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言思维中的梯度比较

2014-08-30安杨华徐江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赵括应试例文

安杨华+徐江

“选”就是选择。“言”就是主张。所谓“选言思维”就是面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动脑筋,提出两种以上备选项,即若干主张,然后再对备选项进行评估、分析,确立正面因素较大、负面因素较小的主张作为选择项。这样的处理事情的思维方法是“选言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高考作文应对中是很有实践意义的理性思维。下面就以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进行分析,试题是这样的: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常见应试写作

例文一如下:

行而知之

天津一考生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操作了,就理解了。”这句质朴无华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它把“行而知之”的道理诠释得既形象又通俗。

行者,行为、行动也。行而知之就是在自己的行动、实践中检验与获取知识,吸取经验教训,体验人生道理。

“行”才能有所知。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即亲身实践,这是“绝知”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很多事情包括知识、经验、道理等,自己试着做一做,亲身体会一下,才会获得最直接、最质感、最接近本真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口。”尝过之后,梨子的或酸或甜才成为形象的享受而不是纸面上的符号。从教育的层面讲,很多有识之士都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什么?我想主要还不是为了“发明”或“发现”,让学生在“行”的过程中增长阅历,丰富体验,从而实现真正的融会贯通才是根本。否则,在黑板上做化学实验、在挂图上连接电路,这样的黑色幽默仍会在我们的教室里上演。

“行”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固化真知。我们都会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触碰火焰时,那手上的灼痛感告诉我们要小心那抖动如绸的橙色精灵。“行”给予人们很多经验,而经验恰恰是知识与真理的母亲。神农亲口尝百草,方知何种植物有益,何类植物有毒;伽利略亲自登上比萨斜塔抛下铁球,击碎了亚里士多德的断言,那两个同时落地的铁球,揭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本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腾飞,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背后都贴着一个相同的标签——“行而知之”。

行而知之,强调的“能”行,是“善”行。行动的方法影响着“知”的质量。正确的行为方式推动知识的发展,错误的实践手段牵绊人类的脚步。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到的太多太多。什么是正确的行动方法?我认为,严谨、慎重、果断是“行”的不二法门。严谨保证了知识的品质,慎重防止我们因鲁莽而一无所获,果断则能够帮助我们抓住吸取知识的机会,这三点如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向着前方无尽的“知”奔驰。

“行”可得智慧,可取经验,可练能力,甚佳!何乐而不为?拿上行动的桨橹,升起“严谨、慎重、果断”的帆,借着阵阵和风与道道晴阳,在万顷波涛中乘风破浪,是你我共同的选择。

这是一篇较典型的议论文,一、二段提出并诠释“行而知之”的观点;三、四段从“‘行才能有所知”“‘行才能有所发现,才能固化真知”两个角度谈“行”对“知”的意义;第五段阐述什么是“能”行 “善”行的标准。全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层层深入地充分论证了论点。但只能让我们接受“行”是“知”的一种有效途径,而“行”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知”的途径呢?比如文中提到的“听”“看”“读”,这个疑问就削弱了文中论点的说服力。

二、提供一种新的应试思维——选言思维梯度比较

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或这样,或这样,或这样……要尽量多地想出各种备选项。但是,最终选择哪一个可选项,其重要的方法就是做好梯度比较,即这些备选项哪一个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较有用处,较有帮助。虽然都是可选项,可以肯定它们一般来说会存在价值或操作方面的差异。这时我们要分析这些可选项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高是低或者是深是浅,分析它们的可行性等等。

其实,这种先提出各种可选项,然后确定哪一个是自己的选择项,这一连串的思维过程就是一种形式的选言思维,即对众多可选项在论证其梯度差异的过程中进行选择。当然,前提是要想到多种可选项。

我们掌握这种思维对于高考作文应对是很有益处的。这种思维意识,这种思维过程本身其实就是对相关试题本身的应对,写出这一切就是上佳的应试之作。

还以上面的天津高考试题为例,我们选择哪一个字呢?我们会很容易地提出可选项——问、读、看、做等等。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每一个字,构成“问而知之”“读而知之”“看而知之”“做而知之”等题目,如上面考生的例文,分别去论“问”的价值,“读”的必要,“看”的好处,“做”的意义,就其中的关键字与“知”的关系论证一番。这样写,单纯、清晰、易于驾驭。我们不否定这种处理。但这样做有一个弊端,会流于一般化。作为有超越的应试,我们给大家提供另一种思路:选择其中部分可选项作比较,在比较中作决定,作阐述。比如“读”与“做”之比较,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后两句就隐含着“读”与“做”的比较。倘若以陆游诗为纲,以“做而知之”为题,配以实例,便可写出应试文。

