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镜在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4-08-15周建立江苏省张家港澳洋顺康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18

吉林医学 2014年29期
关键词:流性胆汁幽门

周建立(江苏省张家港澳洋顺康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18)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受损或在患者行胃切除手术之后,导致十二指肠内部的大量容物胆汁、肠液以及胰液反流进入胃内,从而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消化液直接在胃黏膜作用,引起黏膜有炎性反应、糜烂以及出血与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临床表现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尽早对其进行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该疾病临床上主要是利用胃镜与胃炎病理诊断方法对该疾病进行诊断[1]。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35例,分别对其行胃镜检查以及胃炎病理诊断,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曾收治的35例疑似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0岁,平均(42.5±1.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6±1.2)年。已确定所有患者均属于胃炎患者,排除其他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检查,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在进行检查之前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并且与心电监护仪相连接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将静脉通路建立起来,先以0.05 mg芬太尼对患者行静脉注射,然后以2.0 mg/kg异丙酚对患者行缓慢静脉推注,将推注速度控制在4 mg/s,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反应要进行密切观察,等到患者肌肉松弛,呼吸平稳,呼喊不应以及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再进镜对其进行检查。在胃窦部的大小弯侧与幽门距离2~3 cm处取2块以胃镜对其行组织学监测,并且检查完成之后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组分析。另外,对所有患者再进行一次胃炎病理诊断[2]。

1.3 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中显示黏液池为黄色或者存在黄绿色液体,有明显胆泥黏附在胃黏膜上或者黏膜黄染,黏膜表现为牛肉红色,并且有充血、水肿以及糜烂或者质脆等临床病症存在,存在以上临床现象,则表示为胆汁反流性胃炎[3]。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胃镜表现:通过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内镜可以看到患者的局部黏膜有充血水肿、出血斑点以及糜烂等一些慢性胃炎症状出现,黏膜部分表现为牛肉红色,并且向周围进行弥漫质地比较脆弱,胃底的黏液湖中可以发现明显浅黄色以及黄绿色胆汁液体;在胃壁上有一层黄色胆汁黏液覆盖,患者幽门口存在松弛或者持续开放状态;如合并幽门管溃疡或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则可发现其幽门变形;十二指肠混合胆汁以水流状或者泡沫状形式由幽门向胃腔内反流,部分患者较频繁。

2.2 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在经过诊断之后,胃镜诊断方法确诊有25例患者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其确诊率为71.4%,胃炎病理诊断确诊为有24例,其确诊率为6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该疾病在慢性胃炎中所占的比例为12.3%。胆汁反流进入胃部的原理就是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受损或在患者行胃切除手术之后,导致十二指肠内部的大量溶物胆汁、肠液以及胰液反流进入胃内,从而导致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消化液直接在胃黏膜作用,引起黏膜有炎性反应、糜烂以及出血与黏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临床表现出现。利用胃镜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特点就是简便快捷,但是利用该方法无法进行计量诊断。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胃镜方法进行诊断时,胃镜会对咽喉部以及食管造成刺激,引起胃底以及胃体肌肉舒张,从而造成胃体积扩大,幽门括约肌以及胃体就会有逆蠕动以及痉挛关闭或者松弛现象出现,故有假阳性或者假阴性出现,从而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4]。

从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行胃镜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其符合率均普遍偏低,大部分都集中在20%~70%之间,本次研究与其大体相近。目前对于该结果还缺少一个明确定论来进行解释,但最可能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不同厂家以及不同型号胃镜而言,其内镜之内的灯光强度也各不相同,设备所显示出的图像,其饱和度、对比度以及亮度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对胃镜直视下诊断会产生一定影响。②在操作过程中,胃腔内部的充气量过少或者过多,也会对胃镜直视下判断产生影响。③对于胃镜直视下的表现过分自信,从而将活组织检查放弃。④对于不同操作人员而言,其主观判断也有一定差异存在。⑤病理活组织检查的部位不准确,深度缺乏等因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胃镜之下的黏膜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将具备特征意义的镜下表现找出,对于胃部检查其多部位多点活组织,将黏膜下层组织当作检验材料,能够使胃镜诊断以及病理诊断准确率提高[5-6]。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胃镜诊断方法确诊有25例患者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其确诊率为71.4%,胃炎病理诊断确诊为有24例,其确诊率为68.6%,这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有偏低,有一定漏诊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利用胃镜与胃炎病理进行诊断,均能够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临床确诊率均不高。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可将两种方法相联合,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1] 郭伟强,姚 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10,6(33):511.

[2] 王志宁,袁晓英.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2011,10(35):1227.

[3] 王 滨,孙天燕,王晓宇,等.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与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0,22(1):96.

[4] 高瑞梅,许 琳,孟欣颖,等.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7(12):722.

[5] 李凌燕,王 青,许 琳.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35(21):3993.

[6] 刘 芳,姚 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8(20):685.

猜你喜欢

流性胆汁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