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研究

2014-09-03毛贺娟蒋蓉陈艳辉赵倩颜光堂程奇王建洪肖世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5期
关键词:射频消融鼻内镜儿童

毛贺娟??蒋蓉??陈艳辉??赵倩??颜光堂??程奇??王建洪??肖世强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患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对于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情况,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试验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随访1年,比较观察患儿的鼻塞、打鼾和听力等临床症状,以及患儿术后残留、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鼻塞、打鼾和听力等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43/50)、80.0%(40/50)、76.0%(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33/48)、60.4%(29/48)、54.2%(2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仅1(2.0%) 例腺样体残留,且未见腺样体肥大复发,对照组术后腺样体残留率58.3%(28/48),腺样体肥大复发率16.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此外,对两组进行未复发率分析及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鼻内镜;腺样体肥大;射频消融;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09-04

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为常见病或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30%[1],主要引起患儿的鼻咽部狭窄,进而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障碍和颌面部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引起肺泡通气功能不良,甚至出现右心衰竭等不可逆性心血管功能损害。本病无特殊内科治疗方法,一般经确诊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是在盲视下进行,通常由于手术部位暴露不充分,导致腺样体残留,并可能引起术后复发[2]。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能在直视下进行腺样体切除。本研究就鼻内镜辅助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肥大射频消融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进行疗效比较,为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治疗最佳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0月~2013年4月本院既往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共计98例,经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腺样体Ⅲ度或以上肥大,且均拟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指征为腺样体阻塞后鼻孔截面积比例>75%(即高度肥大),且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鼾、耳闷和听力下降等。在所有患儿中,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平均(5.1±3.4)岁,病程平均(1.79±0.78) 年。本研究按其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且两组患儿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50例患儿均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主要器械包括鼻内镜、图像系统、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及动力切割系统。全麻后患儿取仰卧位,在口腔开口器辅助下,自鼻腔插入导管,充分暴露鼻咽部后经口插入鼻内镜,并完整显示鼻咽部肿大腺样体;对肿大组织注1%肾上腺素混合液以减少出血量,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自周边向中心进行腺样体射频消融切除,彻底切除后吸净分泌物,检查有无出血后完成手术。对照组48例患儿则采用传统经口腺样体刮除术进行治疗[3]。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及心电监护。

1.3 观察和随访

收集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大部分患儿均术后随访1年,随访方式为门诊或电话联系,随访内容主要为临床症状的术后情况,术后是否残留或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研究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儿童OSAHS的诊治指南》[4]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定,以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其中包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患儿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无任何症状改善),加重(症状较术前加重),并定义总有效为治愈或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观测资料中的计量资料,用()表示,均通过正态性检验。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部分均为非等级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此外,仿生存分析的生存率估计的乘积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对两组腺样体肥大是否复发的资料,进行未复发率分析,并对两组的未复发率进行Log-rank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试验组腺样体切除时间和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l。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大部分均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试验组手术后的鼻塞、打鼾和听力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残留和复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儿术后仅见腺样体残留1例,无腺样

体肥大复发出现;对照组术后出现腺样体残留共计28例,残留率58.3%(28/48),腺样体肥大复发有8例,复发率16.7%(8/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见表3。endprint

2.4 队列分析——两组腺样体肥大复发资料(未复发率)比较

于表4列示两组术后跟踪数据。均跟踪随访到绝对时间12个月或2014年2月底止,记录术后到复发的时间月数,并统一规定凡在截止时点仍未复发的记为截尾数据(即最大截尾数据为12+)。

仿生存分析的生存率估计的乘积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对表4资料进行未复发率分析,结果见表5及图1(Kaplan-Meier未复发曲线)。

