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问题初探*

2014-10-10太原师范学院王艳萍赵满华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39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城镇居民

太原师范学院 王艳萍 赵满华

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多,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两点是,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趋于优化。目前山西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正在由小康型向享受性和发展性逐步转变。

一、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

从全球来看,消费模式有美国为代表的高收入—高消费的过度消费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型消费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以非洲欠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贫困生存型消费模式等。①张建平:《世界不同国家消费模式比较》,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2期。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费水平也不高,但恩格尔系数比较低,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低”,即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低。

(一)居民收入水平低。

居民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考察居民消费问题,首先要考察居民收入状况。随着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推进,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与全国横向比较,山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偏低。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412元,与全国24 565元的平均收入相差415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3.1%,在全国排第21位,处于下游行列;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7元,与全国7917元的平均收入相差1560元,只是全国的80.3%,在全国排第23位,明显处于下游水平。

(二)居民消费水平低。

2000~2012年期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更快,年均达到14%,但与全国横向进行比较,山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万元大关,2012年达到12 212元,比2011年增加858元,增幅较大。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 674元,山西比全国少4462元,绝对差额比2011年增大655元,而且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态势(见图1)。

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566元,比2011年增加979元,增速高达21.3%。该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山西比全国少342元,与前几年相比,绝对差额有所缩小(见图2)。

(三)恩格尔系数低。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贫困;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山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低于全国,按常规来说,恩格尔系数应该比较高,而实际情况是,2006~2012年期间反映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1.6%,比全国36.2%的水平低4.6个百分点;山西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4%,比全国39.3%的水平低5.9个百分点(见表1)。

图1 山西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比较

图2 山西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较

表1 山西与全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 %

由于山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比较低,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比重较高(见表2),特别是交通和通信支出所占比重较大。交通和通信支出包括大到几万或几十万元的轿车,小到停车费、车辆修理服务费、洗车费等。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3.7%,在八项支出中排第二位,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2%,在八项支出中排第三位,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2012年山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山西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汽车为20.8辆,高于中部地区平均14.3辆的水平,与全国城镇21.5辆的水平接近;山西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用电脑27.7台,高于全国平均21.4台的水平。

二、城乡居民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城乡居民消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居民消费与全国的差距较大,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趋于下降,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之间消费差距较大。

(一)城镇居民消费与全国的差距较大。

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全国的差距较小,而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全国的差距较大。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的94.2%,所占比重较大;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73.2%,比重偏小,而且2006~2012年期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82.5%降至73.2%,共下降了9.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见图3)。

表2 2012年山西省与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构成 %

图3 山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

(二)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总消费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即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减小,表明居民手中的积蓄较多,便于居民用于各方面的大宗消费,但微观上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宏观上不利于扩大市场需求。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即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增大,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扩大消费,但居民手中的积蓄较少,难以应付各方面的紧急支出。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太大或太小。

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357元,人均消费支出5566元,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87.6%,比重不是很高,但比2006年提高了16.8个百分点(见图4),提高速度较快,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逐步提高的态势。与全国进行比较,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于全国。

山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偏小。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 412元,人均消费支出12 212元,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为59.8%。2006~2012年期间呈下降趋势,7年共降低了11.7个百分点(见图4)。与全国比较,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比全国低8.1个百分点。

图4 山西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

(三)低收入—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突出。

山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消费水平低,山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年底山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3 223元,大大高于同年全国人均29 508元的水平。“低收入、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说明,山西城乡居民勤俭节约,手头积攒了一定的积蓄,手里有一定的“钱”,但也说明,山西缺少新的消费动力,消费供给难以满足居民消费需要,居民消费有一定的后顾之忧,不敢消费。

(四)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现有的消费水平下,山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小。在已经实现小康生活的今天,居民对健康和保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吃讲营养,穿讲档次,用讲品位,注重生命质量,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呈稳步上升趋势,医疗保健观念逐步由“治病型”转向防患于未然的“保健型”。而在山西城乡居民消费中,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906元,占消费支出的7.4%,支出比全国少158元,所占比重几乎比全国低1倍;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仅490元,占消费支出的8.8%,支出比全国少23元,所占比重比全国低2.2个百分点(见表2)。

