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中风患者康复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2014-09-1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44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风病针对性中风

朱 雁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441000

急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存活患者60%~80%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急性中风早期康复是安全、有效的[1]。因此,对急性中风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将有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风患者632例,均符合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将632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治疗组322例,男183例,女139例;年龄42~91岁,平均年龄(63.3±2.3)岁,病程1~24h。对照组310例,男162例,女148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62.7±3.0)岁,病程1~24h。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针对性护理措施

1.2.1 心理护理:急性中风后,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或交流困难,而且治疗周期长、花费较高,多数患者会出现抑郁等心理障碍。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不同心理疾病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耐心倾听患者倾诉,用亲切的语言及表情与患者交谈,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营造和谐的周围环境,鼓励患者相互学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药物治疗护理: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中风,中医汤剂口感较差,不易入口,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中药治疗中风的有效性,以取得患者和家属配合。可以分多次服用,若不能口服者,可用鼻饲,也可用中药保留灌肠或肢体熏蒸。

1.2.3 辨证护理:(1)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者,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宜;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饮料。(2)气阴两虚、痰淤阻络者,宜食绿豆百合粥、鲜萝卜汁、梨汁等,以养阴生津。阴虚盗汗者,及时更换汗湿衣裤。(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者,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消除影响患者的不良因素。眩晕严重者,闭目静卧,慎下床活动,以免摔倒使病向中脏腑发展。饮食以米、面为主,避免助火之食品。(4)痰热内闭清窍者,取鼻饲饮食,温度38~40℃为宜,量一般不超过200ml。做好口腔护理,保证每日进水量>2 000ml。高热者给予冰袋或冰帽降温,或用25%~35%酒精擦浴,每隔30min测体温1次。痰湿壅盛者,及时清理,必要时使用吸引器。

1.2.4 肢体摆放护理:肢体的摆放原则为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稍外旋、外展(20°~40°);伸肘、伸腕、手指伸展,防止手指屈曲痉挛。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伸腕、手指伸展;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稍内旋。患侧卧位:患肩前伸,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手指伸展;患下肢稍后伸、屈膝;健下肢放于患肢前方其下垫枕。注意患肩不能受压,防止肩关节损伤。

1.2.5 安全护理:急性中风患者常有肢体偏瘫,活动无力,早期易出现烦躁多动,易摔倒或从床上摔下,导致骨折,加重病情。护士要多巡视病房,同时,护士要对患者家属做好安全防护的宣教工作,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共同完成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

1.3 疗效评定 于患者入组时和治疗21d后,采用修定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运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21d后,两组患者的 MBI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BI评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BI评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治疗组 322 22.67±9.74 66.32±27.53组别 n 治疗前*△对照组 310 22.54±9.41 41.43±22.4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治疗组 322 14.92±4.13 8.46±2.34组别 n 治疗前*△对照组 310 15.12±4.73 12.62±4.71*

3 讨论

中风病主要由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等致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阳动化风,风痰淤阻脑脉,或痰热上扰,致络破血淤而发中风。除了常规的中医中药、积极护脑、调控血压、避免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外,配合针对性护理,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本文结果证实,根据患者病情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提高中风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1]方丽波,王拥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及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04-40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Z].201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猜你喜欢

中风病针对性中风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