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华罗庚的“统筹法”走进高效课堂

2014-08-26刘武德

江西教育B 2014年6期

刘武德

高效课堂的呼唤,山鸣谷应:其实验,铺天盖地;其议论,不绝于耳;其态势,很容易让人想到大跃进年代“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全民炼铁的情景。近日,朋友送来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专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下简称《教学范式》)。读毕,笔者赞同高效课堂的提法,却不赞同其中某些极端的观点与做法。老子教诲:“言有宗,事有君。”我们追寻高效课堂,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何谓高效?效,即效果。什么叫效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由于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其次,效果与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常是效率的高低反映了效果的大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效率决定着效果的大小或高低。由此可以得出“高效”的定义:单位时间内超额完成工作量。这里的关键词语“单位时间内”值得大家注意。

《教学范式》中一种“经典”的观点与做法恰恰颠覆了这一基本理论,认为高效课堂不受“单位时间内”的限制。它推崇教学的“核武器”——导学案。强调教师“重新分配时间精力”,要求教师课前编制导学案,课中使用导学案,课后修补导学案。这种要求没有时间底线,课堂前后可以无限延伸。我们必须冷静理性地思考:上帝让每个人平等地享受24小时,教师也不例外。凡熟悉学校生活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教师不是单纯做教书一件事,突发事件要处理,家长来访要接待,上级检查要应对,职称考试要准备,业务进修不能中断……如果每天只浸泡在导学案中,现实吗?我们不难想象导学案摆在教师面前,迫使他们编制、修补,一定是挑灯夜战,苦不堪言。在高分的背后,园丁们负担那么重,成本那么高,代价那么大,得到的高分是高效吗?

《教学范式》中推出某地某校“10+35”的模式,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否则,以侵占学生“学”的时间论处,甚至鼓励教师不讲。“精讲多练”倡导了半个多世纪,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与学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主导不能代替主体,但主体也不能缺少主导。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讲,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教师讲的时间规定死板,甚至不让教师开口,则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真理多走一步”往往就成了谬误。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履行职能全凭嘴一张;不开口职能便不能发挥,教师只能充当“课堂交警”的角色罢了。我们赞同“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理念,但如果用新的模式化取代旧的模式化,无异于砸烂旧枷锁,又戴上新镣铐。一代宗师欧阳修用诗句大声疾呼:“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我们再回到“高效课堂”这一命题。“教师爱效,取之有道。”追求课堂高效,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不妨引进一个法宝:大数学家华罗庚倡导的“统筹法”。统筹法,是把工作程序科学安排的好方法。大师以泡茶为例说明统筹法。例如想泡壶茶喝,当时情况是没开水,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没有了。怎么办,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喝到开水?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找茶叶。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准备,洗水壶、茶壶和水杯,拿茶叶,而后灌水烧水。水开泡茶喝。

办法丙:洗壶,灌水,烧水,坐等水开,水开后,急忙找茶叶,而后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三种办法,哪种办法省时高效,明眼人一看便知。

统筹法用浅显的事例说明复杂的道理。将统筹法自觉地科学地应用到课堂,就会产生教学高效。一堂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艺术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开口说话,严格控制时间,而且保证话语的质量,每一句话都要对学生的耳朵负责。一堂课40分钟或45分钟,珍惜分分秒秒,使时间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化。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作示范教学,他展示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如他在板书时,先布置学生默读、思考。他安排学生动笔训练,又指定两名学生上台板书。之后,全班共同检视两名学生的课堂作业,为全班提供借鉴。再之后,全班分小组交流。他让全班起立朗读课文,教学生中指托书脊,食指、无名指分开托住书底,大拇指、小拇书指分别夹住书面。每读完右页最后一行,右手立马翻动书页。为节省每分每秒,贾老师想得异常细致,做得异常周到,每个教学环节异常优化,令在场听课的人,无不为之叹服:这才是真正的课堂高效,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