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周期和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研究

2014-10-18邱亚君

体育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熟期生命周期动机

邱亚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休闲体育也以其独特的参与价值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选择方式。动机是一个古老而现实的话题,关于休闲体育动机的研究很早就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8,35,41]。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主张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去考察休闲行为,从而分析休闲在人生历程中的延续和变化。女性休闲体育研究是一个倍受瞩目的新领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如成为妻子或母亲),其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也会有所不同[30]。因此,关于女性休闲体育动机的研究,应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质性访谈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女性在生命周期不同时期的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特征,旨在为女性休闲体育理论研究拓宽思路。

1 文献回顾

1.1 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动机理论阐释了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机制,自我决定理论是由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的动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并依据自主程度的高低,对动机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无动机处于连续体的末端,是指个体的行为缺乏动机,对行为没有目的和期待,既缺少自我效能感,又缺少控制感[26]。外部动机位于连续体的中部,是指人们从事一项活动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Deci和Ryan把外部动机分为4个维度: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24,25]。外在调节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遵循外部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内摄调节是指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失败,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或维持价值感,还没有体会到是自我的真正部分;认同调节是指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地评价,当发现这个行为是重要的,就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它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整合调节是指个体不仅认同某种外在价值的重要性,而且将这种价值观与自我需要整合为一体,是一种完全内化的外部动机形式。在这个连续体的另一端是内部动机,是自主程度最强的动机形式。内部动机是指个体从事一项活动的目的是活动本身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当个体的行为由内部动机驱动时,他会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即使没有那些外部的回馈。

1.2 生命周期

社会心理学家(如Abeles,1987)和社会学家(如Cutler和Hendricks,1990)主张从生命周期的视角或基于不同生命阶段去考察休闲行为。不同生命周期模式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分析人生历程的延续和变化时各有侧重。传统社会学有关生命周期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于家庭生命周期,基于角色转换,解释家庭的形成、扩充、扩充完成、收缩、收缩完成、消失的过程,为研究成人生活提供了一个视角。但这种模式只讨论了家庭组成、生育和培养子女这种典型顺序。心理学家运用生命期限模式,使用自然年龄作为指标来考察人们的交往、个性、精神上所关注的事情以及所面临的问题(Baltes等,1973),在解释中既包括了心理因素也包括了生物因素,但不能明确哪一种因素才是关键。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模式(Erikson,1963,1968)为工作、家庭、休闲和社会角色的交叉分析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该模式包括了社会文化因素和各生命阶段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一系列社会角色同发展历程中个人的延续性及变化联系起来。戈登模式是一种将休闲与游戏包括在内的社会心理学框架,在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个人变化为基础,把生命周期分为了3个阶段11个不同时期:准备阶段包括从幼儿到青少年6个时期,确立阶段包括从成人早年到成熟期3个时期,完成阶段包括退休到失去自理能力2个时期[27]。戈登也指出了每一时期的发展困境,基于休闲体育的特性,从自由支配闲暇时间和参与体育活动能力的角度考虑,本研究关注其中的4个时期:1)成人早期(20~29岁):社会联系与自主自决;2)成熟期早年(30~44岁):稳定与成就;3)成熟后期(45岁~退休):尊严与控制;4)退休(至失去自理能力):有意义的融合与自主。

1.3 关于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和生命周期的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在运动、休闲、康复等领域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机制(Hagger等,2007)[28]。Pelletier(199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休闲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了休闲动机量表(LMS-28),涉及7种动机类型: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学习、完成、刺激。体育动机量表(SMS)是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领域进行的应用,也包括7种动机形式[19]。Li(1999)在SMS的基础上形成了身体练习动机量表,针对个体参与身体练习的潜在原因或缺失原因,增加了整合调节,测量了自我决定中的8种调节水平[34]。Mallett等(2007)认为,3种内部动机并不能清楚地区分开来,同时,应该把自我决定理论中的整合调节包括进去。因此,在SMS的基础上形成了6因素体育动机量表(SMS-6):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35]。

