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政务流程再造研究综论

2014-08-30吴佳颖李正明

江苏商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联网流程

吴佳颖,李正明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管理与工作模式趋于电子化,对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改造,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将是政府管理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简化政府与企业、与公众的互动,从而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因此,本文以物联网为技术前提,通过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的简要分析,研究在此技术手段支撑下的政务流程再造的推进策略。

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理论

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张燕认为,所谓物联网又称传感网,即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概念最初来源于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理念: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同年,麻省理工学院的Gershenfeld Nell教授撰写了”When Things Start to Think”一书,这标志着物联网发展的开始。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通信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间能够进行“交流”无需人工干预,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绿色农业等多个领域。[1]利用物联网解决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没有考虑的对于任何物品连接的问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互连任何物品,提供多种形式信息访问和信息管理的网络,进一步实现人与物体的交流互通,同时也会实现物体与物体相互间的信息共享传递等。1张燕.电子公务在物联网下的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集,2011.

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及其核心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是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其核心是 3I,即更透彻的感知(Instrumented)、更全面的联通(Interconnected)、更深入的智能化(Intelligent),全面感知、准确实时传输和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相比传统互联网更突出的鲜明特征。杨琰军认为,基于这些特征,将物联网的基本体系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传输层、智能处理层)和应用层。2杨琰军.物联网在兵团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兵团党校学报,2012,(9).

张燕等认为,物联网的感知层类似于人体的皮肤和五官,处于架构的最底层,主要实现的是智能感知功能,包括对物体的感知和识别,对物体信息的采集、捕获等。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2]从新来源获取信息之后,对其进行识别和处理技术称之为传感技术。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传感网络,其核心部件就是传感器,传感器是感知层实现感知、识别物体的关键来源,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感知终端均为传感器的构成部分。[3]感知层是物联网获取识别物体信息、对信息初步处理的基础层面。3同1.

网络层可以是普通的电信网络或互联网络,也可以是专业的信息传递网络,网络层主要包括传输层和智能处理层。其中传输层类似于人体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建立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现有的网络基础上,通过传输可以将从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融合和处理,随后传送至智能处理层进行数据的处理。智能处理层是一个云计算平台,该层将网络内传递的信息数据资源等整合在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上,对网络内进行的海量信息的传递与处理等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参与,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网络层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层众多应用的基础,它是物联网智能处理的重要体现。4同1.

应用层类似于人类的社会分工,主要实现集成系统高层的功能,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解决信息处理和人机界面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实现广泛的智能化管理、应用和服务。其构建的实际应用包括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监控、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绿色农业、智能家居、工业监测、远程医疗、物流监控、智能检索等,这些在不同领域的各种应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使得现代的社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将电子化的信息技术变为我们生活的核心要素。

三、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政务流程再造

吴佳颖、李正明认为,政务流程再造是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政府治理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等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再设计,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从层级制向流程型的转变,增强组织对变化的响应力,实现各个合作单元之间更好的协调。[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先进性和现代化科技为打造新的政府模式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人力,建立简单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的行政管理框架,构建电子政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实现全方位一体化的政务流程再造。5吴佳颖,李正明.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经济,2013,(5).

1、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杨琰军认为,以公众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是政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也是流程再造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建立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服务链”管理正是通过物联网的方式进行公共服务平台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公众下单的感知端设置例如摄像头之类的传感器,从而将捕捉到的物体信息通过传输层传入网络层的智能处理层中进行数据的核心处理,把公众通过网络提交的服务请求当成是向政府下的一笔“订单”,政府提供服务的过程是一次执行“订单”的流水线过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实行自动将公众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提交的“订单”根据服务需求分类,由系统自动分发给相关政府部门,全过程实行电子操控,通过网络将形成以“订单”为中心、上下级和部门之间彼此关联、互相调节、自动运行的“服务链”,[5]最后根据需求应用于不同领域,实现客户不同的“订单”要求。6同5.

