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施路径分析——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2014-08-21王丽萍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廉政师生学校

王丽萍

(西安邮电大学 纪委监察处,陕西 西安 7101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风清气正校园环境的需要,更是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

1 充分认识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前瞻性和基础性。当前高校腐败问题不容忽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是前提,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而廉政文化建设则是基础和根本。二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大学文化精神品位。高校主要任务在于育人,育人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文化润内,养德固本,人的培养和塑造,有赖于通过文化来实现。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大学文化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校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筑牢管理者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业的思想防线,有助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形成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道德标准。四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社会风气。高校被誉为“象牙塔”,是社会的风向标,承载着辐射社会的功能,学校、师生廉洁了,对社会风气会产生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2 进一步明确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思路

高校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就要进行顶层设计,统筹部署,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以科学的理论为统领,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健全的制度为保障,体现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高校廉政文化体系[3]。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确定好工作思路,近年来,笔者所在西安邮电大学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二个平台,二个层级、三个活动,三个群体,四个进入、四个结合、五个关口”廉政文化建设新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搭建 “二个平台”,一是继续推进平面宣传平台建设,如报纸、书籍、彩页、宣传栏、宣传板等,一是建设现代多媒体传播平台,如网站、QQ群、手机、廉政广播、电视等;“两个层级”即分别从学校及学院两级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有学校层面上的主导调控,又有各院的操作亮点,打造校院两级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开展“三个活动”,每年保证开展一次廉政文化进校园讲座、一次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参观考察,一次廉政文化主题宣传,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力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入心入脑;抓好“三个群体”,有针对性抓好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廉政教育,以干部思想作风、教师师德师风和学生品德品行为建设重点,努力营造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的良好校园氛围。“四个进入”就是廉政文化进机关、进课堂、进公寓、进食堂。“四个结合”即廉政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五个关口”,即把握好学校的阳光招生、阳光采购、阳光收费、阳光学术和阳光校务五个关口,切实维护师生的切身利益。

3 科学把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提供组织保证。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党政职能部门和工青团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要把廉政文化纳入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中,整体安排和部署,纪委协调各方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措施,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实施廉政文化进课堂,各基层组织、学生处、工会、团委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大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力度,发挥教代会和教授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二是着力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要坚持依法治校,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监督工作有法可依,继而规范学校管理,引导师生形成廉洁的价值取向。我校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突破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入手,规范权利运行和工作流程,建章立制,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制度保证。

三是把握方向,理解廉政文化内容。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1]。高校廉政文化就其构成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廉政物质文化、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行为文化,它具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形式多样化的统一,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以及约束性和自觉性的统一等多方面的特征[2]。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积极借鉴中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加强法制、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等等。

四是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第一,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党团组织平台,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宣传,如利用党组织生活时间,举行廉洁文化座谈会和报告会,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在党课讲授上增加廉政文化内容;利用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教育,在学校电视台、广播站开设专题节目,在校报开辟专栏介绍廉政文化,在网站和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廉政知识;利用各种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参观廉政文化展,考察廉政文化示范基地,悬挂廉政宣传标语,发放廉政倡议书、廉政知识小卡片、廉政小册子和廉政漫画等,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廉政演讲比赛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廉政实践项目,大力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教师代表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的优秀学生典型等。通过以上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师生,让师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得到启迪,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专题教学等形式,将廉洁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要结合学校专业背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与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目标相切合,编写专门的廉政教材,作为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内容和教育范本,要利用期末考试大力倡导诚信迎考签名活动,也可经学生自主申请,开设无人监考教室,接受检验。第三,开展分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干部廉洁从政,就是要忠于职守,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诚信建设;学生廉洁修养,就是要诚信守法,把握住学生开学、考试、就业等关键时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四,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话等新技术开展廉洁教育,要占领制高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的主动权。

五是创新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指导。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也需要一定积累和积淀,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升反腐倡廉研究成果质量和水平,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姜维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保障[J].理论界,2009(7):202-203.

[2]陈利卿.新形势下廉政文化进高校的理性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崔金玉,等.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9,8.

猜你喜欢

廉政师生学校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廉政之歌
学校推介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麻辣师生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