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鉴赏十大易考题型及解题对策

2014-10-14杨由民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答题

杨由民

一、怀古(讽喻)诗:怀古诗一般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品味技巧手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感叹自己年过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无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面对小朝廷苟且偷生,抨击社会现实,抒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有的咏史怀古诗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并不在其诗中,诗人的感慨只是借史抒怀的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1.命题标志:在标题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答题指向: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013全国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有隐字”,因为隐约不清,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珠由泪点所成,它是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作者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化为血”,就是化为乌有,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财物,被剥夺一空,而官家的征敛,仍有增无减,而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了。

【参考答案】“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一半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一半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咏史(抒怀)诗: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

1.命题标志:题目中常有凭吊地点。

2.答题指向:具体分析历史事件+手法+作者情感。

(2013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 。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参考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三、咏物言志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1.命题标志: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答题指向:①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②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查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参考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借景抒情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命题标志:内容上以写景和山水田园为主;写法上多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2.答题指向: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答题模式一般为:手法+意象+意境+情感。

(2013福建卷)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解析】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边塞战争诗:先秦就有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唐代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再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形成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1.命题标志:题目常有“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答题指向: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哪一类型的情感,注意富有边塞特征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事件、心理。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答: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回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

六、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或触景伤情,或感时(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生情,或托物(月、雁、笛、柳)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①行旅诗答题指向: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②闺怨诗答题指向: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2013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一个“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之情;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的“无家客”“独”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也可这样作答: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赏,但举头望天,将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却因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不免产生思乡怀亲之愁,所以“不眠”。)

七、送别诗:古代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离情别绪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或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或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命题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答题指向:①内容上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②感情色彩上: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2013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重要诗句把握诗人创作风格的能力。

【参考答案】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鉴赏诗歌语言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参考答案】“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八、古体叙事诗:包括“乐府诗”“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叙事体诗词,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1.命题标志:标题中常常含有“歌、行、吟”等字眼。

2.答题指向: 有平实宏阔的铺陈直叙,丰富具体的细节刻画, 舒展自如的随事抒情, 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整饬跌宕的篇章形式。

请参看上文第一类怀古诗的2013年全国卷的第12题,然后回答第(1)题。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

【解析】此诗大约是公元76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此诗通过泉珠化血的故事,对统治者搜刮民脂民膏的酷行,作出血泪的控诉。

【参考答案】有客人从南方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化成了血水,可我想的是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九、宋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阕,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阕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1.命题标志:标题中有词牌名、标题名和作者。

2.答题指向:①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人物有苏轼、辛弃疾。②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人物有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2013新课标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8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蒙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这两句的意思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像自己一样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迫投闲置散,做了江边渔父。两句形成对比,抒发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十、元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1.命题标志:标题中有曲调、曲牌名、标题等。

2.答题指向: 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

【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1)前两句在小令中起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意象进行分析。

答:

【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明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①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猜你喜欢

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