对两组未复发率进行假设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为:x2=4.48,P=0.034,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未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中线处,部位较深,且与咽壁无纤维组织包膜,对咽部感染和肿瘤扩散或转移有防御作用[5]。腺样体通常在出生后就开始发育,一般6~7岁发育至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和消失,所以成年时基本已消失[6]。腺样体肥大多发人群为儿童,病因未明,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目前研究证实,当鼻咽部等受到反复炎性刺激或有腺样体自身炎性反应时,可逐渐引起腺样体的增生性肥大[7]。腺样体肥大主要引起患儿的鼻咽部狭窄,进而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障碍和颌面部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引起肺泡通气功能不良,甚至出现右心衰竭等不可逆性心血管功能损害。因此,一旦确诊要尽早完成手术切除。但目前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方式由于在盲视下操作,所以易导致腺样体残留,且术后复发率较高。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切割时具有止血作用,且治疗温度低,因而不易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8]。再有,手术刀头前端具有吸引功能,且在术中可间断喷出氯化钠注射液,以利冲洗术野使术野清晰,同时还可清除积血或分泌液。由于在直视下操作,通常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机械损伤,且可保持较好地切除深度,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腺样体肥大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优势,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发生[9-10]。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并且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比较,发现前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这可能是由于通过低温等离子技术使组织分解和气化,对组织的损伤小,从而出血量很少,再加上低温等离子射频刀的止血功能,因此术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试验组术后鼻塞、打鼾和听力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显示试验组术后仅1例腺样体残留,且无腺样体肥大复发出现,而对照组残留率达58.3%,复发率达16.7%,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方式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存在盲目性,再加之腺样体位置较隐蔽,手术时可能造成腺样体残留,临床疗效较差,复发常见,且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多。但本研究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最佳首选方法,但目前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张莉,李玲香,王欢.90度成人鼻内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腺样体肥大[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2,5(1):54-56.

[2] 安新山,曹文栋,张玲染,等.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5-47.

[3]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等.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后腺样体残留情况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138-139.

[4] 黄建聪,杨钦泰,张革化,等.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优越性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7):700-703.

[5] 谢丽娜.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83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1-122.

[6] 张继东,张扬,李宏伟,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对咽鼓管周围组织的处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9):510-512.

[7] 陈钢,吴慧莉,孙汝山,等.经鼻和口进路腺样体切除术出血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4):652-654.

[8] 张庆丰,余翠萍,宋伟,等.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瘸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初步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7):543-545.

[9] Havas T,Lowinger D. Obstructive sdenoid tissue:an indication for powered-shaver adenoidecmmy[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7):789-791.

[10 ] 江安世.腺样体肥大鼻内镜下摘除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29-31.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

2.4 队列分析——两组腺样体肥大复发资料(未复发率)比较

于表4列示两组术后跟踪数据。均跟踪随访到绝对时间12个月或2014年2月底止,记录术后到复发的时间月数,并统一规定凡在截止时点仍未复发的记为截尾数据(即最大截尾数据为12+)。

仿生存分析的生存率估计的乘积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对表4资料进行未复发率分析,结果见表5及图1(Kaplan-Meier未复发曲线)。

对两组未复发率进行假设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为:x2=4.48,P=0.034,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未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中线处,部位较深,且与咽壁无纤维组织包膜,对咽部感染和肿瘤扩散或转移有防御作用[5]。腺样体通常在出生后就开始发育,一般6~7岁发育至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和消失,所以成年时基本已消失[6]。腺样体肥大多发人群为儿童,病因未明,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目前研究证实,当鼻咽部等受到反复炎性刺激或有腺样体自身炎性反应时,可逐渐引起腺样体的增生性肥大[7]。腺样体肥大主要引起患儿的鼻咽部狭窄,进而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障碍和颌面部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引起肺泡通气功能不良,甚至出现右心衰竭等不可逆性心血管功能损害。因此,一旦确诊要尽早完成手术切除。但目前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方式由于在盲视下操作,所以易导致腺样体残留,且术后复发率较高。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切割时具有止血作用,且治疗温度低,因而不易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8]。再有,手术刀头前端具有吸引功能,且在术中可间断喷出氯化钠注射液,以利冲洗术野使术野清晰,同时还可清除积血或分泌液。由于在直视下操作,通常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机械损伤,且可保持较好地切除深度,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腺样体肥大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优势,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发生[9-10]。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并且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比较,发现前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这可能是由于通过低温等离子技术使组织分解和气化,对组织的损伤小,从而出血量很少,再加上低温等离子射频刀的止血功能,因此术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试验组术后鼻塞、打鼾和听力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显示试验组术后仅1例腺样体残留,且无腺样体肥大复发出现,而对照组残留率达58.3%,复发率达16.7%,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方式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存在盲目性,再加之腺样体位置较隐蔽,手术时可能造成腺样体残留,临床疗效较差,复发常见,且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多。但本研究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最佳首选方法,但目前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张莉,李玲香,王欢.90度成人鼻内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腺样体肥大[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2,5(1):54-56.

