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联姻教育:edX网络课程的创建、运行与挑战

2014-09-04陈晓清

江苏高教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课程教育

陈晓清

(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南京210093)

技术联姻教育:edX网络课程的创建、运行与挑战

陈晓清

(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南京210093)

技术改变着人们搜集资料和彼此交流的方式,哈佛、MIT等大学联合创办的edX网络学习平台正以更高效的手段为全世界提供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借助于董事会领导下的分委员会及其团队分工负责制的有效管理和运作,平台的课程数量获得较快增长,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互动界面使诸多课程要素变得更加鲜活,但其自身也面临着诸如非营利与可持续发展、现行政策限制、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对寄宿制大学教育产生冲击等一系列挑战。

技术;edX平台;网络课程;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深知识地图的边界日益扩张,“砖砌大学”(Brick University)与“点击大学”(Click University)并行、交叉、融合趋势逐渐明朗,“上大学”(go to college)的概念或许将会被重新定义,美国大学的网络课程浪潮正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这种趋势,在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召开的中国高教学会科技管理研究分会学术年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明主任在题为“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专题报告中也认为,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带来的是一场教育风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

一、edX诞生背景:大学置身于一场技术引领的教学革命的前沿

技术已经永远改变了人们搜集资料和彼此交流的方式。随着专门用于网络学习的互动版课程的研发,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提供一流大学的课程教学,一度需要数日才能跨越的距离现在只需几秒钟。技术与知识的空前连接,与全球一体化形成互补,预报了一个近乎无边界的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学生流动更加容易,教师联系更加便捷,思想交流更加自由。观念与信息、人力与资本,都在迅速流通,知识成为社会流动、个人发展、国家繁荣与福祉的首要驱动力。美国顶尖大学的网络教育体系立足服务于21世纪的世界,代表了提升知识教育水准和追求极致、创意和世界领导的价值观,其长远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服务全人类的知识网络,以便在一个崭新的世界里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教育者和学习者都从中受益,同时也使大学自身融入世界学习共同体。

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认为,美国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一样,面对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爆炸性需求”,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力量展开,知识成为21世纪的“硬通货”,教育成为个人谋求发展和国家改变经济窘况的“核心能动器”。大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世界,正置身于一场技术引领的“教学革命”(revolution in pedagogy)的前沿,它承担着巨大责任,担当着有史以来最多的角色——必须拥抱变革和重新想象各种可能性,必须永葆活力并为全球化世界提供导航和引领。

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凸现,而如何让知识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则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首要考虑。该校第17任校长里奥·拉斐尔·莱夫(Leo Rafael Reif)在其就职典礼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宣称,技术革新为重造教育场景带来可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其历史上最重要、最艰难的“十字路口”,网络课程对大学的现实存在带来了自印刷出版业诞生以来的首次挑战。大学有责任创造性地利用新兴技术力量,进一步扩大教育民主,使人们接受可行、有效和高质量的教育,并通过与国外同行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和思想以获取反馈、修正和提升。

二、edX发展近况: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伙伴学校翻倍增长

在网络技术革命的浪潮呈汹涌澎湃之际,美国以哈佛、MIT等世界一流大学为代表趁势而上,掀起一股“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风潮,涌现出以edX、Coursera和Udacity为代表的国际在线网络教育的“三驾马车”。2012年5月2日,哈佛校长福斯特与时任MIT校长苏姗·霍克菲尔德(Susan Hockfield)共同宣布合作投资6000万美元,正式启动edX项目。两校声称,建立edX平台的目的是要“建立世界顶尖高校联合共享的教育平台”,愿景是“向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口号是便于人们“从世界最好的大学学习课程”,具体目标是把教育机会提供给每个人、提高校园教育及虚拟教育的教与学,并通过开展教学研究给予保障和推进。

表一:edX开设网络课程不完全统计[1]

(资料来源:根据Take Great Courses, https://www.edx.org/course-list/allschools/allsubjects/allcourses整理而成,2013-09-30)

edX课程网络平台建立以来,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德克萨斯大学系统、乔治敦大学、康奈尔大学、波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莱斯大学、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大卫森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比利时天主教鲁文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会员学校相继加入,截至2013年11月5日,edX的伙伴大学达到29所,开设免费在线课程90门(表一),注册学生超过150万,其中国外学生为72%,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国家的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

三、edX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支委会监管、职能委员会和工作团队科层化分工负责

edX课程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在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哈佛大学教务长艾伦·加伯(Alan M. Garber)认为:“edX平台能够使我们做之前无法进行的研究,同时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了保障edX网络课程平台的顺利运转,主办者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伙伴学校支委员会监管、会员学校领导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与团队分工负责制。

