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校本变革

2014-09-01石歌,王昭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

石歌,王昭

摘要: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任何行业,所呈现的组织文化也与其他行业大相径庭,因此,学校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文化的变革,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过程。重建学校文化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当前,内地大部分中小学都处于一场较深刻的战略变革之中,这与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着的转型性变革密切联系。这种转型和变革势必会给学校带来深远影响。

关键词:校本变革;内地中学;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28-02

中国的教育体制权利相对集中,政府对学校的教育指导方针拥有着全面性的指导与决策权利。在学校实行教改的过程中,需要从上级到地方逐级审核批准,过程相对缓慢。但是,如果把西方教育改革文化强加于具有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中,实行起来相对较为困难,也不合国情。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是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教育体制、政策以及中国自身的学校文化密不可分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简称。组织文化是组织与内外在环境长期互动后的产物,此产物包含:信念价值、行为规范、态度期望、组织仪式等。蔡进雄亦指出,学校组织文化同时并存行政系统及教学系统,学校组织结构的性质与一般的行政机关是有所差别的。正是由于学校组织的特性与其他组织的差异,所展现出来的学校组织文化与其他组织行业所表现的文化不同,所以,学校的变革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重建过程,这需要更多了解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保证学校教育转型性改革能顺利进行。

一、学校转型性文化变革的概念与意义

文化变革(culture change)指的是组织运作之根本概念的改变,它挑战及修正的是深植于组织系统中的价值观及信仰,以产生全新的文化或组织认同为终极目标,因此又称为转型变革或深层变革。学校教育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也发生着转型与变革,并且以自身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叶澜亦指出目前普通中小学的整体性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二、中学原有组织文化及研究对象的情况

国内教育改革至今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小学都将面临着转型性的改革。只有学校有更加积极的变化才能面对社会所带来的压力。下面以一个真实案例来解释变革对学校的重要性。某中学经历了不同身份的转变,早年间的这所中学只是一个厂办的私立中学。学校的整体运行基本上算是封闭的,不参加社会活动,更不会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活动,同时也不会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那时的厂中学主要是一种“工厂文化”。1976年发展成为附着小学的完全中学。2001年正式由市区政府管辖,转职成为一所政府联办的公立学校。2003年则撤销附属小学,发展成为现在的二十多个班级的初级中学。在新校长就任之后做了一份教师“优劣机危”的自评调查,其内容包括了对学校政策、现存在的各类问题及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等。①很多教师都认为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低,师生期望值普遍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存在的问题很多。②少数教师希望学校提高对考试的要求,提高管理力度。③多数教师希望学校应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学校文化氛围,构建相互关心、相互协作的平台。综上所述,得到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需要变革的地方非常多,需要加快发展的速度,更多的希望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而不是仅仅以考试来束缚学生的思想。

三、学校文化变革与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

1.在校改过程中,步伐不一。学校的改革应是全方位的整体发展。不单单表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文化领域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对学校现状认识不足。领导成员策划一系列改革基于对本校现状的初步认识。

3.应加深对学校文化的重视程度。重建学校文化的内容,打造、加深学习型组织。学校中的变革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四、学校文化变革与实施改革的策略

1.校长与领导人实施引导的必要性。对学校教育的改革、改变的过程及学校效能进行长期连续性的研究,除了强调学校效能的评鉴与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注重校长角色的重要性。学校经历的文化教育变革,校长的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是学校变革的领导的核心,也是文化重建的“总设计师”。

2.教师与家长、社区参与文化变革的重要性。校本管理变革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师、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文化改革也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家长则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人格,而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包含在社区这一定的范围内,所以教师、家长和社区的文化都是学校在变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五、学校文化变革转型需更多支持与认同

学校文化变革是由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一条转型性变革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困难,同时也给予学校更多的希望,这也正是学校需要变革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领导的更替,或者是实施新的教学实践的探索,都应在深入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国家的制度、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找寻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道路。同时,需要本校教师及员工的大力配合,只有在正确的领导和积极的配合下,才能顺利完成改革,学校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壮大和发展。

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中的高级境界,可以从以下来说明其管理的主要价值:①打造共同愿景。通过开展学校教师互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②创建了学校的“共同语言”,经过教职员工会议与师生会议等经过探讨与修正后得出的研究结果,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体会到新的变革。③重视了学校制度的建立与变革。④形成学校文化的统摄力与特色办学的更新理念,组织好课外活动、仪式与典礼的建设。R.H.Kidman等人则指出从以下三点来检视学校组织内的价值观与信念。一是文化的方向性,关注的是文化影响组织运作方向的正确程度。二是文化的渗透性,关注的是被学校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程度。三是文化强度,关注的是学校组织成员对文化的信奉跟遵守程度。⑤领导者在推动各项变革策略的同时,首先要考虑文化变革可能具有的正面与负面作用,而非单纯地认为塑造的文化就能达以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整改与变革也要进行必要的评估。这样能让学校正确认识变革的发展方向与积累对变革过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Kidman,R.H.Saxton,M.J.and Serape,R.Five Key Issues in Understanding and Changing Culture[A].In Ralph.Kidman ET.Al.Gaining Control of Corporate Culture[C].San Francisco:Josses-Bass.1985.

[2]杨天平.有效学校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谢翌.学校文化重建个案研究——N中学校本变革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0).

[4]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03).

[5]蔡进雄.转型领导与学校效能[Z].台北:师大书苑,2004.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组织效能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