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4-10-17王珊珊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河南郑州450003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0期
关键词:米沙坦收缩压受体

王珊珊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河南郑州 450003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迄今为止,它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高血压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病理生理变化十分复杂。最近高血压与炎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降血压药物,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Ⅰ型)拮抗剂[1]。替米沙坦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2]。本研究通过血清学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8(IL-1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水平,探讨炎症因子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EH患者60例作为替米沙坦组,男31例,平均年龄(64.3±2.8)岁,女 29 例,平均年龄(66.1±3.6)岁;血压≥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包括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及血压正常者。除外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感染,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等与炎症相关疾病。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30例):男15 例,平均年龄(64.2±2.6)岁,女 15 例,平均年龄(66.4±2.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 303550)80 mg,1次/d,疗程 6个月。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实验试剂:hs-CRP、FIB、IL-6、IL-18、ICAM-1 和TNF-α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使用仪器:Bioteik酶标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7000;标准水银柱测压计。

1.4 检测指标

1.4.1 血清中hs-CRP的水平 对正常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空腹采血。采用免疫比浊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方法操作。

1.4.2 血清中FIB的水平 对正常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空腹采血。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7000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方法操作。

1.4.3 血清中 IL-6、IL-18、ICAM-1和 TNF-α的水平 对正常对照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空腹采血。采用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方法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变化比较

替米沙坦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替米沙坦组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下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变化比较(mm Hg,±s)

表1 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的变化比较(mm Hg,±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正常对照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0 60 111.06±3.2881.92±3.44 161.38±8.26*119.62±9.41#110.15±6.73*82.08±2.43#

2.2 两组血清中hs-CRP和FIB水平的变化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替米沙坦组治疗前血清hs-CRP、FIB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替米沙坦组治疗后血清hs-CRP、FIB水平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血清hs-CRP、FIB水平均明显下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中hs-CRP和FIB水平的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中hs-CRP和FIB水平的变化比较(±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hs-CRP:超敏C反应蛋白;FIB:纤维蛋白原

组别 例数 hs-CRP(mg/L) FIB(g/L)正常对照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0 60 1.33±0.512.03±0.58 4.58±0.91*1.69±0.74*#5.83±0.98*2.75±0.86*#

2.3 两组血清中 IL-6、IL-18、ICAM-1和 TNF-α 水平的变化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患者血清IL-6、IL-18、ICAM-1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替米沙坦组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血清IL-6、IL-18、ICAM-1和TNF-α水平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较治疗前相比, 血清 IL-6、IL-18、ICAM-1 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与炎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因此炎性因子成为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热点[3]。CRP是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可靠指标,是独立于血脂和血压的危险因子,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4]。CRP能刺激单核细胞释放IL-6、IL-1、TNF-α,介导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和ICAM-1等发挥致炎作用[5]。ICAM-1则可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血小板间的起始黏附,促进循环中白细胞、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引起炎性反应,其可作为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活化、炎性反应的标志[6]。TNF-α可调节纤维母细胞以及心肌细胞的排列,损伤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功能障碍;IL-6能够促进炎症细胞聚集,减少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生成,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7]。IL-18是一种多效应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EH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8]。血液凝血系统活性增强而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FIB[9]。

表3 两组血清中 IL-6、IL-18、ICAM-1 和 TNF-α 水平比较(pg/mL,±s)

表3 两组血清中 IL-6、IL-18、ICAM-1 和 TNF-α 水平比较(pg/mL,±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IL-6:白细胞介素-6;IL-18:白细胞介素-18;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6 IL-18 ICAM-1 TNF-α正常对照组替米沙坦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0 60 2.36±0.813.99±0.964.81±0.923.62±0.73 5.16±0.89*3.02±0.73△#6.85±1.01*4.59±0.88△#7.32±1.13*5.66±0.87△#6.61±1.03*4.27±0.64△#

替米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降血压药物,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Ⅰ型)拮抗剂;替米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Ⅰ受体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高亲和性结合;替米沙坦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替米沙坦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他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10]。替米沙坦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亦不阻断离子通道;替米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该酶亦可降解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人体给予80 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 h,在48 h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 h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替米沙坦治疗如突然中断,数天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不出现反弹性高血压。目前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一种前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炎性反应,参与活性氧簇的产生,其促炎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密切相关[11]。替米沙坦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抗细胞炎症作用,替米沙坦与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相比有以下特点:具有受体作用的专一性,抗高血压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改善心肌狭窄障碍,用药安全,耐受性良好,每日1次服用方便。因此探索其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效果更有利于指导其临床用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替米沙坦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清中hs-CRP、FIB、IL-6、IL-18、ICAM-1 和 TNF-α 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 hs-CRP、FIB、IL-6、IL-18、ICAM-1和 TNF-α 略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血清中 hs-CRP、FIB、IL-6、IL-18、ICAM-1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替米沙坦在降压同时具有抗炎疗效,对高血压的治疗应当更加获益。

[1]付军,白晶,冷吉燕,等.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08,28(19):1916-1918.

[2]魏君.替米沙坦对左心室肥厚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干预[J].中国医药,2010,5(9):801-802.

[3]李华,白俊云,王红,等.高血压联合降压治疗与动脉弹性的关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2(4):232-236.

[4]Ridker PM,Hennekens CH,Buring JE,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J].N Engl J Med,2000,342(12):836-843.

[5]都健,曾芙蓉,赵玉岩,等.不同糖耐量水平者C反应蛋白与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6,34(5):443-444.

[6]黄偌,黄崭,时振东,等.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ICAM-1及SCD4OL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2007,7(2):78-80.

[7]朱焕亮,季伟峰,程雅洁.血清CRP、TNF-α和IL-6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关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110-111.

[8]许金成,王淑斐,刘华锋,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检测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4):331-332.

[9]徐长丽,刘春阁,李燕萍.MPV、FIB、ApoAN检测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9):809-811.

[10]陈远刚,陈明.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6):492-494.

[11]李红辉.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8):575-577.

猜你喜欢

米沙坦收缩压受体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