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个尴尬引起的思考

2014-08-18朱玉玲

关键词:思考信息技术教学

朱玉玲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中,相关相近的知识点是相当多的,若不留心很难区别它们,从而造成了老师让学生问倒了。本文通过三个教学实例来说明,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一定要精雕细琢,辨丝如发,不能在教学中留下“终生”尴尬和遗憾。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24-0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学习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包括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由于信息技术在高一年级末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学习内容多,时间紧,所以教师备课要求高、细、全。本人在实际教学中遭遇三次尴尬,引起我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度思考。

实例一:在学习word文字段落设置中。在讲解到段前段后间距的设置中,一个学生问到,两个段落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呢?我当时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前一个段的段后间距加后一个段的段前间距,当时就作为典型给全体学生进行演示,结果并不是我所说的那样,尴尬一就是这样来的。课后赶紧研究其原因,word中两段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前一段的段后间距和后一段的段前间距。而是两者之间较大的一个。这个原理与Dreamwaver中的网页设计利用CSS盒子模型是一样的,也就是两个盒子之间的距离是其中一个盒子的border值较大者。

实例二:在word文字段落设置教学中,当学习到段落行距设置中,行距设置选顶中有单倍行距、1.5倍行距、两倍行距、最小值、固定值和多倍行距。当时在演示的时候,本人选定了四个段落,依次按照以上选项进行演示,当演示完成后,学生问到,当最小值和固定值的值一样时,文字段落变化没有什么区别,那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两个选项呢?我当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区别,尴尬二就是这样来的。课后思考,这两个选项一定有区别,否则就不可能设置这样两个选项。经重新设置研究后,发现它们的区别是最小值放大后,行距自动调整。固定值却不自动调整。造成以下不同效果。

下图设置最小值为20磅,字体放大后的效果:

下图设置固定值为20磅,字体放大后的效果:

实例三:在word中讲解插入图像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word中对插入图像后的操作有哪些,我就详细讲解了图形图像工具栏的应用,其中重点讲解了“文字环绕”方式,因为这是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讲解的时候自己设计了五道相关的操作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学习效果良好,认为这个知识点学生应该完全掌握了。没想到意外还是出现了,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有一道题要求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上下环绕”。结果学生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找不到“上下环绕型”,我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也不认真分析思考,直接认为是我们安装的office系统是精简版,功能不全造成的。

后来,我在一个机子上安装了完整版的office2003 系统,发现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仍没有“上下环绕型”,我才知道,我的判断错了,尴尬三就是这样来的。经过认真反复的应用探索后,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在“绘图工具栏”中的“设置环绕”中能找到。见下图。

第二种方法是点击“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高级”选项。打开设置图片“高级格式”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面对以上教学中的三个尴尬,却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如何避免这种“尴尬”再次发生呢。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在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现实应用,比如,现在办公系统已经是office2013了,我们教学仍然用office2003 ,由于这种情况,我们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学就认为office2003太旧太落后了,只是研究学习新系统,其实我们仍然没有掌握旧系统的大半功能。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抛弃这种轻视,重视计算机基础操作,要全方面的了解和学会这些操作。

其次,多做相关试题。在现实社会中,计算机考试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计算机职称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多做一些以上有关计算机试题,多见识一下相关操作中的意想不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出现意想不到。

再次、做好课后总结。上课出错不要紧,只要课后及时总结,吸取教训,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总结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环节。回头总结是为了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要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

总而言之,从小事上要进行深度思考,才能在大事上有所成就。小小的尴尬引起我深深地思考,思考我们常规教学环节上的得失;思考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新定位;思考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发展;思考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本身与本身的整合。这一切让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感到任重道远,而不是闲云野鹤般的让自己在信息时代中慢慢淘汰。

参考文献:

[1]张玉清,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7(2)

[2]彭浩,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J],课改聚焦,2010(3)

猜你喜欢

思考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