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18李莉莉

关键词:写作逻辑内容

李莉莉

【摘要】“写”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写作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然而却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笔者就以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为突破口,从内容、逻辑、语言三方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写作 内容 逻辑 语言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05-02

“写”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写作所占分数比例越来越大,学生的成绩却不容乐观,学生要么感到无从下手,胡乱写些英语单词或不着边际的句子充词数;要么构句无章、用词不当、行文不畅,毫无质量可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内容、逻辑、语言三方面浅谈一下常见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一、内容空洞、贫乏

原因:学生的词汇量少、语法基础薄弱、单词拼写能力差。

词汇犹如建造一座大厦所需的砖石,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及其用法,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目给了一幅图画,要求先描述图中场景,再比较与我们同时期的感受,最后表达个人感受。一些同学因为词汇量少,表达不出题目所要求的意思,只能“憋着”写一些只言片语或支离破碎的“中国式”英语,文中还出现很多错误的句子。还有一些学生对一些单词记忆模糊,写出的单词存在错、漏、多的现象。如:atitude vairous等等。写作内容空洞贫乏的另外原因是缺乏生活常识,除了图中给出的就什么也写不出来,思路狭窄。

对策:通过多听、多说、多读提高词汇量。

其实英语写作同汉语写作是一样的,词汇量至关重要。没有词汇量,写作只能是空谈。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写汉语作文的时候,就不用发愁词汇少,但是写英语的时候心里就很恐惧。那是因为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听到的、用到的、说到的几乎都是汉语,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根本不用担心词汇的不够用,但是英语就不同了,我们缺乏这样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创造这样的环境,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课堂用语,还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演讲,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方法让学生多听多说。另外增强阅读量,书读多了,词汇量自然就提高了。还要提醒学生把在阅读中遇到的经典句子、精彩段落抄背下来。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所以平日里多积累素材,到写作时脑子里才不会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坚持多读、多听、多练,长此以往,好文章自然提笔就来。

二、逻辑混乱,思路不畅

原因:结构松散,缺乏篇章结构意识。

缺乏逻辑,结构松散是写作中又一严重问题,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后不知从何下笔,或东一点西一点想到什么写些什么,这样东拼西凑的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却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重点是什么。这种作文就是缺乏合理的组织、有序的过渡和自然的衔接。如:2010年上海高考题,要求图上的情景和我们同时期的感受对比,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下笔就写,内容不少,篇幅不短,但是体现不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缺乏篇章结构意识,不善于从整体把握。

对策:

1.通过阅读来提高篇章结构意识。一篇文章是词汇、语法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通过阅读好文章,我们可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即通过查找词典,文章单词意思明白了,但整体文章还是不知所云。所以老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整体。

2.加强写作技巧训练。书面表达不仅仅是句子的堆积,还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要用好各种连接词,使文章上下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常见的连接成分,如:however ,therefore等等。使段与段之间,句语句之间连贯顺畅。

3.掌握应试的基本套路。英语写作也有一定的套路,段落的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点明本段的中心思想,随后是若干个支持句,用来支持提出的观点。这样的套路几乎成了一种定式,有人说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发挥自己的灵感。但是在应试考试的今天,按这样的套路来写,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构思,是最简单、得高分的办法。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套路写。

三、受母语思维干扰严重

原因:习惯用汉语思维思考,然后翻译成英语。

由于受文化、历史、习俗、生活等影响,西方人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学生在写作时习惯先用汉语思维造句子,然后又将汉语逐句翻译成英语,在翻译的时候也是找与中文对应的英语单词,结果意思表达出来了,但给人的感觉很蹩脚,不地道,结果出现中式英语(chinglish)。学生写作时受汉语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的方面:

1.词汇方面。在英语里往往“一词多义”或“一词多类”,比如:“借”中文里不管是“借出”还是“借入”都是用一个字,但是英语里就有区分,“借出”用lend,“借入”用borrow。中文里看电视、看电影、看书都用一个字,但是英语里却是watch tv ,see a film, read a book .这就是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分不那么清楚,写作的时候出现不少类似错误的表达。

2.结构方面。在改学生作文的时候经常见到这样的句子:

I am is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

I like read novels.(我喜欢读小说)

I very like music.(我非常喜欢音乐)

这就是学生受汉语的影响,写出的汉式句子。

对策:

1.强化6种基本句型。如果说文章是一座房子的话,那么句子就是文章的框架,起着桥梁的作用。句子又由词汇、句型和相应的时态组成。所以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掌握六种基本句型,在这里归纳一下:

He is a student.(主系表)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主谓宾)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主谓状)

He teaches us english.(主谓宾宾)

We elected him monitor.(主谓宾补)

There is a bird in the house.(there be +主+地点状语)

英语里所有的句子都是在这六种基本句型基础上演化、展开的,熟练这些句型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文章以及写好自己的文章。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掌握这几种句型,同时也要求他们学会扩展成复杂的句子。另外,在写作的时候,如果遇到某个单词或句型想不起来,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换种表达方式,比如:there is a large market near my home and many people visit there everyday.

也可以这样表达:many peole visit the large market everyday which is near my home everyday.

2.克服中式思维,培养英式思维。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尽管没有语法错误,但是读起来很中式,不地道。比如:I found my bike lost when I walk out of the movie theater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yesterday afternoon.很多学生写成:Yesterday afternoon when I walked out of the movie theater I found my bike lost. 前者和后者比较,感觉后者就是中式,这就是中式思维惹的祸。但是英式思维也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学生要经常看一些英文报刊杂志,看美国大片等学习外国地道的表示方法。另外,查找单词的时候多使用英英词典,更有助于英式思维的培养。

四、总结

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应从问题入手,认真地加以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作为学生也应该多读、多练。

参考文献:

[1]《英语写作基础教程》丁往道、吴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高中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 李艳玲 2005.1

[3]《浅谈中学英语书面表达训练》 冯东娣、张仁学 2005.4

猜你喜欢

写作逻辑内容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