一些研究结果已表明,不同年龄的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各不相同[21,22]。Heitmann(1986)考察了227 名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原因,结果表明,60岁以上和40~59岁的人群在健康、社交、应对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对于40~59岁的人群来说,最主要的动机是外型和成就动机,而社交动机最不重要[29]。Brodkin和Weiss(1990)以YMCA游泳俱乐部100名会员为研究对象,探索生命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动机差异状况。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在竞争性动机方面较低,趣味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比较重要,青年成人和成年人则对健康因素比较关注[20]。Ashford和Rickhuss(1992)认为,23~39岁的英国人主要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愉悦身心,而40岁以上的人主要是为了改善健康状况[17]。Scharff(1999)对不同年龄的653名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动机因素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把健康动机作为主要因素,而年轻人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重控制[44]。Murcia等(2007)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561名西班牙人参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24岁、25~34岁、35~73岁3个年龄段人群的认同调节、内在调节存在显著差异,16~24岁和35~73岁年龄段人群的内摄调节存在显著差异[39]。

国内学者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在身体活动情境下进行研究(苏煜,2007;孙国晓、张力为,2012;项明强,2013),也有一些学者关注不同年龄女性体育行为的研究。王景亮(2003)认为,强身健体是中老年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40~50岁妇女更注重通过体育活动消除疲劳,而50岁以上的妇女则更注重治疗疾病[10]。郭太玮(2004)基于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探讨其体育锻炼价值,结果表明:处于青年期的女性主要是为了健美和娱乐;中年期的女性主要是健康需求决定了她们的体育行为;老年期的女性又回到了强身、娱乐和追求现实的幸福上[3]。徐箐、肖焕禹(200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年龄的职业妇女其体育价值观念呈现不同特点[14]。

1.4 文献小结

女性一生中有许多时期受生命周期的影响要比男性大得多,因为,婚姻、生育、家庭等事件在她们一生中所占的地位更为重要,所以,对于女性生命周期的研究尤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已有的文献对生命周期和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动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也表明了不同年龄的个体之间,其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差异性。然而,已有文献对于生命周期的划分却各不相同,所以,本研究需要一个结合生命发展历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模式来考察休闲体育行为,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戈登模式作为生命周期划分的理论框架,重点考察成年早期、成熟期早年、完全成熟期、退休等4个阶段的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访谈

本研究采用开放型结构访谈的形式,根据访谈提纲,询问受访者的休闲体育行为及其动机因素。选择浙江杭州的公园、社区、休闲俱乐部等公共场所,以分层抽样的标准,选取不同年龄的女性受访者,最后选定正式女性受访者32人,其中,21~29岁9人,30~44岁10人,45岁~退休6人,退休后7人。在得到受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录音,同时,建立访谈笔记,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录音和笔记。

2.2 问卷调查

2.2.1 问卷编制

基于质性访谈所收集的信息资料,结合已有关于生命周期和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理论和文献,进行初试问卷的编制,在小范围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咨询后,对问卷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删减,最后形成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问卷。问卷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是关于生命周期,本研究只针对戈登模式中的4个时期:成人早期(20~29岁)、成熟期早年(30~44岁)、完全成熟期(45~退休)和退休以后。第2部分是关于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共设6个维度: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每个维度分化成3~4个不等的题目,共21个题目(表1)。该部分的记分方式采用Likert的5点量表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其他数字代表1与5之间的不同程度。

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系数a值作为信度指标,CITC表示项目总相关性,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动机问卷各变量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在0.714~0.874之间,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其中,整合调节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最高(0.874),项目总相关性在0.700~0.777之间;其次是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内部动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项目总相关性在0.699~0.762之间;认同调节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6,项目总相关性在0.617~0.777之间。相对来说,无动机的内部一致性较低(0.714),但项目总相关性也都在0.4以上,高于0.3的删除标准(表1)。

