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分析

2014-08-30陈书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罪犯监狱传统

陈书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

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分析

陈书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

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都在无意识中深受自己习得的文化的影响,都深深打上了相应的文化烙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对罪犯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的重塑及提升大有裨益,对罪犯教育改造有很重要的运用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不仅具备可行性,而且具有实务操作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罪犯教育改造;可行性;实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

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生活方面等极其广泛的内容。狭义的“文化”,排除了物质方面的内容,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指狭义的文化,本文中的文化也指狭义的文化概念。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社会历史因素,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权威性的特点。〔1〕

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2〕。

2.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带有中华民族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3〕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承性。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中华民族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承性。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墨、法百家思想争鸣,儒、道、佛等多种教派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兼容八方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经过融合、包容其他文化后形成的新文化,并不是分散的、凌乱的,而是凝聚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观念使传统文化形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不断融合吸收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形成兼收并蓄的多元融合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局限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大量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因被皇权利用并改造而政治化,历史上儒学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其突出表现在封建专制思想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制度,家族本位和官本位思想、男尊女卑观念,这些都严重影响和禁锢了中国人的头脑,现在观之,尽是糟粕。礼法融合,法自君出,权大于法,这些传统法制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建立。〔4〕

2014年10月,安徽省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争议。〔5〕无独有偶,在笔者的家乡,豫南平原上的一个小县城,国庆假期笔者亲眼看到了一所小学大门两侧围墙上粗糙地制作有“二十四孝图”漫画,其中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像这样的典故也拿来宣扬,实在是不分良莠,食古不化。*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此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等书中均有记载。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中对此评论:“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以科学、民主、法治为标尺去分析甄别,结合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的可行性〔6〕

1.贯彻落实《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的必然要求

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使罪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礼仪;要使罪犯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失败与挫折;教育罪犯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从小事做起,敢于自我解剖,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教育改造罪犯实施纲要》的客观要求。

2.罪犯自我改造的主体性需要

罪犯改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罪犯自我改造主体性发挥、体现水平的高低。罪犯自我改造主体性发挥、体现的层次越高,其改造质量就越好、改造效果就越明显。教育首先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只有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好了,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监狱干警依法对罪犯施加的强制性教育改造,只是外部影响因素,罪犯自我改造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关键。为此,在罪犯教育改造中,应充分尊重罪犯的主体性地位,以激励罪犯的自我改造。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就是发挥罪犯自我改造主体性的一种好形式。

3.合格公民教育的现实需要

改变一个人的最佳策略是“攻心为上”。教育改造的根本目的是转化罪犯思想,把罪犯改造成为合格公民,使其重新回归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罪犯“知”的改造应先于或者更重要于对“行”的改造。

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都在无意识中深受自己曾经习得的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华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对教育改造中罪犯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的重塑及提升大有裨益。人们往往将一个传统文化学习较多的人等同于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将饱读诗书的人等同于有教养的人,其中原因,不言自明。调查显示,文化教育的多少基本和犯罪率成反比关系,在传统型犯罪类型中,显现尤其明显。

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依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讲认同。儒家学说开创的“仁、义、礼、智、信”观念,“温、良、恭、俭、让”理念,“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等等,对于去除罪犯恶习,重塑罪犯人格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正面影响,对于培养合格公民、预防犯罪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的路径

1.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首先要注意引入监狱人民警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在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的同时,监狱民警同样能够从中汲取营养,这对监狱干警自觉端正执法思想,忠诚履行法定职责,公正文明执法具有潜移默化的正面示范作用,对于监狱干警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在内蒙古、广西、广东、吉林、陕西、辽宁、河北、重庆、山东部分监狱警察中搞过一个调研:监狱警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问卷(560人),其结果如下表〔7〕:

程度人数与比例很了解/很感兴趣了解/感兴趣一般了解/一般感兴趣不了解/不感兴趣人数9253162136比例1.07%45.18%28.93%24.29%

事实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在监狱民警中也有体现,许多监狱民警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深的兴趣,这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一个良好基础。

2.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可以采取“培养本土人才”和引进外来智力的双重模式。“培养本土人才”即是选派民警外出接受专门教育培训,回到监狱对罪犯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引进外来智力则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志愿者、大中专院校师生以及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来监狱开展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罪犯教育改造的成效。