例文二:

做而知之

面对“____而知之”的追问,做什么样的回答,填一个什么字呢?我崇尚实践,即“做而知之”

大诗人陆游说得好——“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诗人并不否定对事情“知”的其他方式,特别是读书。我们从“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句的“终”字可以体会到,他承认读书是一种认知事物的方式。但是,他认识到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仅仅靠读书是不行的,毕竟是纸上谈兵,终究是有缺陷的。诗句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句,把“读”而得“知”与“躬行”而得“知”做了比较。

人们“做”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赵国将军赵括,熟读兵书,谈及排兵布阵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连其父赵奢都难不倒他,但他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残酷战争考验,没有独立指挥大战的经验。赵奢对此深忧,临终留下遗嘱不能让赵括担纲主事。但赵王中了秦人的吹风之计——秦国不怕廉颇而比较惧怕赵括,坚持起用赵括领军。结果长平一役,四十万赵军被歼,从此赵国元气大伤。没有“做”的经验的赵括直接作为军事统帅,一下子率领几十万大军,仅仅靠读兵书指挥打仗误了赵国。他没有来得及总结自己的失败,也没有获得再战的机会,一下子便完蛋了。

而毛泽东的经历则使人看到了陆游所说的另一面是如何的正确。毛泽东十分强调实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他的名言。当然,我们不要误会毛泽东反对读书,反对理论学习。他很重视理论学习,但更希望人们勇敢地投入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间接地“知天下事”。要真正地“绝知”,就必须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正如他所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通俗的比喻绝妙地讲清了“做而知之”。

以前面所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为例,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怎样指导战争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吃一些败仗是难免的,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逐渐理解了贯穿整个战争内部的东西,即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便能够成功地指导战争。毛泽东就从来没有进过军事院校,他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一位伟大的战略军事家。与赵括不同,毛泽东在革统治者命的斗争中,把中国革命力量从“星星之火”发展壮大为“燎原大火”。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认识战争规律,它的斗争尽力充分证明“做而知之”。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知”的方式会造成不同的“知”的结果,他们有紧密的因果关联。“知”本来就有两种解释——“知道”和“智慧”。“读”而“知”之浅就浅在止于对事物的“理解”;“做”而“知”之深就深在有“智慧”,这是一种能力,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意思。从“读”而“知”变成“做”而“智”,这是一种上升。“知”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我们要努力在“读”的基础上去勇敢地“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知”,即“智慧”。知道怎样去做,并且做得好。

三、两种应试写作再分析

我们先比较一下例文一与例文二的区别,虽然开头它也谈到“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操作了,就理解了。”也引用了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其目的不过是作为引出“行而知之”这一观点的引子而已,而并未去比较“听”“看”“读”与“行”对于“知” 的不同意义,从而证明“行而知之”的观点。前者还是单纯论述“行”对“知”的意义以及阐述什么是“能”行 “善”行的标准。这样写,主题集中明确、易于驾驭。我们不否定这种处理,但它还是“一般化”的应试佳作。而《做而知之》一文,以陆游的两句诗为纲,在比较“读”与“做”之于“知”的不同意义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论述了“做”才是“知”的最好途径,这样写更有说服力。两篇文章的作者之间的差距不在于知识而在于思维,这种思维上的差距致使前者只是把陆游的两句诗作为引子或论据,而后者却领悟诗中所蕴含的陆游的比较思维,以此作为选言思维的选择根据,看到“读”与“做”的梯度差异,并以此来构思全篇。由此看养成健康的思维习惯是很重要的。

而例文二作者具有明确的选言思维意识,而且有明确的在相容选项之间的梯度比较之中做选择的意识。例文二使用例子虽少,仅仅是两个,即赵括和毛泽东,但这两个例子可比性是强烈的,都是从打仗角度谈的。毛泽东与赵括一样也有过失败,但历史给了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总结失败的机会,使其逐渐转败为胜,有力地证明了实践中认识战争的重要。例文二在两个例子的比较基础上,抓住“知”字的两种解释“知道”与“智慧”做文章,很妙!“读”而“知”仅仅是“知道”;“做”而“知”是“智慧”,即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是“浅”知与“绝知”的本质差异。通过这样的梯度比较,当然要崇尚“做而知”了。

运用这种选言思维梯度比较,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形而上的思维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的应试成为理性的写作过程。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学生进行语言、结构等方面指导的必要性,只是这种形而下的指导不要变成作文教学的全部。

[作者通联:安杨华,天津市实验中学;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赵括应试例文
赵括很忙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