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2014-10-21黄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

黄霞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疗效。 方法 将2012年2月~ 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实验组使用静脉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液体外渗发生率及输液结束时间,并采用自制表对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进行测定。 结果 实验组患者液体外渗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及疼痛的评分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静脉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能有效平稳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状况,减少液体外渗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液体外渗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97-03

留置针是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它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血管损伤小且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临床上常用留置针贴膜对留置针进行固定。留置针贴膜能够保持留置针针体尾部外露并对末端进行密闭式的固定,具有粘贴牢固、无刺激,能够有效的减少机械性刺激的特点[2]。但是由于费用、患者接受问题,临床上推广运用效果不是很好。随着留置针贴膜大量应用于临床,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护理问题,对留置针贴膜存在一定的争议[3]。本研究就我院的静脉留置针贴膜临床护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需进行静脉留置针贴膜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5例,实验组105例,其中男110例,女100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23.0±1.5)岁。患者均首次进行静输液且所患疾病均为常见性内外科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脑部意识不清醒的患者排除之外。102例手背静脉网静脉留置针,21例头部静脉,18 例肘正中静脉,15贵要静脉,20例大隐静脉,34例其他分支静脉。本研究方法经过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患病种类、年龄、输液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采用头皮钢针输液: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以常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输液。

实验组输液护理:依据文献报道及结合我院护理经验,实验组的一般护理方法如下,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前,对需要进行穿刺的部位先75%酒精消毒再用0.2%碘伏消毒,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手法执行消毒,采用24G规格的留置针对患者进行血管穿刺,穿刺成功后采用3M 贴膜对留置针进行固定,固定方法为撕开留置针透明贴膜,左手按住留置针软管处,右手将透明膜在无张力状态下贴于针眼中心处,贴膜上的缺口朝下,双手轻压下贴膜使贴膜能够均匀的与皮肤接触,从缺口处掀起,左手边掀右手边透明膜,一直到全部掀起,透明膜边缘全部贴于皮肤上。然后两手再次按压透明膜其他处,使贴膜更好的敷在皮肤上,再在透明胶布上写明年月日、留置针留置时间、护士姓名,然后撕下输液贴贴于留置针柄与软管的分叉处。 告知患者在留置针留置期间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尽量避免走动、保持留置针留置部位的清洁、干燥等。隔天对留置针贴膜进行更换1次,在进行更换置换针贴膜时,动作轻柔些,防止留置针脱出,一手将原贴膜轻轻揭下,一手扶住留置针。在穿刺点及周围用酒精、碘伏消毒, 待干后更换无菌贴膜, 更换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放置置留针时,责任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其药物过敏史及既往昏迷史。当由于患者个人过失原因造成的并发症的情况出现时,如患者起身时忘记叫护士而是径直走动而导致置留针脱落、患者在卫生间留置部位沾水感染、发炎等情况,护士应先检讨自己护理工作没做好,不应该出现责难患者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液体外渗发生率[4]。采用自制表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定[5],其中10~8分不焦虑;7~6分有点焦虑;5~4分中度焦虑;0~3分严重焦虑。疼痛评分采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评定[6],0表示无痛,2表示有点痛,4表示稍痛,6表示更痛,8表示很痛,10表示最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所得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对进行差异性比较。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液体外渗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的液体外渗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留置针贴膜可以明显较少输液时液体外渗,两组的比较。见表1。

2.2 输液过程中焦虑情况与疼痛比较

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的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的工作日新月异,临床上对护理工作的效果的满意度也在不断的改善。头皮钢针于1957年发明,1962年正式问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静脉输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头皮钢针只能单次使用,反复的穿刺容易导致液体外渗,引起患者疼痛[7],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这种情况。1962年,德国贝朗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9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留置针,留置针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避免了医患之间的感染[8]。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主要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9]。留置针的固定方法不同于头皮钢针的固定方法,头皮钢针采用普通的胶布固定,而留置针是采用透明的敷贴进行固定[10]。

留置针贴膜有许多的种类,分为3M透明敷贴、自粘性敷贴、水胶体敷料等,它具有粘贴牢固、没有刺激性的特点[11]。留置针贴膜可以密闭式地固定留置针针体末端并使尾部外露,在减少牵拉、滑动等机械性摩擦刺激上明显由于头皮钢针的普通胶布。留置针贴膜的应用极大满足了临床静脉输液的需求,增加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感,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12],从本研究的表2数据也可以看出留置针贴膜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与疼痛。但是由于静脉输液的费用问题,临床上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在基层医院[13]。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早期应该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呼吸情况,如发现异常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并提前教会患者如何固定好,防止牵拉不慎脱出。

综上所述,留置针贴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秀霞.留置针贴膜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3):24-28.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 单波.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钢针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103-104.

[3] 袁玲.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56,159.

[4] 李蔚蓝,罗秀娟.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65-267

[5] 叶瑞繁,耿庆山,陈剑,等.3种焦虑评定量表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71-273.

[6] 廖巧聪,孙小琴,王晶,等.舒适护理对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5):437-439.

[7] 冷容,刘沙.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新进展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5):508-509

[8] 赵利云.两种不同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7):638-639.

[9] 陈晓强,黄秋香. 静脉留置针技术在大动物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中的使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3(27):2013:1.

[10] 葛翠萍,葛玉文,范丰双等.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套在头皮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9):2654-2655.

[11] 张丽红,王会敏,孟维慧,等.不同留置针留置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510-512.

[12] 曾建英.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为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5):696-697

[13] 赵新娜,吕晓春,王静,等.静脉输液中治疗巾应用的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0):88-89.

(收稿日期:2014-06-1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1例慢性肾脏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