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与安徽的不解之缘(四)

2014-10-15匡吉平

党史纵览 2014年9期
关键词:全厂淮海战役山芋

匡吉平

“尽量减少矿工们不必要的伤亡”

淮南,被人们称为华夏大地上的一块瑰宝,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新型能源城。

1960年2月24日,邓小平一行在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淮南视察。

望峰岗选煤厂是一座现代化、自动化的煤厂,1958年12月正式投产,年入洗原煤达149万吨,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首。

邓小平在厂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步入厂区。他首先乘电梯来到车间调度室,察看了全厂设备运行的模拟盘。当他见到全厂生产设备都能由调度室一人操纵时,十分满意。邓小平又仔细地向厂领导了解了全厂的建设和生产情况。厂长向邓小平汇报说:“我厂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之一,主厂房的建设工期只有14个月。全厂洗选主要设备虽是苏联制造的,但有三分之二的设备是由国内配套制造的,包括调度室的模拟盘。生产的洗精煤是钢铁工业的重要粮食,对于武钢、马钢及全省钢铁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全厂职工干劲很大,投产一年就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走出调度室,邓小平又来到洗选车间。他每到一处就向大家问好,和矿工们亲切握手,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离开洗选厂时,邓小平提出要下矿井看看。因事先未做准备,随行人员劝说道:“您年事已高,还是不要下井了。”邓小平微笑着说:“我还行,还是下去看看。”工作人员只好临时通知谢二矿迅速做好首长下井的各项准备工作。

20分钟后,邓小平一行驱车来到了谢二矿。

谢二矿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矿井,机械化程度很高,而且提前建成投产,几年内产量翻了一番。在下井前,邓小平来到谢二矿的临时会议室,听取了副总工程师马德玖的简要汇报。他对汇报十分满意,并不时地插话询问。

之后,邓小平更衣来到了井下。在井下,他先后察看了正石门、巷道主井翻罐笼和空重车绕道。当他看到不安全的地方,就嘱咐矿领导,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安全生产条件。他对矿领导说:“煤矿生产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尽量减少矿工们不必要的伤亡。”寥寥数语,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关怀和爱护。

离开淮南后,邓小平一行又来到蚌埠视察,这是他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再次踏上蚌埠的土地。邓小平首先考察了正在建设的淮河中游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蚌埠闸工地,随后视察了蚌埠玻璃厂。

在玻璃厂陈列室,邓小平参观了该厂生产的各种玻璃产品的样品,对光学玻璃、玻璃管、玻璃钢等新产品尤为关注,认真询问产品质量如何。当听到玻璃管可承受8个大气压、光学玻璃质量稳定可靠时,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出了陈列馆,邓小平又实地考察了毛坯车间和加工车间,察看了煤气炉吹泡、自动镀银等生产工序。

从玻璃厂出来,邓小平又步入蚌埠淀粉厂,考察山芋干的综合利用情况。他一边察看由山芋干开发出的口服葡萄糖等产品,一边听取该厂生产情况的汇报。当听到已开发出36种产品,使山芋干的身价由每百斤8.6元提高到185.4元,比原价提高了20多倍时,邓小平高兴地说:“创新才能发展呀!”他特别肯定了用一种原料开发多种用途的产品,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做法。当了解到建这样规模的企业,只要30万元设备、300名工人、年需900万公斤山芋干时,邓小平脱口而出:“只要5000亩地就够了。”临别时,邓小平鼓励企业领导:你们全厂工人的干劲很大啊,要坚持下去。

我对淮海战区的人民是有感情的

25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邓小平一行驱车前往濉溪县双堆集视察。

双堆集,是淮海战役中全歼黄维兵团的故址。在这片土地上曾抒写过解放战争的壮丽诗篇,留下了邓小平战斗的光辉足迹。

沧桑十几载,弹指一挥间。邓小平离开双堆集已经12年了,然而在邓小平的记忆中,当年淮海战役的斗争风云依然历历在目。

当双堆的人民群众得知邓小平等中央首长要来的消息后,为了能够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接待中央首长,他们自发地腾出了两间草房作临时会议室。

邓小平一行下车后,直奔会议室。大家坐定后,县、公社的领导准备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小平却摆摆手说:“还是先找几位群众来谈谈吧。”

时任濉溪县委第一书记许彩文请来了几位群众代表。邓小平让他们屋里坐,代表们以年龄为序作了自我介绍。年长的那位说:“我叫王化贤,今年60岁,任班长(生产组长)。”邓小平颔首称赞道:“你是老黄忠嘛!”一位小伙子接着说:“我叫马万钦,今年25岁,任连长(生产队长)。”邓小平勉励他说:“好,年轻有为,要学当年的周公瑾!”一位女同志也紧跟着介绍:“我叫王家香,今年27岁,是妇女连长。”邓小平诙谐地说:“你是巾帼花木兰喽。”顿时,满屋子的人大笑起来,气氛轻松活跃。

之后,时任宿县行署专员单劲之插话道:“这次邓总书记来双堆,主要是故地重游,凭吊烈士,同时视察当年淮海战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大家可以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单劲之的话引起了邓小平对昔日淮海战役的回忆。他深情地说:“我对淮海战区的人民是有感情的。双堆的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牺牲。那时,淮海战役开始后,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由我和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统一指挥淮海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外战争史上歼敌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王化贤接过邓小平的话说:“当时国民党军队来得急,多数群众都跑了,只剩下部分青壮年参加了支前工作,主要是转运伤员,运送粮草、蔬菜等。战役胜利后,我参与打扫战场,只见黄维兵团固守的几个村庄已经成为平地,一片焦土,连一根草也找不到了。数百辆充当障碍物的汽车东倒西歪,车上弹壳有一尺多厚。”听到这里,邓小平高兴地挥动手臂说:“这支不可一世的‘王牌军终于覆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了。”这时,马万钦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说道:“当时我也参加了打扫战场,我们将烈士遗体用白布裹上,一人筑一座坟。”听了马万钦的话,邓小平连声说:“这样好!这样好!”接着又说,“今后有条件时,可在这儿建一座烈士纪念碑,修一条通往南坪、宿县的公路。”

猜你喜欢

全厂淮海战役山芋
从淮海战役档案见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力
山芋飘香的春天
山芋飘香思绪浓
友善:早安与再见
空分装置污氮气提纯及预冷系统技术改造及效果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山芋岁月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绝世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