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4-10-16朱维等

价值工程 2014年28期
关键词: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对策建议

朱维等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竞争与合作也日益激烈,要保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贸易结构和政策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研究,能有效分析我国当前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方能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The foreign trade has been a key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implemen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y,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requir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policies to keep and increase the stimulation of foreign trade on economy. Only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s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can the proper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e made,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hina to succeed in transiting itself from a large foreign trade country to a powerful foreign trade country.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结构;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Key words: foreign trade;trade structure;situation;problem;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8-0006-02

0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对外贸易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开展贸易以来,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的优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外贸区域布局也更趋协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已进入有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1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的联系,它包括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等(张曙宵2003)。

1.1 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来划分的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显著上升。自1981年制成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以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在1990年又有了更快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根据中国历年商品出口分类份额数据统计,制成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上80年代,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占整个商品出口的比例高达50%以上,1986年后,初级产品的比重开始下降,至2010年不到10%;工业产品自1986年后,占出口比重上升,自1990年开始,比重达在70%以上,进入21世纪,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速度加快,比重占超90%,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优化。

1.2 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故应集中研究其内部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制成图2,得到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商品),它反映了制成品中不同商品占出口总额比重的变化趋势。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份额从1980年开始基本呈下降趋势。增长最快且最明显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及其有关产品的出口份额变化不稳定也不明显,出口份额略有下降。杂项制品的出口份额变在1996年前处于上升,之后处于下降。

1.3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现状 从规模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但近几年,亚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北美洲和欧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我国虽然很大出口份额仍然集中于美国、香港、日本、欧盟这几大市场,但比往年有所下降,且四者之间份额也趋于平衡。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出口市场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快速增长,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地区以及对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地区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

2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机电组装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故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大,而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化学及其有关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小。此外,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所占份额小。我国出口产品大量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同时,出口产品层次较低,国内增值率不高。

2.2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我国与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比重相对稳定,变化不大。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水平依旧较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这可能会带来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鼓励企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向锦,康赞亮 2006)。政府可以引导机电行业和纺织行业的重点出口企业加快利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实现行业技术改造跨越式升级。政府不仅要制定各种鼓励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其工作的指导。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先前依靠低廉劳动力已经慢慢不适应中国的发展道路,如今只有提高劳动力效率和劳动者素质才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正确做法。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提高劳动力效率。

3.2 企业层面 企业应重视职工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工人,保证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提供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录用优秀学生,增强自身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章艳红 2007)。为此,企业应清晰地找到自身的定位,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建设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品牌,推动企业将产品做优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张曙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向锦,康赞亮.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初探[J].国际贸易问题,2006(7):15-18.

[3]章艳红.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决定要素以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07(10):4-9.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竞争与合作也日益激烈,要保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贸易结构和政策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研究,能有效分析我国当前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方能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The foreign trade has been a key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implemen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y,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requir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policies to keep and increase the stimulation of foreign trade on economy. Only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s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can the proper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e made,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hina to succeed in transiting itself from a large foreign trade country to a powerful foreign trade country.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结构;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Key words: foreign trade;trade structure;situation;problem;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8-0006-02

0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对外贸易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开展贸易以来,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的优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外贸区域布局也更趋协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已进入有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1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的联系,它包括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等(张曙宵2003)。

1.1 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来划分的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显著上升。自1981年制成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以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在1990年又有了更快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根据中国历年商品出口分类份额数据统计,制成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上80年代,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占整个商品出口的比例高达50%以上,1986年后,初级产品的比重开始下降,至2010年不到10%;工业产品自1986年后,占出口比重上升,自1990年开始,比重达在70%以上,进入21世纪,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速度加快,比重占超90%,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优化。

1.2 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故应集中研究其内部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制成图2,得到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商品),它反映了制成品中不同商品占出口总额比重的变化趋势。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份额从1980年开始基本呈下降趋势。增长最快且最明显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及其有关产品的出口份额变化不稳定也不明显,出口份额略有下降。杂项制品的出口份额变在1996年前处于上升,之后处于下降。

