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

2014-08-30潘春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和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等多种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22-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依托提出的这些新的要求,既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确立了指导思想,又为高校师德建设明确了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高校师德建设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作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培养和实现它的价值观,就是要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虽然不同时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还是表现在: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上面。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国家积极培育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它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是我国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这场社会变革,使中国人民由贫苦走向了富裕安康的道路,并且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各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变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价值观上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在一个多世纪发生了太多、太快、太剧烈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封建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急剧变革,经历了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三次大的社会政治革命。这种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急剧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价值观变革和演进德急剧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上出现种种价值裂变、价值冲突和价值矛盾。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的素质这个重点。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地大力宣传教育、引领示范、实践养成相统一。与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只有有效坚持做到这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1.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规范不健全,个人利益追求、竞争压力、收入分配差距等等使得部分师生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心态浮躁,更有的甚至心理失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社会公德、社会诚信带来挑战。从思想文化领域看,一方面思想舆论的主流、核心价值追求是积极健康的;另一方面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我国的一些封建思想残余影响广泛。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2.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辅相成。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心,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努力把广大师生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宣传教育,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3.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教师精神上的“钙”,也是一个民族、社会的精神之柱。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教育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思想之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各类讲坛、学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出一批理论读物,推动科学理论进课堂、深入人心。

4.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们身边的社会实践中,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直接贡献。作为高校教师,在生活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首要任务。其次,要积极响应“三个倡导”。做主动倡导者、大力宣传者、积极推进者和决定践行者。最后,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5.积极运用网络新技术。网络及新媒体正日益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使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复杂,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汇聚更加集中,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碰撞更加激烈,对高校师德建设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我们要牢牢把握网络及新媒体这个“变量”,积极探索和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开展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建强阵地队伍,打造网络平台,打造优秀网上舆论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包括网络骨干队伍和网络名人群体,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网络素养,与时俱进地做好网络及新媒体条件下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人民日报,2013-12-23.

项目名称:本文系2012年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高职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元课程目标研究”(课题编号:2012B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潘春丽(1961-),女,湖北云梦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科,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