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分析

2014-10-21宋云飞刘艳曾林陆顺生杨国田单艳吴桂仙杨腊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分析保山产业结构

宋云飞 刘艳 曾林 陆顺生 杨国田 单艳 吴桂仙 杨腊梅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历年来杂交玉米、生猪、泡核桃、菜豌豆、红花增加值与农民经济纯收入增加值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增长的途径。 结果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经济纯收入增加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泡核桃、菜豌豆、红花、生猪、杂交玉米。 该研究为保山市山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保山;农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1-11148-02

Analysis of Farmer Economic Net Income Growth Models and Ways in Poverty Mountain Area

SONG Yunfei, LIU Yan, ZENG Lin* et al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Station in Longyang Distrct, Baoshan, Yunnan 678000)

Abstract Using grey system theory and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ditive value of hybrid maize, piglet, walnut, vegetable pea, safflower and farmers economic net income increasing value in Bailongjing Village, Wafang Township, Longyang Distrct, Baoshan City, Yunn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the ways for influencing farmers per capita economic net income increas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nomic income of peasant by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agriulture is walnut>vegetable pea>safflower>raise pig>hybrid maize. The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optimizi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aoshan City, promoting the rapid growth of farmers economic income.

Key words Baosha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analysis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国家一直通过“多予、少取、放活”、“增加农民各种政策补助”等方针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但是从现实来看,贫困山区农民经济要持续增长依然困难重重,出路在于改革——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灰色局势决策对甘薯[1]、水稻[2]、玉米[3-5]、小麦[6]等作物品种进行研究报道后,灰色關联度分析方法不断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研究中得到应用。刘楠对粮食作物产量、肉产量、蛋产量等产业与农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7],肉产量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范况生运用灰色关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历年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和农业总增加值之间的关系[8],说明了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过高,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偏低,影响农民增收。郭丽娜等通过对种植业、牧业、林业等产业变动与农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9],得出种植业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张瑞黎等利用新疆1978~2008年的数据,建立线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新疆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相关性[10],证实了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直接的影响,牧业和林业对农业人均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增大牧业和林业比重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李关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西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1],结果表明,影响广西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区内产业转移投资额、地区进出口总额和区内消费水平。王淼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洱源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12],发现种植业是洱源县的主导产业,其次是畜牧业、渔业和林业。这些研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对农业产业结构细化定量与农民经济纯收入增加值的关系分析尚未见报导。为了有效促进云南省保山市贫困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2 300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笔者在对欠发达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2 300元)的细化具体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增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13],利用2004~2010年保山市隆阳区西山“3+2”扶贫战略实施典型贫困村白龙井的杂交玉米、生猪、泡核桃、菜豌豆、红花的纯收入变动与农民经济纯收入增加值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贫困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增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白龙井村隶属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是隆阳区农业局连续10年的扶贫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6.5 km,辖四棵树、白龙井、古嘎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465户,1 940人,农业人口1 940人,劳动力8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781人。

全村国土面积19.05 km2,海拔1 310~2 207 m,村委会驻地海拔1 710 m,常年降雨量1 200 mm,实有耕地305.8 hm2,人均耕地面积0.16 hm2,林地857.4 hm2。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4.6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682元。该村土地资源丰富,气候优越,但仍属于贫困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为此,隆阳区农业局依据“3+2”扶贫项目,从2005年开始在该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推广杂交玉米165.3 hm2,总产量1 488 t;泡核桃326.7 hm2,部分挂果;生猪养殖出栏肉产量343.7 t;冬早菜豌豆61 hm2;红花49 hm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87.34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1 951元。

1.2 数据来源

采用2004~2010年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人均产业经济纯收入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年报数据(表1)。

1.3 研究方法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14],研究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始数据的规一化处理