2.衣着支出所占比重较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2.5%,所占比重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占消费支出的9%,所占比重比全国高2.3个百分点(见表2)。衣着支出所占比重高,一方面说明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山西城乡居民消费层次仍然偏低,仍然是以“吃、穿、住”为主的传统消费模式,衣着的支出再多,最高档次也就是享受型消费模式,离发展型生活模式仍有一定差距。

(五)城乡之间消费差距较大。

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 212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566元,城乡之间居民消费差距系数为2.2∶1,小于同年全国2.8∶1的差距水平,也比山西2000年的城乡消费差距系数3.4∶1明显缩小,但在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之间2.2∶1的消费差距系数仍然显得偏大。

三、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山西省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南,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全力改善民生,为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提高消费水平,必须提高居民收入。

第一,山西要充分利用“综改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机制,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保持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通过“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工程,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夯实居民增收的基础。

第三,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家庭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第四,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居民增收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惠民、税收惠民、金融惠民、投资惠民、就业惠民、社会保障惠民的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让居民敢于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提高平均消费倾向。

一是加快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努力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际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际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二是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状况,调整提高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的政府补助标准,建立社会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是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城市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农村危房的改造步伐,加大省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保障房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采取措施遏制房地产投机,消除居民担心房价猛涨、攒钱买房的消费心理。

(三)改善服务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服务消费水平。

2012年山西省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36.4%,比全国低8.2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服务消费。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服务消费环境,促进城乡居民服务消费。

首先,以大型龙头服务企业带动居民服务消费。通过连锁经营、联合重组等形式,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服务企业,形成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居民服务消费的层次。

其次,进一步提高居民交通消费支出。在村村通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城乡交通条件,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加快省会城市高架快速公路和地铁的建设步伐,启动省内部分城市高架快速公路和地铁的建设程序,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再次,重视养老服务消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强养老服务市场建设,创新养老服务产品,在社区和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站。加紧养老服务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规范服务标准和内容,为老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扩大养老消费支出。

最后,推进医疗保健服务消费。关爱健康,就是关爱生命。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消费日趋重视。要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医疗保健市场健康发展,开拓医疗保健市场新领域,鼓励居民对健康进行投资,变病后被动治疗为病前主动消费。鉴于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了解较少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市场的监管,规范医疗保健市场收费、服务等行为,让居民敢于消费、愿意消费和放心消费。

(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拓宽居民消费领域。

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统筹发展的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开拓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拓宽居民消费领域。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一是拓展文化消费。山西是文化大省,近几年山西上演的一些话剧和舞剧,如《立秋》、《粉墨春秋》、《一把酸枣》、《黄河黄》等,叫响和轰动全国。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文化下乡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省内文化市场,多出文化精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做大做强具有三晋地域特色的佛教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拓宽文化消费领域,提升居民消费层次。

二是促进休闲旅游消费。随着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在吃住等物质消费基本饱和后,休闲旅游消费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休闲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消费的特点,对交通、住宿、餐饮和商品零售市场等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要充分利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和实施旅游惠民的政策,省内旅游景点打折降价对本省居民开放,让山西人游山西,把休闲旅游消费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开发绿色食品消费。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提升,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汽车、绿色住房等纷纷出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针对山西地方特色食品比较多的特点,积极开发地方特色绿色食品,改造提升酒类、食醋等知名品牌传统食品,做精做细小杂粮加工、干鲜果蔬加工等特色食品,培育壮大地方特色饮料、淀粉等现代食品,以绿色食品的开发促进绿色食品的消费。

(五)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抓住农民消费跟进城市消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品更新换代的有利机遇,出台鼓励农村家庭消费的优惠政策,从家电下乡拓展到电脑下乡等一系列家庭设备用品,引导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农村网络信息市场,拓展农村消费领域,扩大农村消费主体,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2]王艳萍、张瑜:《基于Panel Date的中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载于《经济地理》2012年第9期。

[3]程霞珍、潘理权:《扩大居民消费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研究》,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4]王蕴、黄卫挺:《当前消费形势与提高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5]李静:《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贵州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研究*——基于ARIMA模型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浅析恩格尔系数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居民消费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灰色建模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