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神赋》企慕主旨探微

2014-09-21许丽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建功立业洛神赋

摘 要:在魏晋美人赋中,曹植《洛神赋》是表现企慕情境最为典范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曹植对于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和这一切失落后的怨愤。赋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人生理想的幻影,诗人投入了全部热情去追求她,然而人神之道殊异,他们的爱情必定要面对分离。追求洛神的失败正是曹植人生理想破灭的象征。

关键词:洛神赋 建功立业 理想破灭

在魏晋美人赋中,曹植《洛神赋》是表现企慕情境最为典范的作品,也是主旨颇为玄深的作品。赋中潜隐的象征体系与现实本事之间的迷离关系一直困扰着评论者。对于《洛神赋》的主旨,过去有“感甄说”“寄心君王说”“追求爱情说”“寄寓理想说”等解释。“感甄说”源自于曹植对曹丕之妻甄氏倾慕的传说;“寄心君王说”是指曹植向文帝曹丕表明忠君心迹;“追求爱情说”则代表了普遍的对男女情感的认识。笔者认为,前三说针对性强,因此各有偏颇,“寄寓理想说”却有一个比较大的内涵。联系曹植的政治经历、禀性气质及《洛神赋》的写作时间,可理解为《洛神赋》集中体现了曹植对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热烈追求和这一切失落后的怨愤,这其中包含着曹植曾经有过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帝王的幻梦和遭受政治迫害的愤懑,以及因此而获得的对个体生命的特殊体验。

曹植天资聪颖,才华出众,深受父亲曹操的宠爱,“欲立之为嗣”,并“几为太子者数矣”,同时让当时的一流文士陪伴他读书,教导他,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帝王接班人。在曹植心里也许很小就做起了帝王之梦。在建安那个充满理想、慷慨激昂的时代,曹植满怀统一天下的壮志,渴望自己能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登上帝位。他青年时代在《白马篇》中,用激昂的笔调塑造的一位骁勇善战、热血报国的少年侠士形象,莫不如说是他自身的写照。他对于历史上曾做过重要贡献的有为君主表示了极大的敬仰,做诗热情赞颂他们的功德。此时的曹子建热情勃发,憧憬无限,将功名立于文章之上。他在《与杨徳祖书》中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杨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薄德,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可见此时,他是无意于翰藻,执著于从政的。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直至其晚年仍向皇帝上书请求带兵出征。

然而曹植的骨子里又带有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天性,这势必与他从政入仕的理想形成一个不太好调和的矛盾。由于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屡屡做出违背自己身份的事情,又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引起曹操狐疑,渐渐失去了父亲的信任,也失去了立嗣的机会。不仅如此,在后来二哥曹丕登上帝位以后,他还遭受到严酷的政治迫害,处于危急的政治险境中。他的雄心壮志立刻转化为失意后的哀怨。黄初四年,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共朝京师,到洛阳,曹彰暴薨,有人传说是为曹丕所害。曹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悲愤,写下了《赠白马王彪》和《洛神赋》两篇作品。《赠》诗沉郁悲愤,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死生之戚、离别之思。而《洛》赋则用浪漫主义手法在人神相恋的爱情悲剧中迂婉含蓄地吐露了自己的政治心声。险恶的环境使他不得不将生存放在首位。在命途多舛、壮志难酬的苦闷中,作者竭力为自己营造一片美丽怡神、虚幻缥缈的仙境,在其中暂时忘却苦闷以寻找一丝慰藉,幻想自己可以远离现实的桎梏,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赋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政治乃至人生理想的幻影。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姿态娇艳,品质高洁,处幽兰芳香之中,居高山苍翠之间,叫人观之忘世,心驰神往。诗人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去追求洛神:“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以通辞。原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诗人对待神女的感情是如此的真挚动人,据此可以推测,神女的形象与他无法实现的理想确有很多相通之处。洛神也有情有义,“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他们的爱情似乎应该有个美好的结局,正如曹植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差点实现一般。

然而洛神终究飘乎难定,“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又有众神拥卫,“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诗人虽然置身其中,与之一起神游,然而这一派热闹气象背后隐藏的却是淡淡的哀伤。诗人此时已感到了人神之道的殊异,他与洛神的爱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分离的结局。于是诗人惆怅百结,“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并且怀着更强烈的思慕,久久不能离去:“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遡。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暑。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轡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最终,人神相恋转向了人神永隔,一句“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深切地抒发了那种相爱却永远不可求,短暂相会后留下的永恒的留恋与思量。这种哀叹多多少少带有绝望的成分。在曹植后期,依附于他的杨修、丁氏兄弟相继被杀害,唯一至亲兄长曹彰暴毙身亡,自己又屡遭迁徙,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人生经历与情感处于低谷和压抑之中。在《洛神赋》中,作者的情感几经曲折变化,从爱悦到自持再到惆怅,始终弥漫着哀伤的气息,是长期以来饱受压抑的生命本能与情感的自然宣泄。美丽圣洁的洛神显然是诗人孜孜不倦热烈追求的理想的化身,热血报国也好,建功立业也好,帝王幻梦也好,包括爱情的失落,追求洛神的失败也正是这些人生理想破灭的象征。赋中企慕的惆怅,阻隔的痛苦,追求的热烈与失落,并现于对洛神的描摹中,贯穿于对洛神的整个追求过程。

可以说,在《洛神赋》中,曹植极其完美地运用“企慕”的象征手法将自己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希冀与失落表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晋]陈寿撰,[唐]裴松之注.三国志·陈思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2][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 .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许丽 内蒙古呼和浩特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010070)

猜你喜欢

建功立业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感洛灵
新常态下加强企业女工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油田企业工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意义
以生产经营任务为中心引导女工发挥“半边天”作用
是谁又懂“苟活”——品读舞剧《洛神赋》
赵孟頫《洛神赋》探究
让提问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建功立业”
河北机场集团扎实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