表1 本研究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的描述性统计一览表Table 1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Motivation Items and Domains

2.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在2012年8月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始实施调查,由于所采集的样本年龄基本在44岁以下,为了获取各年龄段样本的数据,本研究继续于2012年9月至11月,结合纸质问卷的方法,随机抽取女性市民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77份,回收率为93.17%,并对问卷进行了筛选,删除其中有漏题、信息不全或其真实性遭到质疑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1574份,有效率为93.86%,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基于生命周期,本研究的样本年龄分布于4个时期,其中,成人早期(20~29岁)的女性共584人(37%),成熟期早年(30~44岁)的女性共485人(31%),成熟后期(45岁~退休前)的女性共184人(12%),已退休的女性共321人(20%)。

3.1 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可归纳为6类: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图1显示,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因素中,无动机(2.21~2.61)和外在调节(2.38~2.77)在生命周期不同时段的得分最低,其次是内摄调节(2.94~3.15),相对来说,认同调节(3.59~3.87)、整合调节(3.35~3.62)和内部动机(3.33~3.72)的得分较高。

3.2 生命周期不同时段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差异性

为了检验生命周期不同时段的动机因素是否具有差异性,把6个动机因素作为因变量,生命周期作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命周期不同时段的各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1)。运用η2值(eta-Square)评估方差分析的效应,表明η2在0.01~0.03之间,说明对6个动机因素的影响都较小[23]。

图1 本研究生命周期和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曲线图Figure 1.Changes of Six Motivations over Four Periods of Life-span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生命周期时段之间的两两关系,运用Scheffe方法进行多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动机和外在调节来说,成熟后期女性的得分相对较高,与其他3个阶段女性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于内摄调节来说,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女性得分相对较高,与退休后女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于认同调节来说,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女性得分相对较高,与成熟后期和退休后女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于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来说,成人早期的女性得分较高,与成熟后期和退休后女性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同时,成熟期早年与退休后的女性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2)。

表2 本研究生命周期不同时段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方差分析一览表Table 2 ANOVA Test Results on Differences in Each Motivation across Four Periods

3.3 生命周期同一时段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差异性

为了检验生命周期同一时段的不同动机因素是否具有差异性,把动机类型作为自变量,分别对生命周期4个阶段进行独立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同一时段的各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1)。运用η2评估方差分析的效应,表明η2在0.18~0.37之间,说明对4个生命周期时段的影响都很大(Cohen,1988)。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命周期不同时段各动机因素之间的两两关系,运用Scheffe方法进行多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女性来说,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整合调节,与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无动机的得分最低,与其他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于成熟后期的女性来说,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的得分较高,与无动机、外在调节,以及内摄调节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对于退休后的女性来讲,认同调节的得分较高,并与其他5个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次是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与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无动机和外在调节的得分最低,与其他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3)。

表3 本研究生命周期同一时段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的方差分析一览表Table 3 ANOVA Test Results on Differences in Each Motivation within Four Periods

