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研究

2014-09-29王金辉李桂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校园文化高校

王金辉 李桂连

摘 要:高校具有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责任,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的重要基地。基于对象及原因的特殊性,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境,因此,在对策上也要给出相应的特殊性分析:激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机;转变学校文化氛围,尤其是“重理轻文”现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关于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以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244-0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而执政骨干队伍的培育与高校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是传播政治思想、影响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的重要阵地,具有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责任。然而,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境,比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动机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大学生追求时尚,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及评价标准发生改变;高校“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现象严重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成长的关心,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象的特殊性

就高校而言,首先,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任何社会和阶级都非常重视培养选拔自己的政治人才,具有大批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才是有效管理国家和保障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提到“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一系列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教育状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状况。自共青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制定了实施纲要以来,高校大学生成为其重要的培养对象,这也是党和国家优秀青年干部的重要来源。同时,高校又是传播政治思想、影响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的重要阵地。一方面,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尤其是高等学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研究生,他们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眼光敏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责任感。因此,学校必定是探讨、传播各种政治思想、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社会政治最为敏感的地方之一。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思想认识上的成果与变动最终都要通过其言论与行动,以及编写的教材,出版的刊物等,扩大到整个社会领域中去,从而对社会舆论、道德风尚及政治思潮的形成与传播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这对培养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高校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学生干部,而学生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其思想和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再次,就大学生本身的思想特点而言,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基本状况,所追求的价值观,所潜藏的特征、特性、特点,往往反映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比如,他们时代感强,渴望变革创新、自我实现;参与竞争强,向往民主,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强,崇尚自我选择、自我意识;个性特征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在社会变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出现新变化,一些学生追求享乐,集体主义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也出现新状况,一些学生诚信缺失,言行失范;心理素质也出现新变化,心理障碍明显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状况也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毫不掩饰自己真正的意图,明确提出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型的劳动者。这种新型劳动者要德才兼备,既有科学的世界观,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些都反映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所以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原因的特殊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价值观也开始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尤其是高校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开始发生动摇,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开始追求时尚、崇拜金钱、信仰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也发生改变。

时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符号。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执着于对时尚潮流的追逐和享受,甚至时尚享乐主义主宰了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所谓的时尚享乐主义是指一些时尚潮流的坚定追随者,由于某种内在冲动的支配或受到媒体广告的诱惑,沉浸于时尚所带来的刺激和愉悦之中不能自拔[1]。作为新年青一代的部分大学生,把“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只有一次”等作为现代生活的基本信条。他们放纵自己,不断地满足自己的物性欲求,努力成为某种“时尚自我”、“时尚达人”。他们认为,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放纵、追求物质生活享乐才能缓解压力,然而,这实际上是把缓解压力和及时行乐混为一谈。正如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国家一样,在那里常常可以听到来自他人的忠告:“只要你年轻、有活力和享受的能力,就不要再等待,及时行乐是生活的宗旨。”很显然,他们试图把追求时尚、及时行乐当作其人生的理想,来支持他们所谓的“现代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在沉迷于时尚享乐的同时,也正是离崇高理想和信仰越来越远。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彻底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倾向也十分明显。一些大学生盲目信奉“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把学习目标简单地定位为找到高薪工作,甚至希望不劳而获。这一切都是基于对金钱的超级享受和虚荣。

另外,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迷失现象日益严重,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行凶杀死四名同学,震惊全国;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人后竟然杀死对方,完全突破了道德底线;还有李启铭在校园驾车撞人后竟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等一系列极端恶劣事件,都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密切相关,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会发生道德扭曲,就源于他们的个人主义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应该追求个人的幸福,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逐渐被消解,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追求所谓的“自我”的人生价值背后,实际上是把功利、实用、利己作为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最高信条。而这实际上是彻底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并且在事实上是从属于社会价值的”[2]。

此外,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部分高校“重理轻文”现象较为严重,校园马克思主义文化氛围不浓;很多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意识较为淡薄,很少关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还有部分教师也只是单纯地为教书而教书,很少在思想上与学生们沟通,向其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系列现象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更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的特殊性

首先,从观念冲突的角度看,要努力构筑一个关于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任何评价标准都有特定的价值取向,牵涉其中的个人、群体、阶层的价值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学生评价标准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学生各种价值取向之所以产生的源泉。在这一体系中,对时尚享乐主义者、拜金主义者、利己主义者等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的各种价值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标出其各种危害性。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是一个始于个体发展的早期的道德观念的养成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他的早期的道德教育除了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各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学校为大学生构筑价值观念体系是必要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式,不会轻易改变。

其次,从道德缺失的角度看,相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我们的大学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最庞大的队伍,对于这种教育来说,离不开对文化的思考。从目前来看,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对大学生的行为与选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在现代化过程中,失去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没有“文化自觉”,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终只能一败涂地。因此,要消除多元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困境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选择产生的不利影响,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力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关乎中国大学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的培育可谓功在千秋。

再次,从校园文化氛围来看,一方面,要改变“文理分科”制度。部分高校“重理轻文”现象严重,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不利于全面发展,尤其是大大削弱了教育的人文精神。很多大学生仅仅知道党和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不会站在马克思的立场,用马克思理论去解决问题。为此,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武装学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丰富校园环境,尤其是高校内的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起到的是宣传主流思想、引导大学生言行、促进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标牌、标语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直接宣传,还可以以漫画、故事、小散文等鲜活易懂的形式侧面地、隐含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于其中,来渗透主导校园文化,让大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触到、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师大的校训充分体现了教师除了以学问培养人才之外的另外一项任务,就是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引导学生。尤其是理科教师也应该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既深刻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应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把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对象和传播者,坚持不懈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同具体道路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信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参考文献:

〔1〕程立涛.时尚享乐主义[J].学术论坛,2013(7).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校园文化高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