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广泛,能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同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为创立服务型政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即智能服务,政府能够自动感知、预测民众所需要的服务,为民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物联网时代下,公共服务中遇到的许多瓶颈问题都能有所解决。例如看病难、看病贵、教育公平、交通安全、就业等问题。以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为例,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和IC卡的结合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将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可以进行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等等,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实现集个人ID信息、社保、医保、医疗、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一卡通”,解决了异地就医刷卡结算等问题。7王岑.利用物联网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4).[6]

根据以上问题的总结,学者归纳出了物联网在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运用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模型中,整个公共服务是以物联网为基底进行的。首先,运用感知层中的传感器、RFID等技术可以感知医疗、教育、就业等应用层中的信息;其次,通过传输层中的互联网、3G、Wifi等技术将感知信息实时传输到统一政府云监管平台,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和数据挖掘,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个人均可根据其所具备的权限对公共服务信息进行查洵和管理,从而实现以感知技术为基础、以云计算为核心,以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应用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模型

陈中华认为,坚持创新驱动、技术突破、产业同步、应用牵引等发展思路是当代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所要求的总体思路。[7]物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基于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上的,进而结合自身的研发产品和传输技术,造就出一个信息资源管理和交换的服务平台。然而,要使这一平台能够安全稳健地长期运行,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安全认证、识别、授权的流程体系。例如:制定统一规划的安全措施的标准;利用物联网特有的后台监控流程系统等手段确保信息安全;拟定相关的法案或是协定防止信息的泄露,保障公民个人隐私的安全。8陈中华.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应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以此通过一系列的规范约束管理者与使用者,提高管理的安全性,才能使该平台得以可持续发展。[8]

2、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组织机构精简

传统官僚行政体制在政府行政组织内部依赖等级结构,呈金字塔状,中间环节众多,导致机构臃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在最高层与最低层间流动缓慢,增加了传递成本,吴佳颖、李正明认为,信息的交换更是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在政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对组织结构进行精简,将职能相近部门进行合并,删减不必要的独立部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以扁平式的管理结构取代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与此同时,通过简化中间管理层,以物联网的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处理,使最高层与最低层之间可实现直接沟通,免去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信息传递更可靠、快速,同时减低传递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组织结构从“金字塔—鸽笼式”结构到“扁平化—适应型”的转变。9同5.

张燕认为,物联网是实现跨部门协同办公及跨部门复杂应用的技术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可实现跨部门的物联信息的共享与交换,通过信息的转换与加工处理、集成整合等处理,形成面向应用内容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统筹与管理,同时利用云计算及云存储等服务,实现相关物联信息的存储管理与应用,以便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与互通,形成跨部门的协同办公及跨部门的复杂处理与应用。而各部门内部管理主要为部门物联网应用提供诸如移动3G服务、安全服务,提供人口、企业、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资源服务等,可实现对外共享相关物联信息的管理,便于与其他部门之间实现共享。通过支撑平台的用户ID注册与管理等服务,实现部门内部的基于物联网应用的管理所涉及的监测、管理对象的用户ID信息的注册与管理。这些体现了物联网的连接一切物体的概念特性,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了对物联网的系统共享与管理等功能特点。10同1.

四、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感知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轮高潮已经悄然到来,各个国家也希望能够紧紧抓住这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机会,以获取新的发展动力,许多国家也制定了基于物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张燕认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物联网的实际应用,要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感知中国”的宏伟目标。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公众对政府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务流程再造来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物联网技术将不失时机地成为电子政务发展和升级的新的机遇。11同1.同时,随着物联网发展的日渐成熟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将会为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这就需要政府既要积极主动地把握机会,加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力度,又要冷静地看待物联网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影响,准确定位政府部门在物联网时代的职能,努力促使其为我国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

[1]王晓静.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1):37-39.

[2]刘志峰,张宏海.基于RFID技术的EPC全球网络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2005,25(1):14-19.

[3]张海涛,张永奎.物联网体系架构与核心技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3(2):176-181.

[4]陈蓉,孟庆国.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必然性和选择性[J].情报杂志,2006,(5):112-118.

[5]顾平安.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流程再造[J].中国行政管理,2008,(9):83-86.

[6]王岑.利用物联网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4):14-21.

[7]戴翠萍.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1,(4):41-44.

[8]陈中华.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及应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1,(11):17-20.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联网流程
“身联网”等五则
公共服务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抢占物联网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