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2014-10-16查培金杨孝顺朱鸿杰李琳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卡压臀部离子

查培金 杨孝顺 朱鸿杰 李 星 李琳华

中共云南省委机关卫生所,云南 昆明 650032

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一种干性坐骨神经痛,受累部位在椎间孔以外,以盆腔出口处最多见,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又称“梨状肌综合征”。笔者近5年来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到针灸理疗科就诊的门诊患者,年龄35~75岁,病程2~25周,其中因负重、扭伤、踢腿等诱发因素引起的急性发作患者28例,因久坐或急性迁延日久而引起的慢性损伤患者41例,共6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8~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症状:患者的疼痛主要以臀部为主,并向下肢放射,严重的患者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双膝跪卧及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加剧。患者自我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

1.2 诊断标准[1]

1.2.1 坐骨神经痛 大多为一侧臀部及下肢后外侧疼痛伴有酸困及发胀感,以梨状肌相对应的部位最为明显,起病缓、急不等,发病前多有外伤、紧张体力劳动或受凉史。

1.2.2 梨状肌压痛 多数患者臀中部梨状肌明显压痛,患肢股后肌群、小腿前后及脚部肌力减弱,重者跖趾关节活动完全丧失、出现足下垂,小腿外侧和足部感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1.2.3 直腿抬高试验 回收髋 (患肢向健肢上交叉)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1.2.4 肌电图检查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重者可有神经损伤电位。

1.3 排除标准

1.3.1 腰椎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腰椎后伸受限与压痛及沿坐骨神经处Tinel征阴性。

1.3.2 腰椎间盘脱出症 除具有典型的坐骨神经放射痛外,其腰部症状十分明显;CT检查有腰椎间盘脱出。

1.3.3 腰椎管内肿瘤 以持续性疼痛、夜间加剧为特点,其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可行脊髓造影、CT检查进行鉴别。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针刺治疗主穴取臀三针 (即环跳、居髎、秩边),配穴取风市、阳陵泉、承山。患者取侧卧位,健侧在下伸直,患侧屈曲在上,常规消毒,针刺用泻法,以酸胀为宜,其中环跳穴用三寸长针,消毒后垂直刺入,快速达肌肉深部,行手法使局部有强烈的酸胀感,并以向下肢走窜的麻电感为佳,针感要求直达足底或足趾。然后选取两组穴位,接通成都航天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经穴仪 (HJ6805-1型),选用疏密波,频率为16~18Hz,输出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1次/d,治疗时间30min/次,10次为一疗程。

2.2 治疗组 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ABE-Ⅲ型智能通络治疗仪 (即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一个电极片置于梨状肌相对应的部位,另一电极片置于腓骨小头下方,处方选07(坐骨神经痛),深度为6,功率以病人能耐受为度,1次/d,治疗时间20 min,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疗效标准 疗效指标参照《中医病例诊断疗效标准》[2-3]。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观察一年以上未复发者;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在明显诱因 (受寒、过劳等)后感患肢酸困,微痛,半年以上未复发者;有效: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但仍有发作;无效: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但仍反复发作或未见好转者。

3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显效及有效例数27人,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治愈、显效及有效总有效率61.76%,二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69例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同两种方法治疗结果比较

4 讨论

梨状肌综合征是因劳累、外伤、附近组织病变等引起的梨状肌及其周围组织自身卡压或机械性卡压所致臀部疼痛或放射性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候群,是常见病之一,属中医学“痹证”范畴,风寒湿邪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病因多为正气不足、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因跌仆闪、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4]。治宜理气活血、疏风散寒;针刺环跳、居髎、秩边、风市、阳陵泉及承山穴可以利腰腿、通经络;环跳、居缪属足少阳胆经穴,其中环跳又是少阳、太阳经交会穴,针刺可通利经气;秩边隶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可激发膀胱经经气,强腰脊,通络止痛;此三穴相配可以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局部供血,调节神经功能,缓解股外侧以及臀部周围和下肢的疼痛;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为治风邪的要穴,常用于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阳陵泉是筋之会穴,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具有舒筋、壮筋作用,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 “……筋急,阳陵泉主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的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之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除人体湿气。以上臀部三针及肢体三针的配合应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臀部及下肢的疼痛[5-6]。配合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是因为ABE-Ⅲ型智能通络治疗仪,集合了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音频电治疗、干扰电治疗、肌电疗法、皮电疗法等多种功能;通过药垫经皮经穴药物透入功能,直流电导药功能、贴敷疗法等功能;促使其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锻炼神经肌肉、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从而达到镇痛效应[7]。本文作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卡压综合征,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经回访一年未见复发,从而说明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01:247-249.

[2]岑泽波,吴诚德.中医伤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2:22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

[4]赵因,王桂玲.傍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05:425-428.

[5]王声强,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症3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5,(6):18

[6]陈桢艳,张红星,唐晓风.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C].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08:278.

[7]刘清华.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43例[J].陕西中医,2007,08:31.

猜你喜欢

卡压臀部离子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对称
紫铜管卡压连接施工技术分析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