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多措并举:努力培育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人格

2014-08-21张太专谷凤艳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立德人格理想

张太专 谷凤艳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当代国情、社情和生存发展状况,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育,有效解决大学生在人格养成方面出现的问题,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品德优秀、具有完善人格和崇高精神的建设人才。

人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在心理学中,人格是一种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在内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气质、能力和性格等多种个体精神特征的综合,其发展目标是健康人格。在伦理学中,人格侧重指道德主体的品格,是个体内在的精神特征和外在的行为倾向性,是行为意向和态度的统一,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性的总称.表现为个体思想心理、道德情操和价值系统等精神成份的综合,其发展结果是理想人格。因此,理想人格塑造主要是指人的思想、精神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升华。当然,一个人的理想人格必须是建立在健康人格的基础之上,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1 独立学院学生人格表现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带来了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它们对独立学院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朝气蓬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人格上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现在的独立学院学生主要是90后。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经历简单,涉世不深,对问题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辩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和磨难,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部分学生不清楚个人前途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更多关注自身前途的发展和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模糊,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缺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注重物质利益,重功利、讲实惠,重个人利益、轻社会价值,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

少数学生不同程度表现为:(1)物化人格:对外物的追求超过了对内在精神修养的需,精神空虚、道德退化。(2)唯我人格:以我为核心,一切为了我,我就是一切的极端自私人格。(3)依赖型人格:依赖父母,依赖他人,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4)分裂型人格:言行不一,缺乏原则观念,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言行不一。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者以及社会广泛关注,适时给予积极引导。只有切实做好人格教育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避免人格缺陷的出现。

2 正确理解和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进行自我塑造的,它体现的是人对自身完善的憧憬与向往,并且人格境界和理想将永远是指示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地超越自身现有本质的航标。人总是生活在人格境界追求的自觉意识中。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理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世界、国家、社会和个人问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超脱小我、实现大我。第二,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较好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富有爱国精神,有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广阔胸襟和仁爱之心;有敬业、诚信和勤劳节俭品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法律、制度、纪律),坚持公平和正义;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第三,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习和正规教育,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性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第四,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勇敢精神、竞争精神和耐挫力,有敢于负责、挑战自己,并不断自我超越的能力。有较好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控性。第五,具有反省和超越精神。接受自我与现实,对自己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行为和存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和态度,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在情感过程中能自尊、自信、自爱。但不满足于现实,重视反省和超越趋向于发展和完善;同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较好适应社会生活。

3 立德树人,多措并举,努力培育独立学院学生理想人格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四种:(1)先天因素;(2)环境因素;(3)学习与教育因素;(4)主观努力因素。我们认为,培育学生理想人格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主要还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引导、环境影响以及自我的主观努力而实现。

3.1 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

“立德树人”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根本原则和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该是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在人的生命本体中,思想道德力量是核心,其功能是调控和掌握人的行为的方向和性质,决定行为的基本对与错,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立德”是“树人”的根本,只有“立德”才能“树人”。培育理想人格首要的是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力量.使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祖国、人民及人类的深刻的爱。

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对人才培养工作投入感情,要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学校领导更要关注学生需求,善待学生,舍得在学生身上下功夫、花本钱。

3.2 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人生当从立志始。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志向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塑造出理想人格。正如冯契先生指出的:人格是理想的承担者,理想是人格的主观体现。人的认识、意愿、感情、想象等因素综合地体现在理想之中。在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人格也得到了培养。人格既是理想的承担者,也是理想实现的产物;人不仅按理想来改变现实,而且按理想来塑造自己。所以人格既是理想的因,也是理想的果。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也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教育的环境。它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文化参与和交往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对他人的认同感、对社会集体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并进而升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我们要以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和行政管理为载体,寓德育于环境感染之内,施教育于无形熏陶之中,营造一种尚德、求真、扬善、向美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受教育,在教育中受熏陶,在熏陶中强化素质,进一步调节行为、优化人格、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促进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理想人格的培育离不开学生主体自身的努力,理想人格是在实践中造就的。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改造社会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理想、培育理想人格的过程和重要途径。我们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研、考察访谈、专业实践、勤工俭学、生产劳动、爱心奉献、志愿服务等方式广泛接触社会,不断锻炼自己,加快身心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人格修养,实现自我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3.4 构建立体化教育网络

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构建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立体化教育网络,营造全面育人环境。社会方面要大力宣传教育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制定道德准则,净化社会环境。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不仅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做事。要自觉运用榜样力量,挖掘典型事例,弘扬榜样精神,用生动事例教育人、影响人,让大学生情感、道德、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眼中的教师是导师,是长者,是他们观察社会、观察人生的“风向标”。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育特别重要,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冯契文集(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徐显明.关于大学教育中德性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4]郑 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义与价值.

[5]檀传宝.论德育的功效[J].中国德育,2008(9).

[6]冯文全.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的现代启示[J].教育研究,2008(12).

[7]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4).

[8]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盖伯琳,吕进军.道德建设的三个层次:人性、信仰、哲学信仰[J].河北学刊,2005(5).

猜你喜欢

立德人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