[2] 安新山,曹文栋,张玲染,等.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5-47.

[3]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等.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后腺样体残留情况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138-139.

[4] 黄建聪,杨钦泰,张革化,等.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优越性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7):700-703.

[5] 谢丽娜.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83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1-122.

[6] 张继东,张扬,李宏伟,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对咽鼓管周围组织的处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9):510-512.

[7] 陈钢,吴慧莉,孙汝山,等.经鼻和口进路腺样体切除术出血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4):652-654.

[8] 张庆丰,余翠萍,宋伟,等.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瘸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初步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7):543-545.

[9] Havas T,Lowinger D. Obstructive sdenoid tissue:an indication for powered-shaver adenoidecmmy[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7):789-791.

[10 ] 江安世.腺样体肥大鼻内镜下摘除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29-31.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

2.4 队列分析——两组腺样体肥大复发资料(未复发率)比较

于表4列示两组术后跟踪数据。均跟踪随访到绝对时间12个月或2014年2月底止,记录术后到复发的时间月数,并统一规定凡在截止时点仍未复发的记为截尾数据(即最大截尾数据为12+)。

仿生存分析的生存率估计的乘积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对表4资料进行未复发率分析,结果见表5及图1(Kaplan-Meier未复发曲线)。

对两组未复发率进行假设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为:x2=4.48,P=0.034,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未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中线处,部位较深,且与咽壁无纤维组织包膜,对咽部感染和肿瘤扩散或转移有防御作用[5]。腺样体通常在出生后就开始发育,一般6~7岁发育至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和消失,所以成年时基本已消失[6]。腺样体肥大多发人群为儿童,病因未明,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目前研究证实,当鼻咽部等受到反复炎性刺激或有腺样体自身炎性反应时,可逐渐引起腺样体的增生性肥大[7]。腺样体肥大主要引起患儿的鼻咽部狭窄,进而导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障碍和颌面部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引起肺泡通气功能不良,甚至出现右心衰竭等不可逆性心血管功能损害。因此,一旦确诊要尽早完成手术切除。但目前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方式由于在盲视下操作,所以易导致腺样体残留,且术后复发率较高。

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切割时具有止血作用,且治疗温度低,因而不易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8]。再有,手术刀头前端具有吸引功能,且在术中可间断喷出氯化钠注射液,以利冲洗术野使术野清晰,同时还可清除积血或分泌液。由于在直视下操作,通常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机械损伤,且可保持较好地切除深度,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在腺样体肥大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优势,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发生[9-10]。

本研究采用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并且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比较,发现前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这可能是由于通过低温等离子技术使组织分解和气化,对组织的损伤小,从而出血量很少,再加上低温等离子射频刀的止血功能,因此术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试验组术后鼻塞、打鼾和听力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显示试验组术后仅1例腺样体残留,且无腺样体肥大复发出现,而对照组残留率达58.3%,复发率达16.7%,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方式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存在盲目性,再加之腺样体位置较隐蔽,手术时可能造成腺样体残留,临床疗效较差,复发常见,且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多。但本研究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最佳首选方法,但目前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张莉,李玲香,王欢.90度成人鼻内镜下口腔进路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腺样体肥大[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2,5(1):54-56.

[2] 安新山,曹文栋,张玲染,等.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5-47.

[3] 李树华,石洪金,董卫东,等.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后腺样体残留情况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2):138-139.

[4] 黄建聪,杨钦泰,张革化,等.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和优越性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7):700-703.

[5] 谢丽娜.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83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1-122.

[6] 张继东,张扬,李宏伟,等.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对咽鼓管周围组织的处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6(9):510-512.

[7] 陈钢,吴慧莉,孙汝山,等.经鼻和口进路腺样体切除术出血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4):652-654.

[8] 张庆丰,余翠萍,宋伟,等.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瘸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初步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7):543-545.

[9] Havas T,Lowinger D. Obstructive sdenoid tissue:an indication for powered-shaver adenoidecmmy[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7):789-791.

[10 ] 江安世.腺样体肥大鼻内镜下摘除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29-31.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射频消融鼻内镜儿童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杂交手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治疗62例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