1.3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现状 从规模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但近几年,亚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北美洲和欧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我国虽然很大出口份额仍然集中于美国、香港、日本、欧盟这几大市场,但比往年有所下降,且四者之间份额也趋于平衡。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出口市场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快速增长,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地区以及对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地区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

2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机电组装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故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大,而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化学及其有关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小。此外,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所占份额小。我国出口产品大量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同时,出口产品层次较低,国内增值率不高。

2.2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我国与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比重相对稳定,变化不大。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水平依旧较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这可能会带来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鼓励企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向锦,康赞亮 2006)。政府可以引导机电行业和纺织行业的重点出口企业加快利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实现行业技术改造跨越式升级。政府不仅要制定各种鼓励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其工作的指导。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先前依靠低廉劳动力已经慢慢不适应中国的发展道路,如今只有提高劳动力效率和劳动者素质才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正确做法。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提高劳动力效率。

3.2 企业层面 企业应重视职工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工人,保证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提供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录用优秀学生,增强自身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章艳红 2007)。为此,企业应清晰地找到自身的定位,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建设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品牌,推动企业将产品做优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张曙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向锦,康赞亮.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初探[J].国际贸易问题,2006(7):15-18.

[3]章艳红.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决定要素以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07(10):4-9.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区域竞争与合作也日益激烈,要保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贸易结构和政策就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研究,能有效分析我国当前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方能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The foreign trade has been a key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implemen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y,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fierce, which requir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policies to keep and increase the stimulation of foreign trade on economy. Only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ina's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can the proper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e made,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hina to succeed in transiting itself from a large foreign trade country to a powerful foreign trade country.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结构;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Key words: foreign trade;trade structure;situation;problem;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8-0006-02

0 引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对外贸易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自开展贸易以来,我国的外贸结构在不断的优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外贸区域布局也更趋协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已进入有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1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的联系,它包括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等(张曙宵2003)。

1.1 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来划分的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显著上升。自1981年制成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以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在1990年又有了更快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根据中国历年商品出口分类份额数据统计,制成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上80年代,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占整个商品出口的比例高达50%以上,1986年后,初级产品的比重开始下降,至2010年不到10%;工业产品自1986年后,占出口比重上升,自1990年开始,比重达在70%以上,进入21世纪,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速度加快,比重占超90%,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优化。

1.2 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导,故应集中研究其内部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制成图2,得到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商品),它反映了制成品中不同商品占出口总额比重的变化趋势。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出口份额从1980年开始基本呈下降趋势。增长最快且最明显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及其有关产品的出口份额变化不稳定也不明显,出口份额略有下降。杂项制品的出口份额变在1996年前处于上升,之后处于下降。

1.3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现状 从规模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但近几年,亚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北美洲和欧洲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我国虽然很大出口份额仍然集中于美国、香港、日本、欧盟这几大市场,但比往年有所下降,且四者之间份额也趋于平衡。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出口市场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快速增长,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地区以及对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地区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

2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机电组装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故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大,而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化学及其有关产品占出口份额较小。此外,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所占份额小。我国出口产品大量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同时,出口产品层次较低,国内增值率不高。

2.2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我国与易伙伴间的份额逐渐平衡,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比重相对稳定,变化不大。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水平依旧较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这可能会带来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政府层面 政府要鼓励企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中国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向锦,康赞亮 2006)。政府可以引导机电行业和纺织行业的重点出口企业加快利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实现行业技术改造跨越式升级。政府不仅要制定各种鼓励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对其工作的指导。

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先前依靠低廉劳动力已经慢慢不适应中国的发展道路,如今只有提高劳动力效率和劳动者素质才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正确做法。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提升,提高劳动力效率。

3.2 企业层面 企业应重视职工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工人,保证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提供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录用优秀学生,增强自身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产品品牌含金量不高,无法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很多企业对品牌的理解有限,品牌意识不强,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章艳红 2007)。为此,企业应清晰地找到自身的定位,提高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建设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品牌,推动企业将产品做优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张曙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向锦,康赞亮.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初探[J].国际贸易问题,2006(7):15-18.

[3]章艳红.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决定要素以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07(10):4-9.

猜你喜欢

贸易结构对外贸易对策建议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