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观察

2014-10-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环磷葡胺腺苷

苟 渊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多发病,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咽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通常有头昏、乏力、心悸、气促、胸闷、胸痛等表现,部分患者药物治疗疗效差,症状改善不明显。本文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以期对临床上治疗该病有借鉴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0年至2013年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40例,其中男74例,女66例,年龄20~45(30.2±7.8)岁,病程2周。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发病前有畏寒、发热、咽痛、腹痛、腹泻等前驱表现,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气促、心悸、胸闷等,排除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药物、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导致的。入选的140例病例中,并发有高血压6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患者均行血常规、血生化 (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风湿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排除其它原因所致心肌疾病。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等临床背景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黄芪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环磷腺苷葡胺1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2周。

1.3 疗效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变化。②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观察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及ST-T的变化。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学 (CK、CK-MB、LDH)的变化。

1.4 疗效评价标准 ①显效:患者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部分恢复;③无效:患者仍有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或加重,心电图无改善。

1.5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χ2=10.32,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2.2 症状改善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头昏、心悸、胸闷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比较

2.3 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ST—T变化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2.4 心肌酶学变化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心肌酶学 (CK、CK-MB、LDH)水平升高66例,其中CK-MB升高64例,治疗后心肌酶学恢复正常60例 (90.91%)。对照组治疗前心肌酶学 (CK、CK-MB、LDH)水平升高65例,其中CK-MB升高63例,治疗后心肌酶学恢复正常45例(69.23%)。心肌酶谱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χ2=9.67,P<0.05)。

综上所述,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人体感染病毒后导致心肌细胞、心内膜、心脏血管和心包脏层发生免疫炎症反应。该病由嗜心肌病毒引起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发病机制与病毒的直接作用有关,包括急性病毒感染及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2]。部分病毒性心肌炎久治不愈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发生。临床上常规采用黄芪注射液、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虽然部分患者有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曲美他嗪是一种常用的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对心肌的代谢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氧化速率,减少高能磷酸盐生成过程中对氧的需求,维持三磷酸腺苷的产生和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及收缩功能;降低细胞内Na+、Ca2+超载,减少细胞内H+的聚集,减轻细胞内酸中毒;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促进游离脂肪酸更多合成磷脂而参与细胞膜构成,保护细胞膜,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3]。

本文研究显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效,环磷腺苷葡胺有效的可能机理:①环磷腺苷葡胺属于一种非洋地黄类强心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心肌。环磷腺苷葡胺具有良好的强心作用,其机制是增强心肌组织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心肌细胞内c A M P浓度增加,促进钙离子内流,提高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4];②环磷腺苷葡胺能使房室结P细胞的功能增强,改善窦房结的传导,使冠状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冠状动脉阻力[5]。环磷腺苷葡胺可以增强窦房结细胞功能,改善心脏传导组织的传导性能;③有助于曲美他嗪改善心肌代谢作用的发挥,与曲美他嗪联用起协同作用。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使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悸、胸闷、心累、气促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改善明显,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少扩张型心肌病发生。

可见,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20.

[2]郭洁梅,陈金水.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学研究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16.

[3]许怀东,李雪梅.曲美他嗪药理学与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78.

[4]罗书红.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5):35.

[5]韦利元,黄东芬.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08-1209.

猜你喜欢

环磷葡胺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