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喻认知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

2014-09-06黄曙光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回指花白源域

黄曙光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410114)

转喻认知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

黄曙光

(长沙理工大学,长沙,4101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在本质上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个概念实体(源域)为另一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在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概念实体的突显。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了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的回指代词可以作为确定是源域内的源义概念突显还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概念突显的理据,指出代词回指的先行语就是概念突显所在。

转喻运作,概念突显,代词回指,话题性

1.引言

转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氏把隐喻分为四类,转喻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一直延续至20世纪50年代。传统的研究把转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是一种词语事物名称之间的转换替代过程。随着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Jakobson(1954)把隐喻和转喻视作语言运用的两个原则。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发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专列一章讨论转喻,标志着认知语言学转喻研究的正式开始。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一些认知语言学家陆续出版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如Croft(1993)、Panther和Thornburg(2003,2004)、Panther和Radden(1999)、Barcelona(2000)等,转喻研究得到空前的关注。

Taylor(1995:124)认为,转喻是意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可能比隐喻更为基本。其他认知语言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后也纷纷指出,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在一定程度上比隐喻更为基本,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转喻内部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问题。

2.转喻认知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观

Lakoff和Johnson(1980)第一次用认知的术语将转喻描述为一个认知过程。这一过程让我们通过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件事件进行概念化。他们指出,转喻象隐喻一样,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的原则,并被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属于一种认知方式,涉及人类推理和语言使用的心智策略,是一种概念现象。在讨论转喻模型时,Lakoff(1987:79-80)进一步指出转喻不是事物名称之间的替换,而是用范畴中的一个成员代替整个范畴,从而产生典型效应,这些突显的成员可能都还没有名称,转喻转换只是在概念层面上运作。例如mother这一范畴,housewife mother是mother这一范畴中典型的次范畴,在语言使用中,mother可以用来指birth mother、step mother、adoptive mother、unwed mother、foster mother、biological mother、genetic mother、surrogate mother以及一些尚未命名的次范畴或整个mother范畴,但人们一般会把mother与housewife mother联系在一起,因为常年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辛勤抚养子女的母亲才是母亲的典型形象。上位词mother与下位词housewife mother之间就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而这之中没有名称出现,只是概念之间的转换。后来Lakoff和Turner(1989:103)又对转喻研究进行了新的补充,认为转喻是处于相同认知域内的两个概念实体之间的映射过程。

Croft(1993)用认知域矩阵(domain matrix)来定义转喻,认为转喻涉及到一个认知域矩阵中的一个主认知域和一个次认知域。Bacelona(2000)作了如下定义:“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领域都包含在同一个领域(或ICM)内,以致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Langacker(1989)认为转喻的实质在于在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去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他把转喻定义为“一种参照点现象,是一个实体通过转喻表达以参照点的方式为目标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过程”(Langacker 1993:30)。Lakoff(1987)、Radden和Kövecses(1999)、Panther和Radden(1999)、Langacker(2000)、Barcelona(2000)、Dirven和Pörings(2002),以及Panther和Thornburg(2003)等都指出应该把转喻作为一种参照点现象来看待。Radden和Kövecses(1999:21)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这一定义得到目前认知语言学界的广泛认可。它实际上揭示了转喻认知研究最关键性的两个问题:一是转喻必须出现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二是转喻内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运作并最后实现转喻表达。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的关系。在“胖子昨天来找过你”这句话中,“胖”是一个人众多特点中最显眼、最突出的,于是他就被称作“胖子”。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突显原则揭示了人类注意力的一般特征。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能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必须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分配、保持和转换。客观事物、现象存在许多属性,属性还有外在与内在、表象与深层之分,人类有限的注意力不可能同时注意到事物所有的特征,而必须有所选择,只关注事物的重要方面;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存在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人类往往感知到的是事物突显的、易辨认、易理解的特征,随着认识的深入,这些原始特征往往会成为表象特征。

2.1 转喻认知运作中源义概念突显观

Langacker(1991b)认为,转喻由突显原则提供理据,认知上突显的实体称为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他的基本观点是讲话人选择某一工具概念作为概念参照点,让它去激活听话人的概念系统中与它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目标概念。由于各感知实体的突显程度不同,有些实体相对于其他实体更容易定位。这些实体对观察者来说显而易见,而感知其他的实体则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这些突显的实体便被选为参照点,通过它们来感知其他实体。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对应到转喻运作中,参照点即为源域,被描述的目标即为目标域,参照点是突显的,也就是说源域是突显的,它为目标域提供心理可及。Alac和Coulson(2004)也指出,转喻由相对突显(relative 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他们的基本的观点是,以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来唤起其他不那么突显的项目。如:

