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4-08-31郭妍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丹红血压

张 艳, 郭妍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病发患者正在不断增多。脑卒中是一种由身心病症发展而来的病死率极高的疾病[1], 早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病,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病因素就是高血压。在高血压的发展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发挥着巨大作用,也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焦虑情绪在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的老年患者恢复期中是很常见的,在治疗中绝对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最终治疗效果的影响[2]。本院在采用非洛地平和丹红等传统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患者时加入适当的心理护理,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3例,男52例,女21例,年龄64~78岁,平均(71.4±6.5)岁;对照组73例,男54例,女19例,年龄65~81岁,平均(72.1±6.3)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 ①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② 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超过60分; ③ 符合1995年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有关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过影像学检查进行核实; ④ 神经功能残损量表的SIAS评分超过10分; ⑤ 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⑥ 无神经、精神病史。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口服非洛地平和静注丹红的药物治疗方案,其中非洛地平6 mg/d,丹红注射液15 mL/d。每天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每组还应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着重加入心理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2.2 心理护理: ①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谈心,除了将疾病相关知识详细讲解外还应注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多疏通、多开导,耐心教育使其正确看待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治疗; ② 微笑可以令患者减轻由疾病所带来的心理负担,且可以缓解患者与医护人员间的生疏关系,同时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加康复信心、缓解病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要仪表端庄、成熟大方、面容和睦、语言温柔,微笑时露出7颗牙齿,不大笑、不闭嘴笑,给患者舒适的感觉; ③ 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诉家属多鼓励患者,要理解和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对患者要求过于苛刻,更不能歧视患者,在康复训练遇到困难的时候多给予帮助与鼓励; ④ 用柔和的语言去感化患者,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运用灵活巧妙而真实的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医务工作人员都是真心渴望其早日康复的,让患者从心底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参加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损坏的神经再生,对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有很大帮助[3]。

1.3 评价方法

1.3.1 降压效果评定: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对血压和心率进行检测,治疗前选取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平均值,治疗期间每天测量3次。① 显效:舒张压(DBP)水平正常,且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超过15 mmHg; ② 有效:血压水平正常,但与治疗前相比DBP下降不超过15 mmHg; ③ 无效:血压并没有明显改善。

1.3.2 脑卒中残损评定(SIAS):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神经功能残损量表,分别对治疗前的脑卒中严重情况和治疗后神经恢复情况进行检测,填写时需患者处于安静环境下并对量表的填写方法有所了解,要如实填写。

1.3.3 焦虑状况评定: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通过对量表分数的分析来判定焦虑状况的改善程度。

2 结 果

2.1 降压效果比较

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7%; 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9.9%。

2.2 2组治疗后血压、心率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2组的心率差异并不明显(P>0.05), 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及SI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焦虑状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减轻,且观察组SAS平均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SAS评分及SIAS评分比较

3 讨 论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蔓延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4],这与当今社会的老龄化加剧和人们平常饮食习惯的改变有着重要关系。多数患者在治疗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到患者接受治疗的心理,更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有资料显示,中国高血压脑卒中的老年患者中有25%~55%在恢复期中伴有焦虑症状,而国外则高至45%~60%[5]。高血压脑卒中伴有焦虑症状的老年患者极易复发,有效控制血压、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是避免其复发的重要方法[6]。目前,临床上有效的降压药种类很多,本研究选取了口服非洛地平并静注丹红注射液的方法。非洛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作用靶点准确定位于血管的平滑肌,能够有效使小动脉管壁扩张,作用迅速、安全性高。丹红注射液能够清除血中自由基,主要成分有红花和丹参,能有效提高机体微循环水平,改善缺氧,此外丹红注射液还可以降低心率、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营养心肌,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与功能水平[7]。非洛地平与丹红注射液合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也对疾病的发展与治疗起着重要作用。老年患者常常会因为子女问题、社会家庭问题而过度操劳,长时间的神经紧张可使全身血管尤其是心脏和脑部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这是导致血压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当适时适当予以心理护理,平复患者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8]。

目前,临床上的医学模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原先的医生开药患者吃药的传统医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心理护理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正逐渐被医生与患者重视。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心理因素对其疾病的康复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护理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平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从而早日康复。本研究将146例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并静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在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血压、心率、焦虑症状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血压、焦虑症状和神经功能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常规服用的降压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的症状,但是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需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这样疾病预后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可能与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有关,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信心。

[1] 毕素娟. 老年高血压脑卒中各期的血压处理原则[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8(3): 276.

[2] 林晓姝. 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5): 45.

[3] 黄勤兰, 徐祝丽, 罗洁夏, 等.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针对性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10): 1785.

[4] 徐凤, 张军, 王晓楠. 老年高血压脑卒中后失眠症的综合治疗[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8): 51.

[5] 朱洪霞.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5): 433.

[6] 王艾, 张帆, 张福秋, 等. 拜新同对高血压脑卒中伴抑郁状态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 153.

[7] 哲俊红. 高血压脑卒中临床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 19(35): 75.

[8] 王丽波, 关崇智.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5): 321.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丹红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