为了加强学校层面对网络平台的战略与管理力度,哈佛大学和MIT联合成立了“edX董事会”(edX board),成员由哈佛大学教务长雅兰·格博(Alan Garber)、执行副校长凯蒂·拉普(Katie Lapp)、文理学院院长麦克·史密斯(Michael D. Smith)、教育学院院长凯瑟琳·麦克卡提尼(Kathleen McCartney)、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阿纳特·阿格沃尔(Anant Agarwal),以及MIT教务长克里斯·凯瑟(Chris Kaiser)、执行副校长伊斯拉尔·鲁兹(Israel Ruiz)、工程学院院长亚恩·沃兹(Ian Waitz)、计算机教授艾里克·克里姆森(Eric Grimson)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校长约翰·威尔顿(John Wilton)等10人组成,哈佛的雅兰·格博担任主席。从董事会成员的职务和身份(2位教务长、3位副校长、3位院长、1位主任和1位教授)可以看出,哈佛和MIT对于edX这一网络课程平台的高度重视及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董事会下面,成立有“edX伙伴支委会”(edX Partnership Sub-Committee),负责监管各会员大学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并为平台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提供帮助。该支委会由哈佛大学麦克·史密斯、雅兰·格博、副校长鲍勃·伊路易(Bob Iluiano)、凯蒂·拉普、阿纳特·阿格沃尔、校办主任约翰斯·海琳(Johannes Heinlein),以及MIT副校长格里·摩根(Greg Morgan)、特纳·赫利(Tena Herlihy)、亚恩·沃兹、艾里克·克里姆森等10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监管各会员大学网络平台的正常运作。支委会成员包括1位教务长、4位副校长、2位院长、2位主任和1位教授。哈佛的麦克·史密斯担任主席,支委会的全部成员中有60%来自董事会,而由文理学院院长担任支委会主席则使各大学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机构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的作用得以凸显。

为了与支委会有效衔接,每一所会员大学的平台也相应成立有学校冠名的领导委员会。例如,“哈佛领导委员会”(HarvardX Leadership Committee)具体负责该校有关网络课程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日程安排。该委员会由雅兰·格博、副校长安妮·马古利斯(Anne Marguiles)、罗伯特·鲁里阿诺(Robert W. Iuliano)、凯瑟琳·麦克卡提尼、麦克·史密斯、凯蒂·拉普、安德鲁·胡(Andrew Ho)、博克教学中心主任罗伯特·路易(Rob Lue)等8人组成,雅兰·格博担任主席。领导小组分管两个委员会和三个工作团队。两个委员会分别是“HarvardX教师委员会”(HarvardX Faculty Committee)和“HarvardX研究委员会”(Harvard X Research Committee)。委员会总计28人,多数为兼职,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背景,他们分别来自文理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肯尼迪政府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不同的院系和专业。教师委员会负责制定课程标准、动员教师广泛参与、筹集教学资源、接受课程申请、发布进展动态、确保研究成果用于指导课程开发、评估课程与修订,研究委员会负责制定研究政策、确立研究重点、设计研究方案、引入外部合作等。三个工作团队分别是“支撑团队”(Support Team)、“课程开发与维护团队”(Course Developers & Fellows)和“创作与录像团队”(Creative & Video Team)。团队总计33人,绝大多数为专职,由擅长运算、信息、流通、开发、数字媒体、视频制作、项目管理、继续教育、金融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调集各种保障资源,解决平台课程更新、日常运作、技术维护等问题。

四、edX课程运作: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界面使诸多课程要素变得鲜活起来

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取决于两点:一是构成课程的各要素本身,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二是课程诸多要素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在用户之间顺利实现互动和分享。edX网络平台学习不需经过招生程序,但需要注册和填写表格。学员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可以获得相应大学的课程合格证书。

一门较为完整的edX网络课程通常由课程之家、教学大纲、教历、阅读、授课笔记、实验、作业、考试、讨论话题、授课录像、课程资料下载、仪器等12部分组成。当然,不同的课程会根据其独特的需求作灵活调整,但一般都会涵盖上述90%的要素。而且,但凡所涉及的每一个要素,介绍的内容都非常细致、翔实。未来的edX还将包括在线论坛、在线实验室等其他交互学习工具。

以MIT“电路与电子学”(Circuits and Electronics)(6.002x)课程为例:①课程之家,主要介绍课程编号、主讲教师、课程长度、起始时间、授课对象、授课语种、学习要求、常见问题等信息。②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与学生见面时间、必读教材、讲课笔记、学分绩、家庭作业、考试、讨论话题、重要数据、问题点击(用于查课堂考勤、反馈、小测试等)、教历等。③教历,对50次的课程讲授、22次作业、9次实验的时间做出明确规定。④实验,用表格形式对4次实验内容、规范和8个支持文档详细列出并可下载。⑤阅读,列出附有电子版本的必读专著,同时补充了50篇重要题目的章节和事例要求予以阅读。⑥作业,给出11份PDF文档。⑦授课笔记,增列出了25份PDF文档可与录像同步使用。⑧考试,列出过去5年间的9次标准样卷供练习使用,每份样卷由试题、要求与答案3部分组成。⑨讨论,话题总计36个,并附有PDF文档和实例。⑩授课录像,总计25场,涉及4位主讲教师的全部教学视频。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一位17岁的印度男孩阿莫尔(Amol Bhave)因edX“电路与电子学”课程的考试得分排名在世界前3%而被MIT录取。