(1)Nixonbombed Hanoi.(Lakoff & Johnson 1980: 38)

这是典型的“控制者代受控者”转喻(CONTROLLER FOR CONTROLLED),控制者为尼克松,受控者为美国空军飞行员,尼克松转喻美国空军飞行员。尼克松本人并未扔炸弹到河内,但他对这次军事行动要负最大责任,换句话说,源义指称所指尼克松是这次行动的最终发起者,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指称所指美国空军飞行员是这次行动的直接发起者。源域内的源义尼克松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美国空军飞行员提供心理可及。话语要突出的是这次行动的最终发起者尼克松,而不是这次行动的直接发起者美国空军飞行员,这次行动产生的任何后果都应由源域内的源义所指尼克松承担,而不是由不确定的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美国空军飞行员来承担。如下图所示:

图1 源义概念突显

图1中椭圆代表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源域到目标域的运作过程发生在该理想化认知模型中,圆圈中实体箭头表示转喻关系,竖线表示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正常字体表示概念背景,加粗字体表示概念突显。图1表明在“尼克松轰炸了河内”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行动的最终发起者尼克松更突显,即此转喻中源域内的源义概念更突显。

2.2 转喻认知运作中目标义概念突显观

Panther和Thornburg(2004)指出,把转喻视为一种替代关系的传统转喻观受到以Radden和Kövecses(1999)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的严厉批评,取而代之的是以Langacker(1993)等为代表的把转喻视为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的转喻观,这应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问题。Langacker(1993)把转喻视为一种概念参照点现象,认为在转喻内部的运作过程中,作为概念参照点的源域内的源义是概念突显的,它给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Panther和Thornburg(2004)则认为在典型转喻运作过程中包含目标域内目标义的概念突显,该目标义甚至比源域内的源义概念更突显。如:

(2)Thesaxhas the flu today.(Lakoff & Johnson 1980: 38)

这是一个典型的“所使用的物体代物体使用者”(OBJECT USED FOR USER)转喻,所使用的物体为乐器,物体使用者为乐器演奏者。乐器转喻乐器演奏者。乐器作为一无生命物体,不可能得流感,得流感的应该是乐器演奏者这个人。话语要突出的是乐器演奏者,而非乐器本身。如下图所示:

图2 目标义概念突显

图2表明,源域内的源义乐器提供了到达目标域目标义乐器演奏者的心理可及,源域到目标域的运作过程同样发生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但突显的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概念,即乐器演奏者。

Panther和Thornburg(2004)进一步提出,事实上转喻存在的理由不仅要让目标意义可及,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它能被后续话语所利用。如:

(3)NorthKorea’swillingnesstopubliclyfloutitsinternationalcommitmentssuggests it is trying to force itself onto Washington’s agenda to win an oft-stated goal: talks with its longtime foe about a nonaggression treaty.[TheSouthernIllinoisan, 26 December 2002]

例3中粗体部分属于Panther和Thornburg定义的言语行为转喻,“行为的意愿代(事实上的)行为”(WILLINGNESS TO ACT FOR (ACTUAL) ACTION)。行为的意愿为北朝鲜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的意愿,事实上的行为是北朝鲜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这一行为,北朝鲜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的这一意愿转喻北朝鲜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这一事实行为。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是:北朝鲜不仅有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的意愿,而且它事实上已经这么做了,已经行动了。整篇报道不是有关北朝鲜愿意去做什么,而是他们已经做了什么和将来还可能会做什么,他们已经开发核武器和即将开发核武器,这会成为今后争论的开始,也会成为危险局势的开始。如图3所示。

图3表明,源域内的源义北朝鲜公开无视其国际承诺的意愿虽然提供了到达目标域内目标义事实上的行动的心理可及,但目标域内的目标义事实上的行动,即无视其国际承诺比源域内的源义无视其国际承诺的意愿更重要,与整个事件的内容也更相关。大家关心的是他们行为的结果,后续话语是前面话语内容自然的结果,也就是转喻运作中突显的概念已被后续话语所利用。

