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30年抚顺地区雷暴活动特征分析

2014-10-21刘飞侯波马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1期
关键词:特征

刘飞 侯波 马健

摘要

利用抚顺地区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84~2013年的雷暴资料,从雷暴初终日、日变化、月变化、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等方面统计分析抚顺地区雷暴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抚顺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31.8 d,市区多于东部山区,初雷暴日最早出现于1990年1月17日,以4月份出现次数最多,终雷暴日最晚出现于2004年12月10日,以10月份出现次数为最多,夏季雷暴出现频率最高,一天当中则主要发生于下午时段。

关键词 雷暴日;初雷暴日;终雷暴日;特征;抚顺地区

中图分类号 S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1-11008-0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understorm Activity in Fushun in Recent 30 Years

LIU Fei, HOU Bo, MA Jian

(Fushu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ushun, Liaoning 113006)

Abstract Using thunder storm data in three national stations in Fushun region during 1984-2013, thunder storm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first day, final day, daily variation, monthly variation, annual vari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recent 30 years, annual average thunder storm days is 31.8 d, the earliest first thunder storm day appeared on Jan. 17th 1990, the latest final thunder storm day appeared on Dec. 10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thunder storms appeared in summer,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fternoon winthin a day.

Key words Thunder storm day; First thunder storm day; Final thunder storm day; Features; Fushun region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系统[1]。雷電灾害被确定为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抚顺地处长白山脉西侧,东部为山区,西部为丘陵或平原,河流、山脉多为东西走向,由于太阳辐射使地面、近地面层迅速升温,当有强冷空气活动时,迎风坡抬升、山谷河流等特殊地形作用下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易出现雷暴天气[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雷击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笔者在此对抚顺地区近30年的雷暴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雷暴活动研究提供基础性工作,对于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抚顺地区共有抚顺站、清原站、新宾站3个国家基本气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初雷暴日、终雷暴日、平均年雷暴日、各站年平均雷暴日数和次数及雷暴的日、月、季节、年

际等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雷暴日指一天内有耳闻雷声发生,无论几次,均记为1个雷暴日;初雷暴日指一年中第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终雷暴日指一年中最后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3];年雷暴日指一年内雷暴日数的总和;雷暴月指发生过雷暴的月份;雷暴次数指有观测记录的雷暴出现的次数。

2 雷暴活动的主要特征

2.1 雷暴初终日分布特征

根据所选30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图1),抚顺地区初雷暴日一般发生于1~5月份,以4、5月为最多,最早出现于1970年1月17日,30年间1、3月均仅出现过一次,2月也仅出现过2次;终雷暴日一般发生于9~12月,以10、11月居多,最晚出现于2004年12月10日,30年间9、12月均仅出现过一次。

2.2 雷暴发生的月、季节分布特征

从抚顺地区3个气象站1984~2013年30年间各月的雷暴日数和抚顺地区近30年各月雷暴出现次数(图2)可以看出,抚顺地区全年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6月,向两侧逐渐减少;1~12月份均有雷暴发生,尤以夏季6~8月份为最多,雷暴次数占全年的70.3%,其次为秋季9~11月份,雷暴次数占全年的15.6%,春季3~5月份雷暴次数占全年的14.0%,冬季12月份~次年2月份最少,占0.1%。这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潮湿,大量的暖湿气流遇到弱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加上地形抬升作用,容易形成局地强对流天气,因而夏季雷暴出现频率较高,冬季则是冷空气占主导地位,故极少产生雷暴[4]

2.3 雷暴发生的日分布特征

为分析雷暴在一天中最易出现的时间,将一天划分成4个不同的时段,统计1984~2013年间不同月份、不同时间段雷暴出现的次数[5]。从表1可以看出,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也就是14:00~20:00,所占百分比为46.4%;其次是08:00~14:00,所占百分比为21.1%;02:00~08:00和20:00~次日02:00雷暴发生的次数相当,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6.5%和16.0%。从月份上看,雷暴在不同月份、不同时间段出现的规律没有明显区别,均以14:00~20:00为最多。可见,抚顺地区下午至傍晚时段极易发生雷暴,尤其是夏季,应特别注意防范。

暴次数对比,市区及抚顺县多于东部山区。

(3)抚顺地区近30年平均年雷暴日最多年44 d,最少年20 d,主要集中在30~40 d。

(4)抚顺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雷暴出现,主要集中在夏季(6、7、8月份),占全年的70.3%,冬季极少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全年各月平均雷暴日数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6月,向两侧逐渐减少。从日变化来看,主要发生在14:00~20:00。

参考文献

[1]

陈雷,王宁,谢勇.近50年长春地区雷暴日统计特征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32(8): 159-160,171.

[2] 刘玉凤,富莎,李竹云.抚顺地区雷暴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J].辽宁气象,2003,19(3):16-17.

[3] 陈丽,唐云起.伊春地区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104.

[4] 孙丽,李志江,李岚,等.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1):59-62.

[5] 何君涛,黄海智,林书壮.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58-160.

[6]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