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叫联动预警系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4-08-30葛魏巍杨琍琦项和平荆珏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抢救室伤情预警系统

葛魏巍,杨琍琦,项和平,李 贺,荆珏华

在医疗救援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保障下,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实施院前院内呼叫联动预警系统对476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院前、院内呼叫联动及预警、急救等一体化救治,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的严重多发伤476例,以开展一体化救治为分界点(2012年9月)将其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临床组(实施呼叫联动预警系统后救治的伤者)265例,男性169例,女性96例; 年龄17~65岁,平均42.5岁; ISS平均分值33.4±6.3。对照组211例,男性124例,女性87例; 年龄23~76岁,平均43.7岁; ISS平均分值27.8±7.5。

2致伤原因及受伤部位致伤原因: 临床组中道路交通伤152例,坠落伤49例,重物砸伤16例,钝器伤12例,锐器伤16例,其他20例; 对照组中道路交通伤117例,坠落伤39例,重物砸伤11例,钝器伤13例,锐器伤10例,其他21例。临床组中单发伤194例(73.2%),单发伤中颅脑伤58例(29.9%),胸部伤23例(11.9%),腹部伤36例(18.6%),四肢脊柱及骨盆伤62例(31.9%),其他伤15例(7.7%)。多发伤71例(26.8%),其中损伤2个解剖部位59例(83.1%),2个以上解剖部位12例(96.9%)。对照组中单发伤148例(70.1%),单发伤中颅脑伤36例(24.3%),胸部伤16例(10.8%),腹部伤29例(19.6%),四肢脊柱及骨盆伤51例(34.5%),其他伤16例(10.8%)。多发伤63例(29.9%),其中损伤2个解剖部位44例(69.8%),2个以上解剖部位19例(3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方法

3.1呼叫联动预警系统救治流程

3.1.1院前急救 当接到急救报警讯号,车载端系统能够记录从急救车发车、到达现场、离开现场及到达救治医院的时间,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 迅速检查患者病情, 通过车载端系统内嵌的评分表对患者伤情进行简易评估,并连同车载端系统对患者的监护信息以及伤者的影像资料实时传递给医院并选择预警级别并向医院发送预警信息,医院在患者入院前即能掌握伤者伤情,并通知院内相关急救医生到达抢救室并提前做好手术准备。预警级别的界定如下: (1) 绿色预警: 单部位受伤,仅需简单处置; 主要受伤部位功能受损或障碍; 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没有生命危险; (2) 黄色预警: 多个部位损害严重,有功能损害和障碍; 生命体征不稳定; 不救治病人会死亡; (3) 红色预警: 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不迅速处置4h内死亡; 难以逆转的濒死状态。

3.1.2院内急救 当医院接到预警信息后了解患者数量、主要的伤情、必须的急救措施,当超出所能容纳的能力时告知院前急救人员分流至其它医院,并对急救人员进行指导。根据预警级别进行相应的急救前准备: (1) 绿色预警: 通知相关创伤组医师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到达急诊室,确保多种基本检查处于备用状态,6h以内实施急诊手术; (2) 黄色预警: 通知所有创伤救治组听班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血管活性药品、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患者到达2h内可实施手术; (3) 通知所有创伤急救组听班医师,尽快赶到急诊室,确保监护设备开启、呼吸机开启及连接管路、插管设备到位、除颤仪、血管活性药品、晶体液、各辅助检查设施等处于备用状态,并通知血库做好配血准备,患者到达后即可实施抢救、30min内实施手术。

3.2对照组流程为专科辅助急诊分流模式,院前与院内急救随机衔接,急诊负责生命支持,创伤救治交由外科各专科处理,伤员救治责任落实在某一外科专科。

3.3入选资料和比对指标,在入选的临床资料中采集院前急救时间、抢救室急救时间、救命手术前时间、确定性手术前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致残率等指标的相应数据,逐项比较。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各组间分类资料采用V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两组救治结果见表1,救治时间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救治结果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h)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 论

多发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随着交通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院前院内呼叫联动系统主要由车载端、医院端及后台服务器构成。车载端搭载于急救车上,是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平板电脑,主要功能是记录发车、到达现场、离开现场、到达救治医院时间,将伤情评估与患者监护信息实时传递救治医院,并传递预警信息。医院端是能够接收车载端发送的患者伤情及预警信息,并配有传呼系统的终端,可直接呼叫各专科急救团队医师。后台服务器主要是记录创伤事件与数据的功能。急救人员到达抢救现场后立即对患者伤情进行评分,选择预警级别并向医院发送预警信息,医院在患者入院前即能掌握伤者伤情,并通知院内相关急救医生到达抢救室并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大大缩短了接诊反应时间,能够做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链接[1]。

从本组资料看,严重多发伤患者送至医院抢救室前医院已基本掌握患者伤情,各科会诊医师已提前赶至抢救室,抢救实施时间和地点大大提前,有力保证了救治的成功率。严重多发伤伤情重,发展快,如不及时救治将短期内死亡。这要求首诊医师在很窄的时间窗内对多个系统的伤情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和整体评估[2-3],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呼叫联动预警系统下的救治模式对急诊外科医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诊外科医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反应迅速,操作娴熟,否则将无法胜任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岗位。

实施呼叫联动预警系统后,笔者所在医院不断完善并加强了急救通道的建设及管理,保证通道快捷、畅通无阻,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遇到突发事件,能迅速及时投入抢救,克服了因涉及科室多、收费难等问题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困难。本组病例从伤员入院到开始手术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了实施呼叫联动系统的有效性; 同时,平均住院天数亦少于对照组,表明了呼叫联动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而提高周转率。由于抢救及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给后继的治疗带来了方便,死亡率相应下降。

参考文献:

[1] 潘艳珍,黄绍星,万志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55-256.

[2] 张连阳.多发伤的紧急伤情评估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1-3.

[3] 李思齐,汤曼力,高伟,等.AIS-ISS法在评估多发伤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5,7(5):357-359.

猜你喜欢

抢救室伤情预警系统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