图3目标义概念突显

3.转喻认知运作中概念突显的理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家对转喻研究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对转喻的基本认识也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转喻是认知和思维的方式,是普遍存在于日常语言和思维过程中的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但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本文所论述的转喻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观就不失为一例证。以Langack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转喻内部的运作过程中,源域内的源义是概念突显的,它给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而以Panther和Thornburg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却认为在典型转喻运作过程中包含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的概念突显,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甚至比源域内的源义概念更突显。如何判断转喻运作中到底是目标义概念突显还是源义概念突显,事实上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代词回指的使用是可以作为依据的。:

(4) 自成在十一年大败于梓潼之后,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潜伏于商洛山中。在这时张献忠已投降于熊文灿的麾下。……就这样李自成便又死灰复燃了。(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在例4中,“(李)自成”转喻“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李自成是源域内的源义,起义军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自成在十一年大败于梓潼指的是起义军在十一年大败于梓潼,作为起义军的领袖,起义军的大败李自成是要负最大责任的。在这里源域内的源义指称所指李自成是起义的最终发起者,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起义军是起义的直接发起者。源域内的源义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在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到底是源义指称所指李自成突显还是目标义所指起义军突显,是可以通过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回指代词的使用来判断的。后句话语“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很自然指李自成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不会是指起义军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因为十八骑就是起义军。整个句子的话题要突显说明的是李自成,也就是说起义的最终发起者李自成,即源域内的源义是概念突显的。如果用回指代词来补全,原句应为:

自成在十一年大败于梓潼之后,(他=李自成)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潜伏于商洛山中。在这时张献忠已投降于熊文灿的麾下。……就这样李自成便又死灰复燃了。

回指代词“他”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李自成,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如果让目标义起义军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自成在十一年大败于梓潼之后,(他们=起义军)仅偕十八骑溃围而出,潜伏于商洛山中。在这时张献忠已投降于熊文灿的麾下。……就这样李自成便又死灰复燃了。

回指代词“他们”指的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起义军,这样补齐句意不通,本要说明的是李自成,回指代词却是他们,共指不能实现,话题被转换,目标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这还可以从后续话语段落末尾句“……就这样李自成便又死灰复燃了”得到验证,源义李自成这一概念再次得到突显。

(5) 待到第二年张献忠回复旧态,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险些儿遭了张的暗算,弄得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在例5中,“待到第二年张献忠回复旧态”一句中,“张献忠”转喻“张献忠带领的部队”,张献忠是源域内的源义,张献忠带领的部队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待到第二年张献忠回复旧态”指的是张献忠带领的部队到第二年已恢复元气,重整旗鼓。而部队的复兴,作为部队首领的张献忠肯定是起主要作用的,在这里源域内的源义指称所指张献忠是部队恢复元气,重整旗鼓的关键因素,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部队是恢复元气的本体。源域内的源义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在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到底是源义指称所指张献忠突显还是目标义所指部队突显,是可以通过后续话语中回指代词的使用来判断的。后句话语“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原文已明确使用回指代词“他”而不是“他们”,显然指的张献忠,也就是说源域内的源义是概念突显的。在此例句中,“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险些儿遭了张的暗算,弄得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与例4相同,“(李)自成”转喻“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李自成是源域内的源义,起义军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按照常识是李自成带领起义军部队赶到谷城去投奔张献忠,这在后文“弄得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也得到了进一步说明,“弄得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言下之意来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而是起义军部队。当然作为起义军的领袖,对投奔张献忠这样重大的、几乎可以说是决定着整个起义军部队存亡的行为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在这里源域内的源义指称所指李自成是这次投奔行为的发起者,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起义军部队是这次投奔行为的直接执行者。源域内的源义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提供心理可及。在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到底是源义指称所指李自成突显还是目标义所指起义军部队突显,是可以通过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回指代词的使用来判断的。后句话语“险些儿遭了张的暗算,弄得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很自然是弄得李自成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不是指起义军部队。整个句子的话题要突显说明的是李自成,也就是说这次投奔行为的发起者李自成,即源域内的源义是概念突显的。如果用回指代词来补全,原句应为:

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险些儿遭了张的暗算,弄得(他=李自成)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

回指代词“他”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李自成,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合符情理。如果让目标义起义军部队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自成赶到谷城(湖北西北境)去投奔他,险些儿遭了张的暗算,弄得(他们=起义军)一个人骑着骡子逃脱了。

回指代词“他们”指的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起义军部队,这样补齐文不对题,出现了“他们一个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共指不能实现,同时话题也不知所云,目标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

