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易”和 “PTR”网球教学法融合的实证研究

2014-09-15何杰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网球教学法实验组

何杰明

(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05)

“快易”网球教学法是以 “快易网球、乐享运动;快易运动、乐享生活”为指导理念,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将网球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注重与初学者进行交流,并通过器材与场地的改进,使用 “红、绿、橙”三色球、球拍,在网球场地进行地教学。“PTR”网球教学法认为,针对符合生物力学的击球方式展开一系列的规范化教学,使之最有效规范化动力定型”。以下是笔者将 “快易”和 “PTR”网球教学法两者融合在一起,以厦门理工学院网球选项课为例,验证了 “快易”和 “PTR”网球教学法融合的实效性❶厦门理工学院2012年教育科学项目 (JGQ20120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厦门理工学院2012级136名网球选项课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使用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厦门理工学院网球课教学进行对比实验研究。

对照组使用传统网球教学模式:①教师对学生宣讲网球课的内容、要求和目的,教师向学生示范讲解的技术动作,学生分组展开模仿;②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强化练习;③教师组织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对打练习,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④对学生网球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实验组使用 “快易”和 “PTR”网球教学法:①教师先介绍学生应该掌握的网球技术,经过6个课时的 “十步训练法”以后学生娱乐性用三色球在小场地上进行发球、对打,并进行计分比赛,掌握网球挥拍中的共同元素,创造性提出新动作;②教师和学生全面体会到相关的技术要领,并且教师分析出学生在练习网球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2];12个课时后,教师再针对符合生物力学的击球方式展开一系列的规范化教学,让学生尝试性打球;③教师与学生一同来进行全面的总结

实验过程中,按照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将网球选项课当成是实证材料,按照学生掌握以及使用网球技术动作的整个过程,来开展教学实验,研究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与传统网球教学法的差异。

使用SPASS13.0统计学软件来开展实验前后获取的数据,展开常规性数理统计。

2 测评方法及测评指标

2.1 实验测评方法

实验测评方法使用的是 “单盲实验法”,该实验法强调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进行实验,这能有效规避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出现实验效应,在心理方面出现新的变化,进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学生期末考试的时候,使用 “盲测法”[3],该方法是让教师在考试的时候,将对照组与实验组无序结合在一起,开展技术、理论知识等考试。在学期结束之后,让考试时间安排在实验结束之后的3d之内再进行。

2.2 实验测评指标

1)专项技术指标 包括正手与反手抽击球技术、上手发球技术等。

2)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包括1min跳绳、“米”字折返跑、50m跑步、立定跳远等。

实验前对136名实验对象的技术水准、身体素质指标开展测试与分析处理;实验后,对全部实验对象的技术水平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再次展开测试,并对其加以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体质指标测试结果对比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指标比较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身体体制测试结果并不存在差异,但经过一学期网球课程学习后,对照组在体质方面有了明显进步,这充分说明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能很好提升自身素质,进一步加强体质。实验组测试的结果比对照组要高,说明在网球选项课中使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网球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原来被动接受课程变成更为积极、更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进而提升身体素养。

表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测试指标比较情况

3.2 学生技术水平测试结果对比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技术水平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校园网球选项课内开始前的各个方面在技术水平方面还是基本一致的,都处在初学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球教学之后,采用 “快易”和 “PTR”网球教学法能进一步提升实验组学生的技术水平,并且明显要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通过测试发现,实验组的学生采用的技术动作是非常规范的,并且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有效运用[5]。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技术水平测试结果

3.3 综合分析

1)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对照组展开技术测试,测试了4项,主要是 “米”字折返跑、1min跳绳、50m计时跑、立定跳远等项目,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充分说明了不管是采取传统教学法,还是使用 “快易”和 “PTR”融合网球教学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球学习之后,学生身体基本素质有一定的提升。

2)对学生网球技术水平影响分析 实验前后学生的反手抽击球、正手抽击球技术、反手冲击球技术的结构都存在明显差别,这充分表明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提升初学阶段学生网球技术水平。在通过组织网球比赛统计技术获得的数据,从该数据内能看出实验组内的每一项技术水平在规范性、实用性等方面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充分说明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使用网球技术的动作的规范化。主要的原因是,采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在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能不断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采用这一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法是将教学作为主体,通过教师来带动学生的网球学习,这样学生在网球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同时还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来看,具备一定优势。“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使用大量的时间开展计分练习及教学比赛,这样做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网球技术的运用与理解,真正让学生能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不会感觉到乏味枯燥,还能享受到网球学习带来的乐趣。传统的网球教学法只注重学生网球技术的教授,但是并不进行网球比赛,或者是在网球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标准场地比赛,该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网球水平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是实验组的技术要比对照组技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网球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网球还是在高校内开展的时尚体育课程,受到了一些学生的喜爱与支持。然而,教学质量却一直处在不高的阶段。开展网球教学实验能全面反映出实验组学生在网球课上所获得的乐趣,让学生兴趣都一直保持在较高的高度,这充分说明了 “快易”和“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通过师生之间的友好沟通,让教师在课程内进行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充分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网球学习的过程中,能找到自信,从而能够提升对网球的学习积极性。“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采取寓教于乐的理念,能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去打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进而能确保在这样的环境内,能够主动去完成相关技术动作。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进一步挖掘网球的娱乐性、竞技性和动作规范化,能充分使用竞技游戏等方式,科学划分场地来组织网球比赛,让学生在网球比赛中能充分使用学到的战术,培养广大学生的网球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班级中的学习气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2)技术测试实验说明,采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让初学者较快掌握网球基础技术并且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网球技能使用能力。

4.2 建议

由以上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提升网球学习积极性,提升网球技术。同时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设置合理的目标,因材施教;灵活运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网球教学法,使之学以致用;开展积极的合作与竞争的有效教学机制;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采用这一新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网球课堂上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并把动作规范化形成动力定型。然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科学的监督与指导,让广大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主体地位的同时,能进一步发挥其网球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国外网球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获得了国外网球界的普遍认可,为此,在国内高校网球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加以改善,与我国现有网球教学法实现密切结合,进而推动高校网球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1]李兴昌 .快易网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体育科技,2011(2):135-138.

[2]周守友,谢毅,黄辉 .十步训练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J].运动,2011(5):75-76,106.

[3]周峰,李明芝,刘永立,等 .论快易网球 [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46-49.

[4]周守友,何建伟 .快易网球推广价值及其构建途径研究 [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4):120-124.

[5]章凌凌,陈锡尧 .我国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快易网球实验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 [J].体育科研,2012(3):96-99.

猜你喜欢

网球教学法实验组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