3.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改造的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罪犯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罪犯矫正恶习,有利于罪犯重返社会,运用传统文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围绕国学经典举办背诵、演讲、辩论比赛,举办礼仪学习班等活动,丰富罪犯的文化生活,陶冶其情操;可以充分利用亲情帮教,让孝悌观念在罪犯心灵上引起共鸣;改造监舍、生产车间的装饰,充分发挥改造环境和监狱文化氛围对罪犯的熏陶作用;开展书法、绘画、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优秀传统思想在罪犯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深入挖掘民族节庆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其育人、立人作用。可以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民族节庆的吸引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开展亲情探监、监狱开放日等活动,以感召罪犯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监与亲人团聚;利用清明节,可以让一些改造成效明显、即将出狱的罪犯回家扫墓,祭奠祖先前辈,以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利用春节、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让罪犯在娱乐中普及人文道德知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教育罪犯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与成就,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5.充分挖掘国学经典中的人文精髓,发挥其教育改造功能。国学经典中的许多思想道德观念对人的品德修养、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论语》、《增广贤文》、《三字经》、《弟子规》、《老子》、《菜根潭》等国学经典中所阐述的道德伦理观念精练、通俗、易学、易记,《诗经》、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简单易学、脍炙人口,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根植中国这片沃土,符合人们的一般思想观念,易于接受,都既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字经》已经出了220多个版本,并且十分畅销,成了出版界的奇特现象。〔8〕这说明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国学经典的价值。总之,学习国学经典对罪犯的教育引导功能不言自明。

四、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应当注意的问题

1.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传统文化对罪犯的影响价值在于对罪犯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影响——通过影响罪犯的思想意识,重塑罪犯的灵魂,因此,传统文化的作用是精神的。这种作用的精神性体现在它是一项缓慢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灵魂改造工程。文化习得虽然会导致罪犯的思想变化,进而促使罪犯彻底改变,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法律作用,没有刑罚惩戒那样的直接效果。如同烧火,法律惩戒是“武火”,快速改变食物生熟,但可能会“外熟里生”;而文化教育是“文火”,见效慢,但成效持久,利于固化。

2.传统文化不是万能的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传统文化同样不是万能的。罪犯改造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工程,它是监狱通过一定的媒体、手段、形式完成对罪犯改造的过程。传统文化的运用是改造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渗透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渗透和思想改造。在这里,传统文化成了罪犯改造的媒体,罪犯改造的主介——监狱人民警察可以通过思想渗透的方式对罪犯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造。在这一过程中,监狱人民警察和改造的对象双方必须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方向的愿望,其改造过程才能够有效地完成。〔9〕

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和其他要素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改造效果。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罪犯改造必须同法律、劳动等教育手段结合。犯人的身份特点注定了法律惩戒与劳动强制措施产生的必然,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同刑罚惩戒相结合,才能收到预定效果。

3.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物应有所取舍

学习经典是罪犯改造的一种途径,背诵经典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有的监狱倡导罪犯背诵《弟子规》并且把背诵成绩的优劣作为改造表现纳入计分考核范围,不啻为一个有益的探索。〔10〕但操作上应当注意科学性和多样性,以文化人,引导为主,操之过急,反而不达。

传统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个庞大文化体系,它所涵盖的文化、思想、道德、风尚、习俗、制度等,既包括国学经典等物质形式,也包括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传统;既包括儒、道、墨、法等主流思想传统,也包括民间流传的非主流文化思想。〔11〕古代经典教材只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文化透过古代经典教材表现出来,但古代经典教材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因此,《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经典教材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非传统文化的全部。在运用传统经典读物的过程中,应当有所取舍。

〔1〕杨欢.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84-86.

〔2〕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6.

〔3〕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4〕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

〔5〕媒体评公益广告“埋儿孝母”:不可愚学愚传〔N/OL〕.羊城晚报,2014-10-27.

〔6〕刘晓丽.浅议用优秀传统中国文化改造罪犯思想〔J〕.学理论,2011(17):137.

〔7〕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矫正:放开手脚面对——兼与江伟人先生商榷〔J〕.中国监狱学刊,2011(1).

〔8〕新修订版《三字经》将正式出版进入全国中小学〔N〕.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xwzx/jcjy/sxkd/t20080424_157172.htm,2014-07-10.

〔9〕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矫正:放开手脚面对——兼与江伟人先生商榷〔J〕.中国监狱学刊,2011(1).

〔10〕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矫正:放开手脚面对——兼与江伟人先生商榷〔J〕.中国监狱学刊,2011(1).

〔11〕白焕然.传统文化与罪犯矫正:放开手脚面对——兼与江伟人先生商榷〔J〕.中国监狱学刊,2011(1).

(责任编辑 连春亮)

Analysisof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inCriminalEducationandReform

CHEN Shu-cheng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11)

Human’s ideology, behavior,ha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ir acquisition in the unconsciousness, are all deeply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Many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rich life philosophy, which benefits to reshape and improve criminal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view, and thought morals, has very important useful value on educ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criminals.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orking in criminal education and reform has not only feasibility, but also practical operability.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riminal education and reform; feasibility; practice

2014-08-25

本文为2013年度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罪犯教育改造”阶段性成果。

陈书成(1974-),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教学工作。

DF87

A

1672-2663(2014)04-0033-04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传统
监狱选美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论监狱企业立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