原始数据在年份时间序列中,数量级甚远,难以直接比较,根据可接近性、可比性原则,将原始数据去掉量纲作等权规一化处理,将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定义为Yij,列为参数数列,各产业人均经济纯收入为Xij=[Xi(1),Xi(2),…,Xi(5)]=[杂交玉米,生猪,泡核桃,菜豌豆,红花],按照规一化处理[Yij/10 000,Xi(1)/1 000,Xi(2)/1 000,Xi(3)/100,Xi(4)/100,Xi(5)/100]的要求,计算得各数据的规一化结果(表2)。

式中,n为样本数。利用此公式求得杂交玉米、生猪、泡核桃、菜豌豆、红花5个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关联度分别为:r1=0.437 6;r2=0.527 5;r3=0.821 6;r4=0.805 3;r5=0.790 0。按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泡核桃、菜豌豆、红花、生猪、杂交玉米。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白龙井村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结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各产业的发展对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多少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泡核桃、菜豌豆、红花、生猪和杂交玉米,由此可见,泡核桃、菜豌豆和红花将成为今后该村进一步提高农民经济纯收入的主要产业。

3.2 农民经济纯收入增长的模式与途径

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白龙井村具有优越的立体气候资源,研究结果可为保山市乃至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约合355.6美元)类似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实施区在西山“3+2”扶贫项目的支持下,杂交玉米、生猪养殖、泡核桃3大产业效益开始显现,杂交玉米、生猪养殖当年投资,当年见成效,属于现实产业,对增加农民现实经济收入意义重大;泡核桃定植5年及5年以后进入初果期,8年及8年后进入盛果期,是长效产业,对今后乃至长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貢献巨大;菜豌豆和红花属小春产业,发展起来,受冬春降雨影响,但是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对增加农民经济纯收入贡献大。因此,未来保山市贫困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3方面:第一,继续巩固和提升杂交玉米和生猪养殖,杂交玉米以主攻单产为主,支持生猪养殖,提高出栏数。第二,在加强已定植泡核桃中幼林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同时,在海拔1 800~2 500 m地区扩大泡核桃种植面积。第三,因地制宜调整小春作物种植结构,在海拔1 600 m以下地区大力发展冬早菜豌豆,品种以中豌6号为主,也可以采用红花间作菜豌豆与玉米轮作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方法[15];在海拔1 600 m以上地区推广种植红花,品种以云红2号、云红3号为主,进一步扩大农民经济纯收入增长的空间。

3.3 讨论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原始数据作等权规一化处理,对欠发达山区各产业与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13],结果表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欠发达山区(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2 300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倍增的最根本途径,实践性和指导性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计算步骤不多,方法简单,结论可靠,分析结果趋于现实化,可操作性强,对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意义。原始数据等权规一化处理可以广泛运用于农业产业结构细化定量与农民经济纯收入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中。

参考文献

[1]

李树君,周祖亮,殷春武.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作物品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63-1264.

[2] 曾林,张朝钟,陆顺生,等.灰色局势决策在水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66-1468,1470.

[3] 曾林,陆顺生,杨志明,等.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J].园艺与种苗,2012(2):7-8,16.

[4] 李北齐,赵苏维,王贵强,等.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玉米科学,2006,14(2):44-46.

[5] 孙海潮,万金红,郭安斌,等.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J].玉米科学,2006,14(2):47-49.

[6] 梁云娟,郜庆炉,薛香,等.小麦单株产量、收获指数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13(2):335-360.

[7] 刘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97-7598,7622.

[8] 范况生.河南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234-236.

[9] 郭丽娜,骆商远,闵文华.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74-176.

[10] 张瑞黎,黄明风.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效应分析——以新疆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7-28.

[11] 李关莹.广西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7-32.

[12] 王淼,周其文,赵玉杰,等.灰色关联分析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应用——以云南省洱源县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2):71-74.

[13] 曾林,张朝钟,万卫东,等.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3):119-123.

[14] 邓聚龙.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7-60.

[15] 曾林,陆顺生,吴桂仙,等.红花间作菜豌豆与玉米轮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10):42.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度分析保山产业结构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语文考试成绩与主要知识模块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的灰色关联分析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
漫画10幅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