4 讨论

4.1 女性休闲体育行为的动机因素

不同的个体在自身需要和外界事物的刺激下,对休闲体育萌生不同的动机,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主要有: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缺乏动机的个体认为他们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参与,或觉得参与活动毫无意义,个体感觉是“我不想去”参与活动。外在调节是自我决定程度最低的外部动机形式,其行为完全受外部事件控制,从外在调节出发的个体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想获得某种奖励或躲避某种惩罚,个体感觉到的往往是“别人要我去”参与活动。如果外部事件消失了,那么,行为也将不存在。出于内摄调节的个体更多地是迫于外界的因素而行动,其动机是受控制的,所涉及的行为通常伴随着压力,而且为了达到特定的结果而强迫自己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责怪,或是增强自我。个体感觉应该或必须参与活动,不然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认同调节是指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休闲体育行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并能够认同这些规则时,她在行动过程中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和受控制,而是更多地体验到自由和意志,她所感觉到的是“我想去”参与活动。在认同调节的促动下,个体自由地选择活动,但并不考虑本身是不是喜欢,把完成个人的目标认为是重要的。出于整合调节的个体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个体觉得休闲体育活动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可能得到很多积极的结果,譬如增进健康、保持体型、调节精神、娱乐放松、改善人际等。所以,整合调节的个体感觉是“我愿意去”。由内部动机激励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个体,其目的是为了在活动中追求愉快的感觉,并满足兴趣爱好的需求,他们关注的只是活动的本身意义,而较少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研究表明,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自主决定程度较大,其活动的动机主要由认同调节、内部动机和整合调节来激发。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属于外部动机中自主程度最高的动机形式,在这两种动机形式的驱动下,个体已经把外在行为部分或完全地接纳为自我需要的一部分。内部动机是高度自主的动机形式,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说明大多数女性能认识到休闲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发现休闲体育活动在调节精神状态、改善身体状况、促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能较自主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这个研究结果与已有的关于休闲研究相一致。Iso-Ahola认为,休闲活动是“具有高度的自由选择和很强的内在动机的活动”。但是内部动机并不是得分最高的动机形式,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女性并不首先考虑自己是否喜欢休闲体育活动,并不完全出于内在的兴趣或项目本身的魅力而参与到活动中去。江宇、吴翌晖(200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强身健体、心理调适、减肥增重、健美体形、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是广大妇女坚持锻炼的主要动机[4]。谢瑾(2010)也认为,女性体育锻炼需求主要体现在健康、形象、娱乐、技能和社交等方面[13]。

4.2 生命周期不同时段的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

研究结果显示,6种动机形式在生命周期不同时段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无动机和外在调节都是自主程度较低的动机类型,成熟后期的女性得分相对较高。处于无动机状态的个体对休闲体育活动没有参与意向;对于成熟后期的女性来说,可能是因为她们的生活已逐渐稳定,子女也慢慢独立,但生理机能的衰退使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体育活动,且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以前以家庭为中心的女性很难鼓起勇气到俱乐部或公众场合健身。如在访谈中了解到:“每天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白天在单位也很忙,回到家还要处理家务劳动,感觉挺累的,还是在家休息好。对于跳舞、健身操这些活动都不会,也就不太想出去运动。”

受外在调节激发的女性往往是受到他人建议和影响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如受访者提到:“因为我周围的姐妹们每天都去跳广场舞,平时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讲关于跳舞的事情,本来我不想去的,她们一定要我去,而且,一起去跳舞的话,才有共同的话题。”Vlachopoulos和 Karageorghis(2005)认为,如果个体参加身体活动是出于别人(家人、朋友、同事、领导)对他的要求,这就是外在调节的作用[45]。

对于自主程度逐渐提高的内摄调节和认同调节来说,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年轻女性得分相对更高。内摄调节是个体为了避免焦虑或失败才参与某项活动。相对于退休后的女性来说,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年轻女性更在意自己的身材,经常会担心自己因身体发胖影响外在美,而经常去参加体育活动,以保持体型。如“工作环境变了,体重一下升上去了,买衣服也买不好,又担心肥胖带来的病,所以就去锻炼身体了,如果一段时间不去的话,体重又会反弹回来。”但年轻女性这种动机并不是出于真正喜欢这项休闲体育活动,而是为了避免体重增加或发胖的结果。这个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Scharff(1999)对不同年龄女性的研究,即年轻人参与身体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体重控制[44]。