与通常网络课程所不同的是,edX平台设计了诸如“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邮件分享”(Email Share)、“相遇”(Meetup)等链接和页面,以便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兴趣小组等人与人和群与群之间的互动性讨论,力争使问题可以在5分钟内得到答复。根据统计,有75%的问题已经做到这一点。仅在某一时刻,在edX平台“相遇”页面的人数就可达到2512名,创建了944个讨论“社区”(Community),遍及全世界842座城市。对此,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教授也是推崇备至,她坦言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创新性教学的案例就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麦克·桑德尔(Michael Sandel)教授在HarvardX中开设的“正义”(Justice)课程。她说,这门课程通过网络走向全世界,除了拥有6百万次YouTube的视频点击量之外,形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球性学习团队,它以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方式把全世界的学生吸引到了一起。一群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学生最近通过网络讨论了自然灾害诱发的道德问题,每一组学生在自己的国家通过数字连接实现了跨国互动。他们共同讨论“公民、民主和平等”、“全球道德”、“人类的同情心是否受到喜好倾向的局限”、“人的先天条件是否会影响机遇”等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2]。

五、edX面临挑战:平台可持续发展、现行政策限制、学生学习效果、寄宿制大学教育受到冲击等值得深思

技术与教育的联姻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助推教育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正如福斯特校长在2013-2014新学年伊始的演讲中所言:“世界处于大变局之时,美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地震般的变迁,哈佛没有免疫力。”[3]edX网络课程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一是强调运作非营利性的同时如何保证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edX平台的运作的原则有4条:非营利;开放资源平台;合作;财政可持续。在经济方面, edX属非营利性开放资源,但它依然需要可持续运作的经费支持。根据《高等教育编年史》(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的报道,edX平台针对其伙伴大学采取两种收费模式:一是“大学自我服务模式”(university self-service model)。课程由教师自身负责制作,平台按照运行1门课程1学期5万美元的标准从提供课程的大学收取管理费用。二是“edX支持模式”(edX-supported model)。课程由平台按照1门课程25万美元的标准负责制作,之后按照运行1门课程1学期5万美元的标准再次收费。毋庸置疑,这种收费方式会对大学贡献课程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作用,一些大学已经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财政压力。

二是鼓励教师参与建设网络课程时如何突破现行政策的限制。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并且高校也可将其优质的教育与独特的文化推广至全球各地,但学校的现行政策却可能成为羁绊。哈佛大学2000年颁布的《学术职务人外部活动声明》(Statement on Outside Activities of Holders of Academic Appointments)规定,全职教师未经院长许可不得到其它教育机构从事有偿教学、研究或咨询活动(暑期除外),但并未对网络公司的身份和诸如课程、教材等教学产品的所有权做出明确界定。2013年5月23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58位教师联名写信,要求校方成立一个新的“教师委员会”针对edX有关的道德问题、edX对哈佛大学的影响、edX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三是在大规模网络课程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容乐观。随着edX伙伴大学及其课程的翻倍增长,学生趋之若鹜,这对于提高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程度意义重大。但令edX非常困扰的一个问题是课程的“低完成率”(low completion rate),平均完成率不足10%,“电路与电子学”课程甚至不足5%。2012年,该课程注册人数为154763人,只有9318人通过期中考试,最终获取证书的人数为7157。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陈永财认为:“多数网络课程属于基础课,高端或者较为复杂的课程还是必须有面对面的接触。”这就需要大学能够逐步探索出在线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同时大学教师能够进一步探索出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并能够融合进人才培养中去。

四是新型大规模网络课程的滥觞可能削弱和冲击寄宿制大学的教学模式。网络对于现实大学课堂中存在的低水平教授和低层次教学的冲击具有颠覆性。大学生一旦在网上发现了免费的优质课程,学校却还要强迫他交费选择低水平的同类课程,学生的不满和愤怒可想而知,大学教师乃至于大学本身也会产生抵触和厌恶心理。2013年4月,圣约瑟夫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哲学系指出,哈佛的课程降低了该校“素质教育的质量”,所以拒绝学生观看课程录像、完成网上练习、课堂讨论重点概念的教学方式。该系卡琳·布朗(Karin Brown)副教授认为,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室不再需要教授和研究生,教师变成了“促进者”(facilitator)。

总而言之,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催生新一代网络课程,而后者的长远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乃至于寄宿制大学教育的影响尚待跟踪研究和科学评估,在经过岁月的考验和大浪淘沙的沉淀之后能否持久发展还是未知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科学建设网络课程、如何在扩大其正能量的同时防堵其负能量的产生是亟待深思的问题。

[1]http://www.harvard.edu/president/universities-changing-world, 2013-09-30.

[2]http://www.harvard.edu/president/opening-year-address, 2013-09-30.

[3]https://www.edx.org/course-list/allschools/allsubjects/allcourses, 2013-09-30.

(责任编辑肖地生)

G642

A

1003-8418(2014)02-0077-04

陈晓清(1983— ),女,江苏南京人,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大学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