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器材分流管理的设想与尝试

2014-09-18于世海

体育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

于世海

摘要:新兴体育器材与传统体育器材的“叠加”与“扩张”对体育器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尽量保障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损坏与流失等,还要保证体育器材借用与归还的科学有序及使用卫生。分流管理既可以大大降低体育器材保管员的工作量,减少体育器材的“超常规”磨损,又可以保证借用与归还的有序、方便、快捷,还可以杜绝体育器材丢失无从追查的现象。“第二器材室”的有效管理,还可以间接缓解“第一器材室”的压力。

关键词:体育器材;分流管理;设想与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57-02

自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这得益于学校体育制度和保障机制的有效落实,充分完善的体育器材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2007年开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倾力打造学校体育特色,于是百花齐放地涌现出各种新兴体育项目,如流星球、独轮车、空竹等,新兴体育器材与传统体育器材的“叠加”与“扩张”对体育器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尽量保障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损坏与流失等,还要保证体育器材的借用与归还的科学有序及使用卫生。

体育器材的分流管理可以促进体育器材的科学管理与应用,所谓分流管理即在对体育器材室进行专人管理的基础上,分流部分体育器材,由体育老师或班级托管,托管器材可以有序放置在体育器材室的划定区域,也可以由托管体育老师单独保管在另处,如换衣间或办公室的某一位置。另外设立第二或第三器材室,存放就近场地体育活动所需器材和使用频率不高的体育器材。

一、如何采用分流管理促进体育器材借还有序

体育老师上课借用与归还器材的传统做法,一般是借用时登记,归还时清点上架(球类器材),其他器材清点入筐,现在学校班级增多,同时上体育的班级及体育老师相应增加,这样同时借用与归还器材会造成拥挤甚至混乱。采用分流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或避免这种情况。如篮球专项教学的老师常规上课时,一般20只篮球就可以了,平时这位老师可以从器材室分流保管20只篮球,体育教师上课时就不用与体育器材保管室发生关系,如果今天上课需用25只篮球,仅向器材室借用5只就可以了。这样可有效缓解或避免借用与归还器材的拥挤甚至混乱。

学生活动课时的器材借用与归还,一般是学生登记借用或抵押物品(体育器材借用卡)借用,如果归还时无序摆放或随意丢放,就会让体育器材保管员的工作量增加,且易造成体育器材整理的难度(例如许多跳绳缠绕在一起,分拣整理就很费时费力)与超常规磨损。如采用班级分流管理的形式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如每个班在器材室某一固定区域分配由该班使用并负责管理的体育器材,使用后由值日生负责清点与整理,特殊情况时依然可以向器材保管员增借器材,学期末清点登记磨损与丢失情况,然后依据具体使用情况,学校对各班或表扬、奖励或追究使用不当的班级责任。分流管理既可以大大降低体育器材保管员的工作量,减少体育器材的“超常规”磨损,又保证借用与归还的有序、方便、快捷,还可以杜绝体育器材丢失无从追查的现象。

二、如何采用分流管理促进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与卫生

因为缺少主人翁精神和体育器材使用常识,甚至学生恶作剧等原因,经常出现学生故意或无意损坏体育器材的现象。如排球课上学生用脚踢球,武术课上学生互相用刀或剑碰撞“拼杀”,乒乓球课上学生用球拍敲打桌面,在水泥地面拖拉装满球的球网,跳起手拉篮球网悬垂等现象。如何减少或杜绝以上非正常现象?

学期初每位专项老师分流管理一定数量的器材,学期末进行验收,使用与管理较好地进行表扬或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器材分流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人翁精神,这样老师会在器材使用或搬运不当时及时制止,并传授学生如何搬运以及科学使用与保养。在体育老师与学生主人翁精神的“作用”下,故意或无意损坏体育器材的现象就会减少或杜绝。

体育老师上课时对器材编号,与学生分组形成对应关系,鼓励并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与主人翁精神。还可以采用“学生的器材老师代管”的办法,例如学生可以自己出资买更好的篮球、足球等器材,人与球的固定对应对学生快速提高“球性”也有帮助。因为“球性”与人有关,与器材也有密切的关系,即同一人使用球的类型、品牌不同,表现出的“球性”会有差异,尤其武术器械里的棍、枪杆,一般使用木质的白腊棍,坚而不硬、柔而不折,韧性极好,越用越顺手,手感亲切。白腊棍器材一般经过选材、修剪、制造而成,不可以流水线生产,就像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条棍子不同,这就更需要棍子使用者既要有练习量的保证,更要有对棍子的固定化的“交流”,才会产生良好“棍性”的火花。因此器材与使用者对应固定化的优越性,在棍子的使用上更明显。学生上课时自己使用自己购买的器材,下课后老师代存代管。既可以节省学校资金,又促进了使用卫生。再如拳击手套在使用时,内层会有大量手汗的存留,长期会有异味,如多人轮流使用异味会更严重,学生自己出资购买拳击手套并做上标记,上课时各自使用自己的拳击手套,既保证了使用卫生又杜绝了恶意损坏器材的现象。

三.如何采用分流管理促进体育器材使用的便捷

就近原则设置“第二器材室”,布置与利用器材应使课堂教学活动产生良好的学练效果,相反,一旦场地器材布置利用安排不当,将伴随教学组织失利,进而影响体育课教学。如体育馆一般常举行的体育活动是篮球和羽毛球,田径场一般常举行的体育活动是田径,足球,拔河等,那就在临近的房间设置“第二器材室”,存放一定数量的与之相关的体育器材。器材的摆放位置与放置的情况决定着学生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容易取到器材,学生在课堂中因取放器材造成时间的无谓浪费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要依据场地及练习项目,就近布置利用器材,充分体现器材搬运利用时间与路线的经济性与科学性。因此就近原则设置“第二器材室”是必须的,这样既促进体育器材使用与归还的便捷,节省人力,又减少了体育器材在“长途”搬运中的磨损。另外如果器材存放地与练习场地较远,再加上器材较多且笨重,学生在搬运器材时出现伤害事故,不也同样是教学事故吗?

另外“第二器材室”还有便于分类存放体育器材的功用:(1)存放不常用的体育器材,如拔河绳、跨栏架、白灰及白灰桶、铁饼、链球等;(2)存放新兴体育器材、自制器材,以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班际比赛、联课活动等所需特殊器材;(3)存放购置备用的新器材;(4)存放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再次利用的废旧体育器材。“第二器材室”的有效管理,还可以间接缓解“第一器材室”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源.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场地器材因素分析[J].体育教学,2012(11).

[2]刘斌.小议体育器材管理[J].体育教学,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
做好深度体育器材管理,提升初中体育活动品质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浅析当前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科学优化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2020年“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高校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体育废旧器材的创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