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学“五结合一开放”实践教学新体系探析

2014-09-01冯艺萍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药物学职业资格药房

冯艺萍

【摘要】探讨在天然药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中,实施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研探索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开放“模拟药房”的“五结合一开放”实践教学新体系,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天然药物学实践教学“五结合一开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26-02

新课改“宽口径、厚基础”的实施,大大压缩了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的学时,为此,广西科技大学药学专业围绕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进行有益的探索,进行系列的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总结出“五结合一开放”的高职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并实施于课程教学中,即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研探索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开放“模拟药房”。在“五结合一开放”实践教学新体系下,我们结合天然药物学课程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辅活动,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过程体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天然药物学(包括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是面向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等专业开设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验性、直观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模拟临床方剂调配,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培训,开放模拟中药房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变难记为易记,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既能顺利达标,又能满足今后工作的需要。

一、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结合

目前天然药物学实验项目集中在药材与饮片的鉴定、生药理化鉴别与生药粉末显微鉴定、标本片的观察等,我们在完成前期的基本实验方法的讲授及练习、经典标本片的观察后,把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鉴别方法从药材到饮片到粉末对药材的真伪、优劣进行评价,让枯燥的实验教学变为生动形象的自主实践活动。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我们从已知常用药材20种中抽出3~4种,以未知粉末形式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鉴别或给予产地不同的同种药材让学生区分地道药材与非地道药材,学生可通过文献查阅等手段寻找鉴别的要点,设计出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可行后进行实验,并提交鉴别报告。学生可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式,观察药材的形、色、气、味,也可切片或使用粉碎机将药材打成粉末做相应的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既增加了工作经验,也加深了对药材的认识,还提高了检索资料、书写报告的能力。

二、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天然药物学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岗位工作的需要确定理论讲授的内容,且在实践训练中强化拓展理论知识。在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完成前阶段药材与饮片的鉴定后,我们采用临床方剂调配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处方调配训练让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中药的常规用量、剧毒品种的剂量以及“十八反十九畏”品种等理论知识。学生在熟悉临床工作流程的同时,能逐步学会如何审方、如何根据药物剂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戥秤、如何按处方上的品种依次谓配、如何使用称量递减法使每付剂量均等、如何煎煮不同药物、如何跟病患交流沟通等内容,并能逐步认识不同产地、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药材药效可能产生的影响,甚至对于药材采购、仓储保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学部门直接面对临床患者的服务窗口,其工作量约占整个业务工作的50%~70%。调剂对药品使用过程的质量保证、医疗质量的优劣有直接的影响。把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工作中边做边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此外,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图、标本及电视教学片等资料进行理论教学,采购回来的中药标本贴上标注有品名、来源、功效等信息的药品标签悬挂于实验室或以宿舍为单位分发到学生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直观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随时随地有机会学习中药材,增加对理论讲授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三、课程学习与科研探索相结合

长期以来,高校只提倡硕士、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专科生与科研基本上是不沾边的。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医学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结果分析以及论文撰写等过程,通过具体工作内容把知识片段链接起来,能帮助学生培养耐心、细致、严谨、勇于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素质。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工作于临床一线技术岗位,作为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耐心细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勇于接受新技术、新项目和新方法,才能稳步地提升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和信赖,使医院实现快速地、可持续地发展。

(下转第151页)

(上接第126页)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把课堂教学与野外采收、知识技能竞赛、药材市场调研、校园内药植栽培、社会公益等课外活动相结合,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模式实施课程教学。广西是药用植物丰富的省区,我们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认药并采集制作植物标本,学生认药时以小组(4~5人/组)为单位,带上收录有本地特色药材的工具书(如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药原色图谱》),配合老师的现场指导进行学习,采集到的比较有本地特色的药材,如金银花、两面针、扛板归、茯苓等药材,指导学生或制成标本或在校园内栽培。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天然药物的关注度增加,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药材,草药源于民间源于生活,逐步培养起学习研究天然药物的兴趣,乐于主动学习。

五、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

近年来,各大高校扩招人数增加,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人数增加,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再者,按照目前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相应的岗位就业,必须获得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执业药师等国家职业资格。为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把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把课程基本要求和工作能力对接,把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并轨。学校举办调剂员、购销员初级培训班,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为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做准备,培训(含实习)结束后经考试合格,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高职高专毕业时获得“双证书”,具备在国内应聘、上岗和出国工作等资质,大大增加了就业信心和工作机会。

六、开放“模拟中药房”

目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的“模拟药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模拟中药房”的开放筹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模拟药房”在医药类高校的开放确实对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模拟中药房”让学生模拟医院药房工作的情境,掌握中药材的识别、贮存、加工和保管,熟悉常用的处方调配方法,了解药房常用设施、用具和工作流程,为医院、药厂实习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准备在中药标本室增加真伪中药材陈列,增加混淆品和伪品的比对,让实验教学贴近市场,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岗位工作,能较快符合社会需求。

“五结合一开放” 在天然药物学实践教学中的实施,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主持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野外认药过程安全监管缺失、校资料室(图书馆、网络等)提供的资料有限、模拟药房耗材经费来源不足、假药伪药收集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欠规范、实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等。这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整个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蕊,乐巍,吴德康.学生模拟药房工作的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10(5)

[2]李小敏.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模拟药房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NO01127193)

(责编卢雯)

猜你喜欢

药物学职业资格药房
南疆中职护理教学中药物学绪论的教学设计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第十六届国际传统药物学大会在广西举办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
模块化教学中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的发展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