受认同调节激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女性主要是为了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改善人际关系等。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年轻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工作上正处于积极上进的阶段,同时,也需要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而追求社会归属感;而家庭方面,需要更多时间照顾下一代,如“因为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很多东西,精神上比较放松,也得到了压力的释放,心情就会比较愉悦。另外体重也下降了,身体更健康,平时活动能力更强了,不会太累,而且气色也不错。”而成熟后期的女性在工作中基本定型,特别是退休后的女性更没有了工作的烦恼,子女也逐渐长大而脱离家庭的照顾,所以相对来说,年轻女性更需要通过休闲体育活动缓解生活工作中的压力。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来说,成人早期的女性得分较高。处于整合调节或内部动机激发的女性认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其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或是为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成人早期的年轻女性对生活的追求更为丰富,她们寻找愉悦的生活方式,探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向往和谐的自我状态。她们更倾向于参与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往往更能满足她们自我表达和感性体验的需要。受访者提到:“在运动的过程中,觉得心情会很好。另外,觉得跳操的过程中会很享受,跟着音乐节奏,可以什么都不想,不用去想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只要享受音乐,享受运动,感觉自己更年轻了,可以保持活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因为生理机能的逐渐衰退,她们可能更多地关注休闲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

4.3 生命周期同一时段的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

结果显示,在生命周期的同一个时段,各动机因素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成人早期的发展困境是社会联系和自主自决的矛盾,处于这一时期的年轻女性,需要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又充斥着表现自主与独立的压力(Goden,1976)[27]。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阶段的女性,其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相对占主要作用:一方面,她们初涉社会时要为自己争得一片立足之地,休闲体育在这个发展任务中能承担一定的作用,如缓解工作压力,认识更多的朋友等等;另一方面,她们更渴望的是自我表达与感性的体验,更倾向于参与自己喜欢的,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休闲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更能满足她们自我表达的需要,如年轻人参加肚皮舞、户外运动等项目,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喜欢。另外,该阶段的年轻女性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已经较长时期地接触体育活动,对各项体育活动有较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体育技能,所以,在无动机方面表现最不明显。对于成人早期的女性来说,应该开发更多的新兴项目,让她们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愉悦、兴奋和自我实现,从而激发她们的体育兴趣,让她们从内心选择休闲体育。

成熟期早年的发展困境是稳定与成就的矛盾,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会更多关注个人成就、与社会的融合以及快乐的体验(Gorden,1976)[27]。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阶段的女性,其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相对占主要作用。传统的家庭角色要求女性承担复杂的家务和教育子女的任务,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会占据休闲计划的中心地位,所以,相对的自主变为一系列的限制与责任。工作上的压力则是来自各种成就和社会地位的诱惑,为了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他社会因素,休闲体育既能帮助她们缓解压力,平衡情绪,也能帮助她们表达快乐。因此,处于成熟期早年的女性,其休闲活动变得更有计划性,而且很多是围绕着工作和孩子的需要进行。工作和家庭为她们提供了基本的认同感,即使那些在工作与家庭角色中未获得很大成功的人,也可以在休闲体育中得到认同,并有机会与兴趣相同的人交往。年轻女性的无动机表现不太明显,也就是说,只要条件允许,她们还是想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去,所以,对于成熟期早年的女性来说,应创造更多的客观条件,让她们在工作之余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如单位可以定期为女职工举办健身活动,既有利于同事之间的交流,也能缓解工作压力;社会或商家开发新型的家庭参与或亲子型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让她们参与其中,也能享受家庭的温情。

成熟后期的发展困境是尊严与控制的矛盾,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需要适应一些新的发展,休闲带给人们的可能是得到关注、接受与体验温情(Goden,1976)[27]。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个时期的女性,其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占主要作用。对于成熟后期的女性来说,养育子女的重任从基本的照顾变为远距离的支持再到最后放手让其独立,事业的发展已基本趋于稳定,女性开始重新评估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可能会把精力从家庭更多地转向工作和休闲,但依然在家庭、自我、工作与休闲的投入上努力寻求平衡。尊严容易在已知的、安全的地方求得,当其他角色退居次要的时候,休闲体育则可以提供与他人交流、表达和丰富亲密关系、获得尊严的机会,她们更倾向于选择自我发展和满足的活动,休闲体育活动即成为她们休闲生活的重要选择。同时,这个时期的无动机和外在调节没有呈现出太低的水平,说明还是有部分女性没有主动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去。所以,对于成熟后期的女性来说,应提供更多的健身机会,营造休闲体育的氛围,让她们能在休闲体育领域找到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的新源泉。

