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分析

2014-09-03吴秀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吴秀红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后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高血钾症等急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在情感得分、健康指数、一般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113-03

血液透析是将体内血液引流到体外,经过一个由无数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血液和与机体浓度相类似的透析液在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对流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的代谢废物被清除掉,电解质和酸碱维持在平衡水平,同时体内过多水分也被清除掉。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1-3]。对于急慢性肾衰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来延长生命。然而透析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合并症,生活质量往往会受到影响。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中男110例,女9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56岁,患者的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透析时间为每次4h;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0~76岁,平均54岁,患者的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透析时间为每次4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透析频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透析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每周8~12h的透析,每次透析的时间为4h内,透析时使用碳酸氢盐与聚砜膜血液透析器。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具体方式为:(1)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做好透析室清洁和消毒工作,保证

透析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符合透析条件,并保证透析室空气流通、洁净卫生。(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透析前耐心详细地向患者讲解透析方法以及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患者患病后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心态,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加强心理疏导,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要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发动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打消患者心中的顾虑,消除恐惧心理。透析后患者也经常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也要充分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原因给予心理疏导[4-6]。(3)透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重点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同时要观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和急性溶血等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抽搐昏迷,则要看患者是否发生急性溶血。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脱水情况,降低超滤率,防止因为超滤过快发生脱水;严密观察血脂变化,防止血脂高或者脂质代谢紊乱;若患者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减少肝素用量甚至使用无肝素治疗防止加重出血。此外患者透析过程中会出现诸多不便,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身体护理,知道并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若患者发生肌肉痉挛和皮肤瘙痒,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缓解症状[7-8]。(4)血管通路的护理:强调患者要注意自身血管通路的保护,防止血管通路感染、出血、狭窄、堵塞,以保证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充分性,保证透析的质量。(5)饮食护理:嘱透析患者注意防止高钾、高磷、高钠饮食,如:少食香蕉、冬菇、橙子、豆类、坚果、咸鱼、老火汤等,尤其禁食杨桃 。透析患者多为无尿或少尿,因此要严格控制患者液体的摄入,摄入水分过多,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心衰等症状,因此要严格控制进水量,一般进水量应该使残余尿量为700mL左右,两次透析之间患者体重增加应该为2~3kg内,每次透析时脱水量不能超过基础体重的5%,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适量补充蛋白质,透析会造成氨基酸的丢失,而且患者本身造血功能差,常会发生低蛋白血症,因此患者应多食用优质动物蛋白,例如牛奶、鸡蛋、鱼、红肉等,保证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1.5g/kg[9-11]。

1.3 疗效判定方法

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进行评分,内容包括:体能、精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五项内容。评分采用百分制,数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临床效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体能、精力、社会活动、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整个透析治疗时间周期较长,患者的体质很差,经常容易引发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往往对于血液透析不了解,因为一些固有的观念,导致患者容易产生心理以及生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常规的护理方式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所以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例如注意护理环境,注意患者饮食,做好透析过程中的患者护理等方式,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护理的效果。

其实整体来看整个综合护理模式,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这也是近几年护理方面所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价值和发展,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尊严,尽量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并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建立起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本文所采用的综合护理模式首先是对患者做好血液透析方面的知识普及工作,让患者充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尽量抚慰患者的紧张心理;其次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透析环境和病房环境,让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在感官上是舒适和满意的;接着护理人员要充分注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防止患者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最后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这个护理工作是贯穿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安慰患者,让患者消除掉负面的、消极的情绪[12-13]。通过这些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模式,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这种“以人为本”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银,林芝,周凤婵,等.应用循证护理解决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05,4(3):9.

[2] 陈海平.舒适护理模式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9(12):72-73.

[3] 梁杏菊.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81-84.

[4] 武明.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指导[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086.

[5] 王颖,林可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0,2(9):106-108.

[6] 王颖,林可可.应用KDQ量表测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与效度的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8,7(4):549-551.

[7] 吴艳青,宋延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与生活质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5):901.

[8] 朱晓峰,张金元,许龙根,等.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05,40(5):310-313.

[9] 何静,张俐,袁发焕.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杂志,2007,36(4):431-433.

[10] 高丽,李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455-457.

[11] 苏晛,刘群娣.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5):266.

[12] 岑琼,王君俏,王永芬,等.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6-188.

[13] 张延秋,徐德宏.舒适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J].中华医学信息,2012,25(3):397.

(收稿日期:2014-02-11)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