(6) 冬天,落了雪,雪落得很大,地上盖满了雪。早晨刮着风,天刚亮,大路上就有人影在晃动。褴褛的衣服,满是伤痕的赤脚,有的扛锄锹,有的挑东西,有的推着、拖着载重的车子,冒着风在大路上走。寒冷使他们不能够沉默,他们不时发出呻吟似的歌声。(巴金《能言树》)

在例6中,“褴褛的衣服”转喻“穷人”,褴褛的衣服是源域内的源义,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是穷人。在这段话语中,作者通过源域内的源义转喻得到目标域内的目标义,也就是源域内的源义褴褛的衣服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穷人提供心理可及。和例4一样,在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到底是源域内的源义指称所指褴褛的衣服突显还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穷人突显,是可以通过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回指代词的使用来判断的。褴褛的衣服是不可能冒着风在大路上走的,是穿着褴褛的衣服的穷人们冒着风在大路上走。整个句子的话题是关于穷人的,而不是关于褴褛的衣服的。主要说明的是穷人,也就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得到突显。如果用回指代词来补全,原文应为:

冬天,落了雪,雪落得很大,地上盖满了雪。早晨刮着风,天刚亮,大路上就有人影在晃动。褴褛的衣服,(他们=穷人们)满是伤痕的赤脚,有的扛锄锹,有的挑东西,有的推着、拖着载重的车子,(他们=穷人们)冒着风在大路上走。

代词“他们”回指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穿着褴褛的衣服的穷人们,目标义得到突显。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并得到自然延续。如果让源域内的源义褴褛的衣服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冬天,落了雪,雪落得很大,地上盖满了雪。早晨刮着风,天刚亮,大路上就有人影在晃动。褴褛的衣服,(它们=褴褛的衣服)满是伤痕的赤脚,有的扛锄锹,有的挑东西,有的推着、拖着载重的车子,(它们=褴褛的衣服)冒着风在大路上走。

回指代词“它们”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褴褛的衣服,这样补齐显然句义不通,本要说明的是穷人们,回指代词却是它们(褴褛的衣服),文不对题,共指不能实现,同时源域内的源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原文中下一段的后续话语“寒冷使他们不能够沉默,他们不时发出呻吟似的歌声”,“依旧是忧愁的行列,甚至醉人的春风,也不能够使他们发出一句喜悦的话”。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褴褛的衣服是发不出呻吟似的歌声和喜悦的话的,只有人才能发出歌声和话语。三个回指代词“他们”都是指的穷人。后段原文让人一目了然:突显的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穷人。

(7)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鲁迅《药》)

在例(7)中,“花白胡子”转喻“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花白胡子是源域内的源义,长着花白胡子的人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指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在这里作者通过源域内的源义转喻得到目标域内的目标义,也就是源域内的源义花白胡子为目标域内的目标义长着花白胡子的人提供心理可及。和上述几例一样,在这一转喻的运作过程中,到底是源域内的源义指称所指花白胡子突显还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所指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突显,是可以通过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回指代词的使用来判断的。花白胡子是不可能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整个句子的话题是关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的,而不是关于花白胡子的。主要要说明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也就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突显。如果用回指代词来补全,原文应为: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他=长着花白胡子的人)低声下气的问道,……

代词“他”回指目标域内的目标义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目标义得到突显。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并得到自然延续。如果让源域内的源义花白胡子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它们=花白胡子)低声下气的问道,……

回指代词“它们”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花白胡子,这样补齐显然句义不通,胡子说话不符合基本逻辑,本要说明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回指代词却是它们(花白胡子),文不对题,共指不能实现,源域内的源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的回指代词可以作为判断源域内的源义还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概念突显的理据。事实上代词回指的先行语就是概念突显所在。请看上文中的例1:

(1)Nixonbombed Hanoi.(Lakoff & Johnson 1980: 38)

前文已分析过,在尼克松这一转喻运作过程中源域内的源义概念更突显,如果运用回指代词来补齐后续话语,原句可以补充为:

In the morning,Nixonbombed Hanoi; at noon he (=Nixon) had lunch with aides.

回指代词he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尼克松,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要说明的是尼克松,源域内的源义概念得到突显。如果让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美国空军飞行员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 In the morning,Nixonbombed Hanoi; at noon they (=the pilots) were on some other mission.

