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职业教育的起源

2014-09-01崔佳颖李怀康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斯密马克思职业教育

崔佳颖+李怀康

摘 要: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伴随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分工,产生了细致的分工,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需求,带来职业教育的起源。工业化过程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正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从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出发,探索研究职业教育的起源。

关键词:斯密;马克思;分工理论;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伴随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大工业建立以前的最强有力的生产杠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职业教育服务于职业,进而服务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而起源,并伴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从分工理论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必然性。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述评

从威廉·配第以来,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论述过社会分工问题,其中最为系统而深刻地论述社会分工问题的人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斯密生活的时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时期,斯密敏锐地意识到社会分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从而自觉地以社会分工问题作为其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1776年,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全面阐述其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分工思想。斯密指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进, 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运作或应用中所体现的技能、熟练和判断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都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分工可以带来三个好处:第一,工人熟练程度的改进必然使他所能完成的工作数量增多;而劳动分工,通过使每一个人的业务降为某种简单的操作并使这种操作成为他终生的职业,必然使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许多。第二,从节约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丧失的时间得来的好处,比我们骤看起来所能想象的要大得多。第三,应用适当的机器能在多大程度上便利和简化劳动。斯密的分工理论,其核心在于强调了劳动分工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根源。

二、卡尔·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述评

在分工的优越性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方面,卡尔·马克思基本上继承了斯密的思想。马克思正是通过对社会分工问题的研究进而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他的分工理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有两个起源。第一,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分工是人类社会早期出现的由自然因素、人本身的自然差别所决定的分工的简单形态。主要表现在:(1)在人类社会早期的协作劳动中,人们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差别而从事不同劳动形态的劳动;(2)在人类社会早期,原始部落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别而从事不同劳动形态的劳动。例如:有的部落以狩猎为生,有的部落以渔猎为生,有的部落以采集为生。自然分工的具体表现形态为年龄的分工、性别的分工以及由自然环境造成的各个原始共同体间的地域分工。第二,社会分工的另一个起源是原始交换。社会分工是以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需要的增长为其前提条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自然分工和与之相联系的原始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各阶段社会分工的水平和特点由它所处历史时代生产力的水平来决定。社会分工按其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和工业社会的社会分工。

在分析工场手工业的简单要素,即局部工人及其工具时,马克思论证了分工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者由独立的劳动者变为局部工人,会引起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终生从事同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所花费的时间,比循序地进行整个系列的操作的手工业者所花费的时间要少。第二,在局部劳动独立化为一个人的专门职能后,经常重复做同一种有限动作的人,能够从经验中获得技术上的诀窍,学会消耗最少的力量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种特殊的熟练会巩固、积累并迅速地传下去。第三,整天不断地从事同一种操作,会缩小生产中依次完成各个局部过程中的空隙,提高了劳动强度,或者是由于减少了劳动力的非生产耗费。第四,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艺,而且也取决于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一旦劳动过程的不同操作彼此分离,就会发生劳动工具的分化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而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不仅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同时创造了机器的物质条件之一,因为机器就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结合而成的。

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存在明显的不同。马克思指出了斯密分工理论的不足,如把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混淆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发展了斯密的分工学说,清晰地界定了两者在本质上的差别,弥补了斯密的分工理论的缺陷。此外,马克思认为斯密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犯了一个倒因为果的错误。斯密把交换看作“分工的缘由”,而不是看作分工发展的结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不是交换引起分工,而是分工引起交换,正是分工使人们彼此生产不同的产品,才有了交换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要先存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然后才会出现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会导致资本改进和规模经济,或者说,自由的市场竞争和个人致富的追求会导致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社会变革,乃至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的观点与此相类似,他认为商品经济的兴起,必然导致小商品生产者向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形成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者和雇佣劳动者两个阶级,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三、分工带来职业教育的起源

如前所述,学者普遍认同劳动分工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根源,社会分工是职业系统内部的专门化。社会分工源于人的需要、秉性和利益,人们要生存就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需要,任何人也无法靠单个人的力量来满足自己全部的需要。社会分工也是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

亚当·斯密根据其劳动分工理论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张:第一,发展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确保工人基本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促进工人劳动技能的发展;第二,在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既具备基本技能又可以发展改进生产过程的全面性的工人;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模式。当市场对新的相关产品产生需求的时候,在岗工作培训(On the Job Training, OJT)是为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提供的。

由农业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庞大、复杂且稳固的封建等级制度制约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农业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围绕农业而展开,分工的发展因土地的小块耕作而受到限制。农业生产的依附性决定了人们社会活动流动性与开放性的缺少。在封建社会,工业只有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是依附于农业的一个生产部门。不仅封建制度多方面阻碍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手工业内部,手工业者为了保持竞争的优势,相互之间也绝少技术上的交流和学习。

农业社会的分工是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不发达的分工,有序而完善的生产机构内部分工还没有出现。在行会内部出现的是为了在公共场所出卖自己的商品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禁止外人进入这些场所的规定、各种手工业之间利益的对立、保护辛苦学来的手艺的斗争等。流入城市的劳动者要么成为学徒被行会师傅接纳进入行会,要么成为只是做做短工的平民。这一时期的资本是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特定的劳动联系在一起的等级资本。行会内部没有进一步的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封建行会是一种和农村等级制相似的等级制,这种“父传子,子传孙”的手工技术形式不利于分工的深入发展和技术的推广。

工业社会是指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产业的社会。人们习惯上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为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分工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褪去了最后一点自然形成的性质,是迄今为止最为发达的社会分工形式。商人通过开拓殖民地获得的收益沉重地打击了封建领主。从事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资产阶级转变为大资产阶级,与集中在行会里的小资产阶级相竞争。工场手工业还接纳了那些被行会排挤的平民以及破产的行会师傅。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行会中帮工和师傅之间的宗法关系被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雇佣关系所代替。

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科学技术、自然力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内部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都空前地获得发展,使得农业社会分工时代士、农、工、商的划分成为过去。这一阶段社会分工的最大特点是不仅社会分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工厂内部也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社会分工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切领域和部门的结构及其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工业革命改变了农业社会的社会分工,产生了细致的分工,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需求,带来职业教育的起源。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四、结论

从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在每一个国家打造“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都必须借助职业教育,必须在一定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条件下实现。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具体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政策,并使之有机结合。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分工有不同的要求,对职业教育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化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些方面的发展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其中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交往带来的影响为甚。

实践证明,一方面,经济发展推动并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质量,制约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办学方向以及生源的选择。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它通过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企业培养合适人才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解占原.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2]张一兵.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J].江苏社会科学,1998(6).

[3]孙善学.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6]于秋华.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前苏联)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M].陆忍,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8]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斯密马克思职业教育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