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生存质量研究

2014-09-05陈利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药物

陈利昌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生存质量研究

陈利昌

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存质量评分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L、AF、AS、DP及TS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生存质量

冠心病是目前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是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中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1],在男性中发病率相对较高[2]。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正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随着介入治疗在临床中的大力推广,冠心病致死率也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3]。现阶段,冠心病领域研究人员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更为关注。作者通过对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84例患者分别展开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与WHO于1979年所制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52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59~85岁,平均为(71.3±2.8)岁;排除有肝、肾、脑功能障碍及无痛性心肌缺血等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完成手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展开心绞痛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显效:患者胸痛症状消失,或自重度降低为轻度;有效:患者胸痛症状有明显改善,或从重度降低到中度,或从中度降低到轻度;无效:患者胸痛症状无改善,和治疗前为相同标准,或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增多。利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是对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发作情况(AF)、心绞痛稳定状态(AS)、疾病认知程度(DP)及治疗满意程度(TS)等5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展开t检验,当P<0.05时,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分析 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存质量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AF、AS、DP及TS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血管阻塞或变得狭窄,致使心肌细胞因缺血及缺氧而坏死后引发的疾病。已有临床研究揭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不合理膳食、不良生活方式、饮酒过量、肥胖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均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是冠心病高发人群,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凸显下,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其该疾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有关报道显示,年龄高于60岁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病死率高达26.1%,而出院后1年内病死率高达13.5%,4年中患者生存率仅为46%。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充盈后的气囊促使狭窄血管扩张,对血流情况加以改善,同时在扩开的血管内狭窄位置放置支架,对再狭窄加以预防。目前,介入治疗被证实在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均有确切疗效。冠心病领域研究人员在关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对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也同样重视。国外有研究对年龄高于80岁的稳定心绞痛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展开调查,发现冠状动脉介入术可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加以改善,特别在部分方面的改善程度甚至比低龄患者更加显著。本次研究通过对84例患者分别接受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采用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PL、AF、AS、DP及TS均显著增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躯体活动受限情况,可大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运动耐受性大大增强,有效改善患者冠脉血供情况,从而可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这和国内已有报道结果一致。另外,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接受所有治疗的重要基础,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应根据医嘱长期服用标准药物加以治疗,从而对介入治疗的效果加以巩固。同时,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术后需在一定时间内卧床休息,容易造成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后应注重为患者展开有效心理指导,促使其消减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梁婷.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

[2] 王智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操作者所受剂量的综合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10):834.

[3] 黄玉.整体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研究.重庆医学,2012, 41(9):930-931.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