退休后的发展困境是有意义的融合与自主的矛盾,在这个时期的老人,其生活目的在于保持自身能力与生活意义的独立性(Goden,1976)[27]。研究结果表明,退休后女性的认同调节占主要作用,其次是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一方面,在休闲体育过程中,她们可以感受到在群体中的融合和在活动过程中的成就感,而不是以往对工作角色、对他人生活帮助的认同感。Kleiber等(1980)认为,老年人希望建立一种与职业不相关的社交关系[33];另一方面,退休可以提供整块的时间,尝试以前没有时间尝试的活动,也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做以前喜欢做的事。所以说,退休以后的女性更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在亲情友谊、自我表达上,休闲是生活的一部分,融合在完整的、发展的生活结构中。同时,退休后女性的无动机和外在调节作用较不明显,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功能的衰退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但她们希望能够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地去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间。所以,她们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努力,而休闲体育正是提高人体机能、推迟衰老的积极方式。对于退休后的女性来说,应尽可能地开发和组织一些强度适中的集体性项目,让她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继续体验与社会的融合,找到生活的意义。

5 结论

1.女性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因素可归纳为6类:无动机、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其中,认同调节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内摄调节的得分较低,而无动机和外在调节的作用最弱。

2.6种动机形式在成人早期、成熟期早年、成熟后期、退休以后4个不同时期都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对于无动机和外在调节来说,成熟后期女性的得分相对较高;对于内摄调节和认同调节来说,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女性得分相对较高;对于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来说,成人早期的女性得分较高。

3.生命周期同一时段的各动机因素也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对于成人早期和成熟期早年的女性来说,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整合调节,无动机的得分最低;对于成熟后期的女性来说,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内部动机的得分较高;对于退休后的女性来讲,认同调节的得分较高,其次是整合调节和内部动机,无动机和外在调节的得分最低。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郭太玮.试论不同年龄段女性体育锻炼价值取向[J].四川体育科学,2004,(2):96-99.

[4]江宇,吴翌晖.江苏省妇女体育锻炼动机,坚持性和参与程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469-1470.

[5]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7-189.

[6]马惠娣,刘耳.西文休闲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2001,(8):170-173.

[7]琼·C·克莱斯勒.女性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8]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孙国晓,张力为.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2):126-132.

[10]王景亮.西安市中老年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J].四川体育科学,2003,(1):45-47.

[11]王金铃.女性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项明强.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康幸福的路径: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模型构建[J].体育科学,2013,33(8):21-28.

[13]谢瑾.女性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9-11.

[14]徐箐,肖焕禹.上海市职业妇女体育价值观念与体育行为[J].体育科研,2007,28(4):45-47.

[15]薛锋.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6):43-47.

[16]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17]ASHFORD B,RICKHUSS J.Life span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sport and recreation[J].J Sports Sci,1992,10(6):626.

[18]BEARD J G,RAGHEB M G.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J].J Leisure Res,1983,15(3):219-228.

[19]BRIERE N M,VALLERAND R J,BLAIS M R,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on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lack of motivation in sports:The scale on motivation in sports[J].Int J Sport Psychol,1995,26(4):465-489.

[20]BRODKIN P,WEISS M R.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competitive swimming[J].J Sport Exe Psychol,1990,12(3):248-263.

[21]BUONAMANO R,CEI A,MUSSINO A.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n Italian youth sport[J].Sport Psychol,1995,9(3):265-281.

