与政府与投资商博弈过程中最终取得胜利。

之后,社区营造的理念从日本传播到了台湾。台湾文建会给出的定义为: “社区总体营

造是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和目标, 籍着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 凝

聚社区共识,经由社区的自主能力,使各地方社区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 [4] 随着台湾

城市化的进程,一系列保卫家园的活动也开始相继进行。高校机构、慈善机构、民间组织等

都共同自发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为保留那些属于居民自己的“生活遗产” ,与政府蛮横的

城市化手段进行抗衡,捍卫自己的权益,保卫自己的家园。

2.4 小结

历史街区的“破”是因为房屋年久失修,而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又无力支撑起全部的维

修费用,所以整个街区的风貌就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得破旧。而街区的“乱”则是居民在能

力范围之内改善自身居住环境而进行一些列自发性建造行为的结果。这些“乱”也正是如今

历史街区的一个风貌特征,映射出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状态与逻辑。

3. 自发性空间的组织

3.1 空间性质:占有与奉献

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之时,尽可能地提供占有的可能性,但同时也鼓励奉献。无论是占

有还是奉献,关键在于“第一个人” ,因为被从众心理所驱使,居民之间的行为具有一定的

传染力,当“第一个人”做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建造行为时,他就会被其他人所效仿,一传

十,十传百,传至整个地区之后,这个地区便有了自己的空间特性,换句话也可以称之为该

地区的“地域性” 。

当一个公共空间渗入了私人空间, 这个公共空间变不再那么单一, 反之映射出了更多的

生活印记;相同的,当一系列私人空间共同组织成一个公共空间,这些私人空间变显得更加

无私。所以空间之间的渗透是设计者规划之初所不能料到的。对于自发性空间,如果想对其

空间性质进行定义,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能给出充分弹性领域,使空间能够在占有和

奉献之间进行无声博弈, 这看似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但是这些未知的可能性却能将复杂的生

活逻辑真实的投射到多样化的空间状态中去。

3.2 拓展方式:隐形的控制线

居民虽然都有一些自建行为, 但这些行为的发生, 以及随之带来的空间的拓展都不是无

休无止的, 最终都会停留在一个看不见的控制线上, 这都是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 如果越界,

便会显得格格不入,如果没有达界,同样也会显得与众不同。这一特点,追根溯源也许与中

华民族中庸的品性有关系。所以这条“控制线”不需要像规范一样被制定出来,就算制定出

来也不会有人去遵守, 居民所遵守的只有他们之间所达成的共识。 建筑师和政府管理者所能

做的, 就是需要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放低身价与居民团体或者居民代表共同探讨这条

控制线,使其达到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3.3 建造方法

材料无贵贱,只有工艺的优劣。空间的拓展需要简单却不失精巧的建造方法,这就需要

建筑师、 “师傅”以及居民共同探讨设计。建造技艺需要被设计,同时也需要被流传。设计

需要精心研究,流传则要求简单易懂。居民自身虽然缺乏建筑学知识,但一点都不影响他们

处理构造节点的能力,他们会用最简单、最便宜的方式进行建造。正式因为这种简单便宜,

才使得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建造,同时便于今后的更新替换。 “师傅”是一些具有

一定建造设备和能力的角色, 他们再这些自发性建造行为当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他们会

协助居民进行建造或者修缮,可以说“师傅”的材料储备和建造能力决定了整个街区风貌的

状态。

建筑师所要做的便是充分了解当地状况,包括地域特色和经济状况,与居民和“师傅”

共同探讨,设计出一套融合当地地域特色,符合当地经济状况的建造体系,最重要的是简单

易懂,在没有专业施工队的情况下, “师傅”甚至是居民自身能够独立完成建造。

3.4 操作模式

建筑师与其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规划设计者, 不如说是一个实在的协调者。 在历史街区

更新改造的过程中, 建筑师应当需要牺牲更多自身的利益, 因为一个街区的更新不在于一朝

一夕,而更多的需要时间的积累,这是一个时间推移与空间演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建筑师花

更多的时间经常回访,了解每一个时段不同情况,协调各种出现的状况,帮助居民一起更新

自己的家园。 一个东西旧了就要修、 就要换, 历史街区亦然, 在保证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

也要保证居民能够拥有足够的权利和能力去更新自己的居住之所, 因为只有居民才知道这片

历史街区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4. 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会慢下来, 历史街区的更新活动也不会停滞, 我们是否继续以这样

一种程式化、同质化的方式去进行城市建设、区域更新,值得我们思考。自上而下的管理模

式和设计逻辑必然有其先天的缺陷,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如

果都用同一种手段去进行,必定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会导致更多逆反的行为不断发生。

现实中,无论设计师的设计结果是什么,都必须面临使用者对这种“理想设计”非常残

酷的回应:修建与加建。 [5] 因为权利需求的不均衡导致多样化,但是这种多样化的背后却隐

藏着一个隐形的逻辑。所以我们有必要正视这一现象,分析这一逻辑,正视那些近在眼前那

些“乱搭乱建”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

有时候设计师提出方案的过程往往会从“过去”得到经验来解决“未来” ,却往往跳过

了“现在”这个阶段。其实几十年来摆在眼前的加建文化,极可能为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之路

提供一个启发性的思路。

图片来源 图 1 由作者拍摄,图 2、图 3、图 4 均有作者拍摄和绘制。

参考文献

[1]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郑欣. 交往与参与——居民参与的社区营造模式探讨[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

2007.

[3] (日)西村幸夫. 王惠君譯. 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

[4]侯志仁主编. 反造城市——台湾非典型都市规划术. 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2013.

[5]谢明哲. 视而不见、存而不论——铁窗与铁皮屋现象:被忽略之本土意义[论文报告]. 台

北: 台北科技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研究所, 2001.

作者简介:

王舒啸1,男,1988.07.27,江苏,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赵潇欣2,男,1988.12.19,江苏,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自发性更新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