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持续质量改进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实施要点

2014-08-15黄玉芬贵州航天医院贵州遵义563003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黄玉芬(贵州航天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3)

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部骨折等疾病均可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破坏,若不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患者常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发展的,强调管理持续性的管理理论,在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终末质量更加重视[2]。为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常规护理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6~75岁,平均(66.5±7.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4~76岁,平均(66.8±7.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换药、清理伤口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疼痛,因此主要对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在护理中进行持续改进。根据美国疼痛协会于2005年推荐疼痛质量改进方案,从以下5个方面对术后疼痛进行改进:①及时评估和处理疼痛。②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疼痛管理。③多模式缓解疼痛。④按需评估和调整方案。⑤对疼痛管理流程以及评价疼痛缓解结果进行检测,针对实际存在疼痛的问题,分析其疼痛原因,参照要求,构建管理模式,制订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评估方法,术后患者当天每小时进行1次疼痛评估,术后1~3 d每天评估3次。对不同程度的疼痛给予不同的干预方式,轻度疼痛: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通过与其聊天或听音乐看电视等活动使其保持心情舒畅,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中度疼痛及重度疼痛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进行药物止痛。根据疼痛评估情况及患者反馈的内容,制定下一步护理措施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估情况。

1.3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选择一条10 cm长的评估尺,两端分别标有“0”和“10”的字样,其中“10”代表疼痛最剧烈,“0”代表无疼痛感。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在评估尺上进行标明,并其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4.32±1.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7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5)。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目前,人工关节已经开展50余年,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受到广泛临床工作者的肯定[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32为中度疼痛,并且接近轻度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表明,护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使患者疼痛感降低,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4]。

综上所述,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1] 邓 敏,张艳红,史哓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71.

[2] 夏振兰,何 冰,范梅霞,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687.

[3] 严业维,杨丽娟,陈晓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1):114.

[4] 马丽和,王斌全,郎雪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12):3326.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髋关节活动范围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