[22]CARROLL B,ALEXANDRIS K.Perception of constraints and strength of motivation:their relationship to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tion in Greece[J].J Leisure Res,1997,29(3):279-299.

[23]COHEN J.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Psychology Press,1988.

[24]DECI E L,RYAN R M.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J].J Res Person,1985,19(2):109-134.

[25]DECI E L,VALLERAND R J,PELLETIER L G,et al.Motivation and education: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Edu Psychol,1991,26(3-4):325-346.

[26]FORTIER M S,VALLERAND R J,BRIERE N M,et al.Competitive and recreational sport structures and gender:A test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port motivation[J].Int J Sport Psychol,1995,(26):24-39.

[27]GORDON C,GAITZ C M,SCOTT J.Leisure and lives:Personal expressivity across the life span[A].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Z].1976:310-341.

[28]HAGGER M S,CHATZISARANTIS N L D.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Exercise and Sport[M].Human Kinetics,2007.

[29]HEITMANN H M.Motives of older adults for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J].Sport Aging,1986:199-204.

[30]HENDERSON K A.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J].J Leisure Res,1990,22(3):228-243.

[31]ISO-AHOLA S E,ALLEN J.The dynamics of leisure motivation:The effects of outcome on leisure needs[J].Res Q Exe Sport,1982,53(2):141-149.

[32]KELLY J R.Freedom to be: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M].Macmillan,1987.

[33]KLEIBER D A,KELLY J R,ISO-AHOLA S E.Leisure,socialization,and the life cycle[J].Social Psychol Perspect Leisure Recreat,1980:91-137.

[34]LI F.The exercise motivation scale:Its multifaceted structure and construct validity[J].J Appl Sport Psychol,1999,11(1):97-115.

[35]MALLETT C,KAWABATA M,NEWCOMBE P,et al.Sport motivation scale-6(SMS-6):A revised six-factor sport motivation scale[J].Psychol Sport Exe,2007,8(5):600-614.

[36]MARKLAND D,HARDY L.The exercise motivation inventory: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of a measure of indi-vidual's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J].Person Individ Differ,1993,15(3):289-296.

[37]MARKLAND D,INGLEDEW D K.The measurememt of exercise motives: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across gender of a revised Exercise Motivation Inventory[J].Britixh J Health Psychol,1997,2(4):361-376.

[38]MICHAEL M J,DRIVER B L,TARRANT M A.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a meta-analysis of the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ince scales[J].J Leisure Res,1996,28(3):188-213.

[39]MURCIA J A M,GIMENO A C,CAMACHO A M.Measuring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 in a physical fitness setting:Validation of the behavioural regulation in exercise questionnaire-2(breq-2)in a Spanish sample[J].J Sport Med Phys Fitn,2007,47(3):366-378.

[40]MURRAY C,NAKAJIMA I.The leisure motivation of Japanese managers:A research note on scale development[J].Leisure Stu,1999,18(1):57-65.

[41]PELLETIER L G,FORTIER M S,VALLERAND R J,et al.Toward a new measur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 motivation,and amotivation in sports:The sport motivation scale(SMS)[J].J Sport Exe Psychol,1995,(17):35-35.

[42]RYAN R M,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Am Psychol,2000,55(1):68-78.

[43]RYAN R M,DECI E L.Active human nature: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port,exercise,and health[A].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Exercise and Sport,2007:1-19.

[44]SCHARFF D P,HOMAN S,KREUTER M,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women across the life spa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 development[J].Women Health,1999,29(2):115-134.

[45]VLACHOPOULOS S P,KARAGEORGHIS C I.Interaction of external,introjected,and identified regulation with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exercise:relationships with exercise enjoyment[J].J Appl Biobehav Res,2005,10(2):113-132.

[46]WEISSINGER E,BANDALOS D L.Development,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leisure[J].J Leisure Res,1995,27(4):379-400.

猜你喜欢

成熟期生命周期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虚拟现实将于2020年进入相对成熟期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