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09-03王韵

道德与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活史伦理道德伦理学

王韵

2014年4月11日至13日,由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承办的“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史”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宁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教育学院、百色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凯里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学院、大理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四川省社科联、云南省社科院等二十多个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及三十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围绕“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史”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一、民族伦理道德建设与多民族社会道德生活史研究

李伟教授对民族伦理道德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民族伦理学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对道德的研究逐渐向生活和精神方面转移,这使民族伦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民族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仍然缺乏机理,民族伦理学研究还没有形成跨学科、跨区域、跨单位的学科团队,而这样一个学术团队的形成将会对伦理学、民族学以及社会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李伟教授还提出,关于多民族道德生活史课题的总问题是中国多民族道德生活的形成、形态、变迁及价值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包括汉民族在内的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在研究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多民族的道德生活史并不是单一的,各民族的伦理价值体系不是某一民族能代表的;二是民族道德生活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思想史和政治史,它包括各民族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和社会制度在内的生动的、具体的道德生活史;三是民族道德生活史的阶段划分不能以朝代更替为标准,而应以社会转型变化、社会重大事件及变革为标志;四是要注重民族问题与道德生活的交流,包括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对话以及每一民族与中华民族整体之间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总结中华民族由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

在民族伦理学研究的方法上,高力教授首先提出了民族伦理学学科属性的问题,他认为民族伦理学应该是伦理学的民族伦理学,这样的民族伦理研究具有理论特色、话语特色以及研究方法的特色,但在研究方法上并不排斥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上,他认为道德的民族性与民族的道德性的关系问题是基础性问题,道德的民族性界定了道德主体的民族归属以及道德主体的实践活动、民族特色,由此又引发了民族道德的多样性和共同性的关系问题。此外,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道德的民族性和非民族性的问题;民族和国家的问题;民族道德与宗教道德的问题。

杜振吉教授针对近年来涉及伦理道德的社会热点事件提出了道德教育的问题,透彻地分析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重新诠释了“人民”的含义。对社会上违背伦理道德的现象,他呼吁要构建合理的、可行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要求人们遵守人道原则、公正原则、生命原则。

苏丽杰教授以云南的孝文化传承为例,生动地阐释了“孝”字与“人”字的关系,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以及人类延续之本,要把握好时代的特色,将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生活和伦理道德变迁

司霖霞教授认为侗族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侗歌当中,侗歌、民间故事和侗族合款是其伦理道德的载体。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侗族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

钟红艳教授介绍了壮族民间戏剧“壮剧”的形成和种类,通过各式各样的剧情反映出“真、善、美”的伦理道德思想,这种直观的伦理思想表现方式便于民众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陈业强副教授阐述了瑶族“度戒”仪式,认为“度戒”是传承其传统伦理道德的载体,度戒中传承的伦理道德对瑶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建构瑶族现代伦理道德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覃守达副教授以广西壮族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的调查为例,认为民族道德生活史的研究必须将早期的民族生活史与田野调查的民族生活史相结合才能切实研究好多民族的道德生活。

孙浩然副教授从宗教的角度阐释了慈善道德的内涵,指出宗教道德具有世俗性和神圣性,剖析了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佛教慈善与儒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慈善之间的异同,对慈善伦理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

与会代表认为,在少数民族社区,妇女在家庭、社会以及宗教事务中都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利,在有些民族中妇女的地位比男性还高,特别是在家庭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建设中,少数民族妇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面对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少数民族女性角色的构建不能只局限于家庭关系上,而且要注重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积极适应开放、竞争的社会。少数民族妇女既要重视政治参与,又要提升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就业、卫生保健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云南民族大学李勤副教授认为,保护生态与保护民族文化和保护妇女的利益是三位一体、相互联系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创新包括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和形成文化道德制度三个方面。而云南边疆地区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凸显的地区,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在这个区域建设生态文明本身就是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体现。在生态文明制度中文化道德制度的建立尤为重要,边疆民族文化传统中有许多有利于生态文化道德制度建立的文化制度体系,这些体系在过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被破坏或忽略,而女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守护者和保护者。

云南民族大学杨庆毓副教授作了题为“大理白族传统婚俗中的伦理道德研究”的学术报告。她指出,白族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深植于传统婚姻习俗这种潜规则、潜意识中,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由此决定了白族女性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

云南农业大学张慧博士以昆明三个社区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女性的城市融入进行了研究。她指出女性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在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问题凸显,必须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城市文明化的宣传等方面着手,帮助失地女性克服困难,逐步适应城市生活的转变。

云南民族大学陈柳博士认为,在摩梭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其独特的“家屋社会”、婚姻形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主导性作用,使摩梭女性获得了较高的地位,但是女性也面临着个体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力量、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等因素对摩梭社会的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对摩梭女性地位产生了稳固和贬抑的双重作用。摩梭女性的现代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注意发展的全面性。

本次研讨会为伦理学工作者和女性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为民族伦理学与民族女性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对实现男女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史伦理道德伦理学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社会生活史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及启示
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一位苗族文化传承人的生活史研究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史研究概述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