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向真实的生态课堂

2014-10-21孙婧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图形测量教材

孙婧

打造生态课堂,把真正的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一、教材要读懂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室这一时空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教材属于自然生态因子之一。”作为老师,我们天天手握教材,自信地走进教室,开始了上课,教材似乎烂熟于心。然而,扪心自问:“教材,我们都读懂了吗?我们读出了什么?”钻研教材与教师用书既要了解教材的结构,又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在结构方面,要弄清它的整个体系、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在内容方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有情景图?例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其中哪些内容不教学生可以自学,哪些内容比较难教,哪些地方要作补充、引申,哪些内容不适合学生学习,哪些可以不教让感兴趣的学生自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读懂知识点、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读出方法和思想。

案例:下面这两幅图是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两个情境。

图1

图2

可以看出:教材先从整体感知再到部分,从生活中的角逐步抽象出数学中的角。“教参”中说:“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那么如何抽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数学的本质是教师应该重点考虑和设计的,而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指一指这个图形上哪有角,然后教师画出一个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这样设计就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缺失了联系,学生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真正角的表象,容易把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弄混了。教师应该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不能将知识隔离开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三个实物上指一指角在哪里,指的过程就是形成表象的过程,然后教师按照学生指的将图中的这个角描画出来,去掉实物图。学生有了直观到抽象的体验过程,角的观念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情境要有效

课改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一大亮点。不管是概念教学还是计算教学,很多老师都希望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案例:二年级上册《厘米的认识》。新课伊始教师对上节课知识进行简单回顾:我们知道要想测量物体的长度,先要统一测量标准,可以用小正方体测量。然后出示下面这幅图:

请同学们估一估:小刀、橡皮大约有几个 ,学生估测后教师课件演示验证。然后教师手拿说:“现在我想用它测量黑板的长,你有什么想法?”学生没有体验也就没什么感觉,这时老师没有等待学生的回答而是用小正方体测量,测量了几次学生有了反映,“老师,太麻烦了”“老师,太浪费时间了,这样测也不准确”。学生的情绪激动,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哎呀,真的很麻烦,我也不想量了,那么怎么才能准确测量出黑板的长呢?”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紧紧抓住,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求知领域。

三、学生要关注

学生作为生态课堂中的内生态最是应该关注的。关注学生什么?怎么关注?这是我们应该面对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3.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4.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前三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为教学设计,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提供了依据,使目标的落实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法,进行有效的预设。而第四点的关注尤为重要,它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课堂,随时调控学法,有效处理生成。前三点大家都在关注所以我主要谈第四点。

第一,关注学习状态,有效处理生成

案例:这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四边形》一节。

学生自主探索后交流,把认为是四边形的找出来,在汇报后学生对于图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长方体及两个特殊的图形有疑义,认为只有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才是四边形,这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由于这两个图形的特殊性学生就从观察边的长短、角的大小上考虑,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牵引到边和角的数量上来,然后套用四边形的特点对有争议的图形一一对照。

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想法,暴露出思维的原生态,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老师简单地“处理”了学生的“错误”。这样的课堂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我认为,学生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就是两个答案:是或者不是。我们教师何不顺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辩论,我们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面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出现的困惑,在学生思维的矛盾处再加一点油、添把柴让它们越烧越旺形成激烈的、针锋相对的局面 。自动让出讲台,鼓励学生“兵教兵”,让课堂上充满学生的质疑、讨论、争辩,让学生亲历体验,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方法、数学精神悄悄浸润其中。

第二,关注思维状态,有效进行提升

案例:学生自制学具“活动角”,这个活动角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上用处是不一样的。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节,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感受到: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在课堂上我看到学生没有目的地拉来拉去,把学具当成玩具,问什么也不知道,最后教师自己叙述结论而学生毫无感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组织:每拉动一次指一指角在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再观察角的大小变化和两边叉开的程度关系。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分类》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学具。我们可以通过它:第一,建立几种角之间的联系;第二,建立周角、平角的表象。文本从生活中的两把扇子引出平角和周角,但是考虑到“边的变化”学生没有亲身体验,难以形成表象,这时我们可以借用活动角这个学具,但是怎么活动、活动每一次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提升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形式而忽略如何将形式转化为数学实质性的东西,所以活动效率很低。

我们在课堂上不能用形式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解决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经历知识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的关注点在哪。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想不断丰富,数学品质得以升华。

猜你喜欢

图形测量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分图形
找图形
测量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