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伏在剖宫产导尿术中的应用分析*

2014-09-11覃凤莲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53712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尿管利多卡因尿路感染

覃凤莲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537121

剖宫产术前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但临床调查发现导尿引发的尿路感染占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25%,且70%以上与导尿引起的逆行感染有关[1],甚至有2%~4%患者因导尿发生菌血症、败血症或尿道热,其病死率高达13%~30%[2]。为了预防和减少因导尿术所引发的逆行感染,减少因操作引起的尿路感染,我院产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1月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行导尿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1月行导尿术患者100例,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5±3.5)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行常规导尿;治疗组50例,给予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行导尿术。2组患者年龄、病情等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全部采用一次性Foley’s双腔气囊导尿管和一次性密闭式集尿袋。对照组行常规碘伏消毒周围后应用石蜡油润滑尿管行导尿术。治疗组方法为:先用碘伏行常规尿道外口及其周围器官皮肤消毒,然后在尿道内快速注入0.5%碘伏5~8ml,再然后尿道内快速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5ml,碘伏用棉球堵塞尿道外口2min,并且应用0.5%碘伏润滑尿管后行导尿术。待尿管置入深度已进入膀胱时,松于止血钳,则尿管中药液随同尿液一并流出,常规固定尿管,术毕。导尿术后12~24h行尿液细菌培养。

1.3 观察指标 尿道黏膜损伤、疼痛、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行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配合行导尿术,对照组尿道黏膜损伤7例,治疗组为0例;对照组导尿24h的尿细菌培养结果:培养出粪肠球菌1例,培养出G阳性杆菌5例,而治疗组为0例。导尿当时的疼痛对照组共44例,而治疗组仅26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导尿时由于尿管消毒不彻底尿管携带细菌或导尿时尿管携带尿道外口潜在细菌进入尿道及膀胱造成逆行感染;此外,尿管置入尿道及膀胱后,破坏了尿道及膀胱的正常内环境,使得尿道、膀胱黏膜对细菌的防御功能下降,造成逆行细菌容易寄生于尿道、膀胱黏膜从而引发泌尿系感染[3]。同时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留置导尿管术,由于耻骨上区、膀胱三角区受到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4]。给原本就疼痛难忍产妇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时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并且刺激加之患者的紧张可使尿道括约肌痉挛,从而增加导尿的难度。本组患者中导尿当时的疼痛对照组共44例,而治疗组仅26例。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虽然执行了严格的无菌操作,但仍有可能损伤了尿道黏膜,破坏了泌尿系统防止细菌入侵的防御屏障。张莉[5]认为院内获得性泌尿道感染的途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尿管带菌插入尿道;尿管与尿道口周围的腔隙即尿管外尿道周围黏膜鞘;导管下端与引流管的连接处;引流袋污染,细菌上行进入膀胱。因此减轻患者痛苦,增加舒适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抑制上述情况的发生是有其必要的。

表1 2组患者导尿后的各项指标

碘伏又名络合碘,碘伏是高效广谱新型消毒防腐药物,是以元素碘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和增溶剂的不稳定型结合碘,是一种取代碘酊的更新产品。它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组织及黏膜无刺激及无损伤,但对大部微生物如细菌、芽孢、病毒、真菌及孢子等有强大的灭菌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新洁而灭,是低效消毒剂,但其消毒效果达不到临床要求,而0.5%碘伏注入尿道后,其一可杀灭及抑制尿道中生长的致病菌,从而可减少因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其二碘伏有润滑作用,可大大降低尿道黏膜的损伤,此方法简单易行、所需费用极低。成超[6]认为目前常规导尿尽管操作熟练并且严格无菌操作,但尿路感染发生率仍极高,而长期时间导尿的患者几乎都有尿路感染。吴文琴[7]报道使用0.5%碘伏润滑导尿管后导尿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8%,而使用无菌石蜡油组的患者尿路感染率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慧霞[8]报道从尿道内注入20ml碘伏,在润滑尿管的同时,能以匀速力量扩张尿道,成功插入尿道,减少了因反复操作损伤尿道黏膜破坏黏膜防御屏障,引起泌尿系感染的机会。本文中对照组导尿24h的尿细菌培养结果:培养出粪肠球菌1例,培养出G阳性杆菌5例,而治疗组为0例。说明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碘伏可降低尿路感染,并且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也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工作者应重视的问题。常规方法液体石蜡只能起到润滑的作用,不能减轻尿管对尿道神经的刺激,也不能降低尿道神经的敏感性,无麻醉作用,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阻力增大,常会导致导尿失败,强行插管易引起尿道损伤,因此插管时患者非常痛苦。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将2%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尿道,可起到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作用,从而减少插尿管时导致的疼痛及不适感,降低尿管插入难度。提高了一次导尿成功率,降低尿道黏膜损伤率,减轻产妇的痛苦,实现舒适护理的理念[9]。王丽娇[10]报道利多卡因可直接作用于黏膜,产生麻醉作用,能降低尿道黏膜对尿管刺激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不适,还可直接起到尿道松弛作用,可使导尿管顺利插入,降低了因反复插管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同时此方法取材更方便、易操作、损伤小、更适合扩广和应用。本文中对照组尿道黏膜损伤7例,治疗组为0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表明,剖宫产患者应用导尿前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碘伏,方法简易、经济。既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避免反复插管导致的尿道黏膜损伤,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体现了医务人员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宗旨。

[1]Meddings J,Rogers MA,Macy M,et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reminder systems to reduce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tract infections and urinary catheter us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Clin Infect Dis,2010,51(5):550-560.

[2]Foxman B.Epidemiology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incidence,morbidity,and economic costs〔J〕.Dis Mon,2003,49(2):53.

[3]丘彩兰.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广西医学,2008,30(8):1192-1194.

[4]易坚.碘伏在心内科老年男性患者导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89.

[5]张莉.缓释抗生素导尿管的临床实验与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5):198-199.

[6]成超,曾蕾莉,刘杰,等.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91.

[7]吴文琴,郭海鸥.0.5%碘伏纱布用于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华护信息,2000,7(2):11.

[8]李慧霞,赵金红.碘伏消毒液尿道内注入提高男性患者导尿成功率〔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30-231.

[9]黄宝瑛,于晓芳.老年男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技术的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43.

[10]王丽娇.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091.

猜你喜欢

尿管利多卡因尿路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