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60例疗效观察

2014-09-05刘丽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神阙穴儿科穴位

刘丽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60例疗效观察

刘丽平

目的 观察自制止泻膏神阙穴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门诊腹泻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服用培菲康及思密达散,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止泻膏神阙穴贴敷。两组均治疗3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腹泻、呕吐、发热平均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泻膏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小儿腹泻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小儿腹泻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穴位贴敷;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2大原因[1]。腹泻迁延不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等,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运用中药止泻膏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对症治疗本病120例,提高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儿科门诊治疗的小儿腹泻病(湿热型)患儿120例。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 岁,24例, 1~2岁,26例,2~3岁,10例;发热26例;脱水42例,其中轻度脱水29例,中度脱水13例;观察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 岁,27例,1~2岁,20例,2~3岁,13例;发热 20例;脱水3例,其中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沈晓明、王卫平主编的《儿科学》中关于腹泻病的诊断标准[2]。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湿热型制定: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腹泻病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泻诊断标准;②年龄 6个月~3 岁;③发病48 h内;④取得家长知情同意,患儿配合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实验室检查确诊是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者;②脐部周围皮肤不适合贴敷者;③重度脱水者;④有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止泻、退热、纠正脱水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继续流质饮食,保证热量。①肠道微生态疗法 :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予培菲康(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口服。0~1岁1次半包,1~3岁1次1包,3次/d;②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肠道的病原菌和毒素,予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公司)口服。0~1岁1次1/3包,1~3岁1/2包,3次/d;③补液疗法:轻中度脱水予口服补液盐(ORS)少量频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泻膏穴位贴敷,药物组成:苍术、黄连、木香各50 g,粉碎为细末,过筛100目,用凡士林调成膏状,临用前取适量置于神阙穴,一次性自粘敷贴固定,贴敷8 h,1次/d。两组疗程均为3 d。

1.6 疗效标准[5]根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制定。①显效: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性状成形或转稠,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3 d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3 d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无明显变化,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腹泻、呕吐、发热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儿腹泻、呕吐、发热消失平均时间[(x-±s,d)]

3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又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故临床湿热型泄泻常见。治以清肠解热,化湿止泻为主。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中药口感不佳,故而开展中医外治之法治疗腹泻势在必行。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神阙穴位于脐中,于腹中央与脾胃相通,与十二经脉相连,各种疾病之发生无不与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治之宗”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指出了 “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膏,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本疗法利用脐部敏感性高、渗透力强,药物易于穿透、弥散的特点,将药物敷于脐部,通过经脉直达病所,调整脏腑功能。

止泻膏中木香、黄连实为香连丸,具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善去脾胃大肠湿热而止泻。近代著名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又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6]。脾主运化,但欲使脾健须先运脾,故加苍术振脾阳,除湿健脾。且苍术气味芳香走窜,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上药共用,共奏健脾燥湿,清肠止泻之效。

本实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临床上对于小儿急性腹泻在未能明确病原学之前,应用止泻膏神阙穴贴敷,配合口服药物,不仅能缩短病程,且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1] 焦富勇,白涛敏,蔺婧.小儿腹泻病治疗新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7):535.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46-256.

[3] 韩新民,汪受传,虞舜,等.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4):1.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3.

[5]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6] 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4-7.

[7] 姬宪立.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光明中医, 2013,28(5):940.

郑州市科技局2007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83sgys33241-6)

450000 郑州市中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神阙穴儿科穴位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