回指代词they指的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美国飞行员,这样补齐话题被转换,本要说明的是尼克松,回指代词却是they,共指不能实现,句意不通,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

再看上文中的例2,认知运作过程中目标域内目标义突显的转喻。

(2)Thesaxhas the flu today.(Lakoff & Johnson 1980: 38)

如果用回指代词来补齐后续话语,原句可以补充为:

Thesaxhas the flu today and he (=the saxophone player) will not be able to play tonight.

回指代词he指的是乐器演奏者,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这样补齐句意通顺,话题明确,要说明的是乐器演奏者,在此目标域中目标义突显。如果让源域中的源义乐器突显,后续话语就应这样补齐:

?#Thesaxhas the flu today but it (=the instrument) needs repair anyway.

回指代词it指的是源域内的源义乐器,这样补齐话题被转换,要说明的是乐器演奏者,回指代词却用it,共指不能实现,句意不通,源义概念突显使后续话语缺乏延续性。

4.结语

转喻研究从修辞角度转向认知角度,是对语言本质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与隐喻相同,转喻也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其实质是概念性的,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赵艳芳2001:116)。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即源域)为另一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操作过程,在此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概念实体的突显,话题性和后续话语中的回指代词可以作为判断是源域内的源义概念突显还是目标域内的目标义概念突显的理据,代词回指的先行语就是概念突显所在。

Alac, M.& S.Coulson.2004.The man, the key, or the car: 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 [J].CognitiveScienceOnline(2): 21-34.

Barcelona, A.2000.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A].In A.Barcelona (ed.).MetaphorandMetonymyattheCrossroads[C].Berlin & 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31-58.

Croft, W.1993.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J].CognitiveLinguistics(4): 335-70.

Dirven, R.& R.Pöring (eds.).2002.MetaphorandMetonymyinComparisonandContrast[C].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Jakobson, R.1954.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 [A].In R.Jakobson & H.Morris (eds.).FundamentalsofLanguage[C].The Hague & Paris: Mouton.115-33.

Koch, P.1999.Frame and contiguity: On the cognitive bases of metonymy and certain types of word formation [A].In K-U.Panther & G.Radden (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39-67.

Lakoff, 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M.Turner.1989.MorethanCool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1989.Absolute construal [A].In F.J.Heyvaert & F.Steurs (eds.).WorldsBehindWords[C].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65-76.

Langacker, R.W.1991a.Concept,ImageandSymbol[M].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W.1991b.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Ⅱ: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1993.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s [J].CognitiveLinguistics(4): 1-38.

Langacker, R.W.2000.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anther, K-U.& G.Radden (eds.).1999.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Panther, K-U.& L.Thornburg (eds.).2003.MetonymyandPragmaticInferencing[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Panther, K-U.& L.Thornburg.2004.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J].Metaphori.de(06): 91-116.

Radden, G.& Z.Kövecses.1999.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A].In K-U.Panther& G.Radden (eds.).MetonymyinLanguageandThought[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7-60.

Taylor, J.R.1995.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M].Oxford: Clarendon.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甄凤超)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五届叙事学国际会议

暨第七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会讯

进入新世纪以来,叙事学研究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呈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叙事学在不断更新理论框架和提升阐释能力的过程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叙事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中外叙事学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第五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七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定于2015年11月11日至14日在云南大学召开(11日报到)。会议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与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届时,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的国际知名叙事学家将到会进行大会发言。会议的工作语言为中文和英文(大会发言用英文,小组讨论可用中文)。

主要议题:1.叙事学前沿理论;2.叙事学基础理论的新探讨;3.跨媒介、跨学科、跨文类叙事研究;4.叙事学视角下中外叙事作品分析;5.中外叙事理论比较;6.中国叙事理论建构。

论文要求:请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就以上议题自选论文题目,填写报名回执。填好回执后连同400字的摘要(中英文两个版本)于2015年6月1日前寄回或通过电子邮件发回。我们将在2015年9月15日以前通知论文接受情况,发出正式邀请函。

会议费用:普通与会人员会务费800元,全日制研究生400元,往返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1.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英华园北学楼207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

2.联系电话:0871-65033600,18587199727(舒老师),13888041593(陈老师);

3.E-mail:xushihuiyi2015@163.com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

2014年9月

黄曙光,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义与句法的界面研究。电子邮箱:hsg100@126.com

H03

A

1674-8921-(2014)09-0030-06

10.3969/j.issn.1674-8921.2014.09.005

猜你喜欢

回指花白源域
广东大花白猪的培育史与定向选择
饲料暴涨!今后养鱼如何赚钱?花白鲢成为渔民们心中的“白月光”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基于角色与值的指称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