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30马建王云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农村教师高效课堂

马建+王云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许多农村教师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课堂教学过于传统,不再适合目前的学生,目前的教学已经不是死读书、读死书,也不是死教书、教死书,需要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时教师也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程改革已经推广了好多年,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学校、新的教学设备、新的学生,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需要研究学生,需要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理论,更需要学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城市到农村、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全国被大量使用和推广。我们会宁的中小学学校和高中学校都在实施和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但同时也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和困惑,可是更多的是收获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高效课堂;农村教师;农村课堂;农村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74-02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个问题被无数的教师一篇篇反复地询问:到底何谓高效课堂?如何在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究竟有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可以照搬?我们能否把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陕西宜川中学……的高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照搬于我们的课堂和学生呢?很多专家对于高效课堂的定义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即:“真、实、新、活、情、特、效。”对于他们的解读分别是:(1)真:真实、真诚、真为。(2)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3)新:观念新、设计新、评价新。(4)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5)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同时要求教师要有亲合力。(6)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7)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

二、浅谈我们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运用

其实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法则和模式可以照搬。而是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教情和校情,结合当地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环境,教师在充分地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原有基础上,对教材和课程做出适当的取舍,同时结合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高效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给了学生,而不在是教师的舞台,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构成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亲切对话,通过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和教师得到共同的提高!以前农村教师默默地付出奉献的结果是成就了学生而牺牲了自己,很多教师当退休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比方说老教师对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就很模糊,我所在的农村学校,有很多老教师和一部分的中年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心里和行为上对高效教学持排斥的态度。可喜的是,通过各种培训,教师都基本接受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会宁县“双向三步三查”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四新”标准。“双向”——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双边活动,相互合作,相互作用,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双赢。“三步”——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一步:教师明确地布置给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材料,教师准备充分的导学材料,设计好导学案,尤其要备好学生,结合学期进行导学;第二步: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有效地指导学生并恰当地给予激励;第三步:教师升华所学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地补充和完善,教师在此时要做出恰当的评价。“三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次学情调查和学习反思。学情调查,是指教师全过程参与学生的“三步”活动,并详查学生“三步”活动的组织实施、活动效果、存在问题等。“四新”标准——新学习、新教师、新学生、新课堂。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自主学习,学生采用独学、对学、群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和运用导学案来获得知识,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同时扩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师通过引导、交流、倾听完成第一次学情调查,做好可能的教学方案的调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第一次学习反思。通过教师导学和学生自学——即教师阅读教材了解学情,学生则自己阅读感知教材,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由调整学习速度,实现个别教学。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所有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可以什么也不干,教师在这一步教学中需要注意:不能使“主”和“导”失衡,教师不能过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而忽略教师的“引导”,高效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也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和导学案要由浅入深,在指导学生时要言简意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同时要做好巡视监督工作,避免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会出现不学或玩的情景,教师要尽可能地杜绝个别学生贪玩和影响别人,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增加题目难度。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让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爬的爬。第二步:交流展示阶段,采用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的方法。通过第一步的学生自由学习了十几分钟后,学生基本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反馈出一定的所学内容,只是学生的原有知识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反馈。此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当众展示。中学生都有被其他人关注的迫切心里,通过展示环节,不但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此时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选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运用能力,教师能够在这一阶段完成第二次学情调查。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优良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对学生进行点拨,不能让学生老是展示与教学重、难点无关的内容,不要把学生的自主展示异化为放任自流。不要搞成新的“放羊式”课堂教学展示。让学生在不偏离重、难点的情况下进行展示,在此环节教师要控制好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维持好课堂的正常的秩序。不能出现一盘散沙、你我都说的混乱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应该尽量鼓励让学生自己完成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如果真出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话,教师可以提供帮助。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着眼,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和奖励。第三步:达标测验,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和反馈情况,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练习。“双向三步三查”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一个核心: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必须践行一个理念: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必须追求一个目标:课堂教学高效达标。它突出了两个价值取向:促进教师工作由备教材、备教法为主到备学生、备学法为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三、高效课堂运用中的几点思考

1.教师不能觉得课堂越“热闹”,就越是“高效”课堂,教师不能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而忽视有效的课堂教学。

2.教师要“收、放”自如,要放得自然,收得恰当,不要造成“收、放”失控,避免越“放手”课堂越乱的现象。

3.教师要做到课堂掌控和把握“疏、密”有度,该“疏”则“疏”,该“密”则“密”。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环节“疏密有致”。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自学习惯,能自觉地预习和总结所学知识。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教与学的负担,教师加强了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课题研究,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践行了新课程改革、实现了素质教育,树立了师生的终身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M].山东文化出版社,2012.

[2]会宁县高效课堂建设培训手册[Z].会宁县教育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农村教师高效课堂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